夜色如墨,浓重得几乎化不开,将古比雪夫郊外一座废弃仓库的轮廓彻底吞噬。
能听见的,只有寒风呼啸的声音。
吹得铁皮屋顶哐哐作响。
斌子头上的黑布罩被粗暴地扯下,刺眼的灯光让他瞬间眯起了眼睛。
适应了光线后,他环顾四周,心猛地沉到了谷底。
刚子就在他身边,同样被反绑着双手,脸上带着淤青,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更让他震惊的是,伊莲娜、瓦西里,还有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几名高级工程师和行政官员,全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被捆在一起,挤在这个阴冷潮湿的仓库角落里。
所有人都在这里!
斌子的脑子瞬间懵了,一片混乱。
如果所有人都被抓了,那到底是谁出卖了他们?
内鬼是谁?还是说,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针对所有人的、一网打尽的陷阱?
唯一让他稍感安慰的是,王功泉并不在其中。
这意味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还有人知道他们出了事。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些狼狈的囚徒,而是站在仓库门口的那群人。
为首一人,穿着一件剪裁立挺的深色呢子大衣,身姿笔挺如松。
他面容冷峻,眼神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鹰隼,他让人解开了伊莲娜的绳索。
正用低沉而快速的俄语与面无表情的伊莲娜对话。
他身边站着几名同样气质冷硬、目光警惕的男子,显然是克格勃的特工。
斌子的俄语水平仅限于日常交流和贸易术语,对方语速太快,他只能捕捉到几个零碎的关键词:“电话”、“中国”、“过来”、“马上”。
他看见伊莲娜在听到这些词时,麻木的脸上似乎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是绝望中看到了一缕微光,但随即又恢复了死寂。
斌子完全糊涂了。
伊莲娜在这场阴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是被牺牲的棋子,还是主动的参与者?
但从目前的状态看,克格勃显然对远东贸易在古比雪夫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并且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进行监控。
他们的行动,似乎从一开始就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
几乎在同一时间,秦远刚刚结束那场沉重压抑的战前推演会。
院内的紧张气氛尚未完全散去,秦远的弟弟秦明突然赶了过来。
“大哥,大哥,电话,之前装的那部直接线路的电话响了!”
老张头就在门外,他拦住秦明问道:“小明子,出什么事了,着急忙慌的。”
秦明深吸了一口气,连忙道:“老张叔,是电话,苏联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听见是苏联那边转接过来的电话。
老张头立刻扣响了里面的门,秦远此时也听见了外面的声音。
“小明,你慢慢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秦远从屋里面推开门,走了出来。
此刻的他,心中已然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家里的电话是他安的,能知道电话号码的,也就少数几个人。
而且电话还是苏联那边跨国转接过来的,这就证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大哥,电话是从苏联那边打过来的,说是……说是伊莲娜姐姐找您,口气很急,让你务必马上接!”
秦明看到秦远总算是松了口气。
但秦远却是瞬间提起了一口气。
而在院子里的老张头,潘石屹、冯仑等人,立刻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走,回去。”
秦远立刻起身,几乎没有犹豫。
所幸老张头家距离秦远嫁并不远,走了几步,也就两三分钟,秦远便从父母担心的严重接过了那只话筒。
“我是秦远。”他的声音保持着一贯的沉稳。
听筒里,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了一个他熟悉却此刻无比冰冷的女声。
正是伊莲娜。
但她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柔媚与温度,只剩下一种程式化的、近乎机械的语调,仿佛在念诵着一份早已拟好的通告:
“秦先生,我是伊莲娜。奉上级指示,向您传达一则信息。”
“请您以最快速度,亲自来莫斯科一趟。”
“有紧急事务需要与您当面磋商。”
“此事,关乎您正在古比雪夫进行的‘生意’,更关乎您整个远东贸易的未来。”
“务必尽快,完毕。”
通讯戛然而止,没有给秦远任何提问、质疑或回应的机会。
秦远握着那部仿佛瞬间变得滚烫沉重的电话听筒,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窗外四合院的灯光映照在他脸上,显得晦暗不明。
伊莲娜用这种身份、这种语气传递信息,只意味着一件事。
克格勃,正式下场了!
而且,对方毫不掩饰,直接点明了“古比雪夫的生意”!
斌子他们……果然出事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危机感,如同西伯利亚南下的超级寒潮,瞬间席卷了秦远的全身,让他感到刺骨的冰冷。
老张头和冯仑等人立刻围了上来,其他人不敢发声,老张头却没有这种顾忌:“远子,出什么事了?伊莲娜说什么了?”
秦远缓缓放下听筒,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低沉:“苏联那边出大事了,克格勃插手了。”
克格勃三个字落下,老张头就感觉到一阵眩晕。
老张头是经历过风浪的,他太清楚“苏联那边出事了”并且惊动了克格勃意味着什么。
克格勃的官方名字,叫做安全委员会,最高执法者是苏联位于权力中央的几个人物之一。
其对于全国拥有监察大权,对内对外,都拥有高度自治权力,而且还能私设监狱,不经法律判决,就能直接对犯人进行审判枪毙。
生杀予夺,毫不夸张。
而秦远比老张头了解的还要详细。
在后世的解密纪录片中。
安全委员会旗下拥有十六局,监控苏联各大机构,所涉及范围从反间谍、反渗透道国防核心技术的保护严禁出口,再到苏联官员的廉洁贪污审查,保护国家重要人物,刺探敌国情报等等。
权力巨大。
苏联的崩溃,要不是安全委员会和军队都选择了作壁上观,叶氏根本就没有能力赢得最后的胜利。
而最令世人闻风丧胆的,不是安全委员会这个官方名号。
而是——克格勃,三字。
根据秦远在后世看到的相关纪录片和书籍,这个安全委员会,在编人数高达五十万,全苏联分布的线人多达一百五十万,在国外还有二十万的间谍。
每年对这个组织投入的预算,就是百亿美元以上。
对于如此恐怖的机构,被它盯上了,就没有逃脱的可能。
“我们所有的计划必须全部提前,立刻准备,我们得用最快速度赶过去!”
秦远没有思考,直接下达了命令。
“武卫国、潘石屹、易笑迪你们三个和我一起去,冯仑在燕京与老张叔坐镇看好家,刘军你继续执行你的任务,等把人招齐了,直接坐K3列车前往莫斯科。”
几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着手去做着出发前的准备。
老张头却是没有离开。
他是亲眼看着远东贸易在苏联的关系网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深厚且盘根错节。
连这都兜不住,事情绝对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等到其他人暂时离开去紧急准备时,他拉住秦远,走到院子最角落,压低声音急切地问:“远子,你跟我交个底,到底出什么事了?”
“是不是……‘火箭发动机’那件事?”
秦远面色凝重地点点头:“大概率就是这件事。克格勃通过伊莲娜这个‘燕子’直接给我下通知了。”
“我怀疑,克格勃绝不仅仅安插了伊莲娜一个人!”
“斌子和刚子在古比雪夫的所有行动,恐怕从头到尾都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老张头倒吸一口凉气。
克格勃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的无孔不入和为了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的冷酷。
这么说,伊莲娜很可能就是被抛出来麻痹他们的诱饵,让他们误以为秦远对克格勃的动向了如指掌从而产生松懈。
但其实,克格勃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对远东贸易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监视和摸底!
“远子,既然是这样,你绝对不能去苏联!”
老张头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虑,“克格勃的手段我比你清楚,他们既然布了这个局,你这一去就是自投罗网,太危险了!”
秦远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老张叔,克格勃费尽周折,布下这么大一个局,绝不会只是为了简单地抓我。”
“现在苏联国内乱成一锅粥,他们何必紧盯着我一个外国商人不放?我猜测,他们肯定有更深层的目的,或许是想谈判,或许是想交换什么。”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了起来:“而且,我不去苏联,斌子、刚子怎么办?”
“我们在苏联打下的大片基业怎么办?难道全都抛弃不成?这是我们所有人奋斗的心血,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
这一点是万万不能放弃的。
秦远心里清楚,他目前百分之八十的战略布局和未来最大的机遇都在苏联。
他更清楚苏联崩溃的准确时间点和历史进程。
如果因为畏惧克格勃而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他在这个“游戏”中就将彻底失去领先优势,在国内按部就班的发展,拍马也赶不上前面那三位顶级玩家。
最重要的是,综合种种迹象和分析,他判断这一趟虽然风险极高,但并非必死之局。
克格勃在苏联最终解体的历史关头,其表现和倾向是复杂而微妙的。
在这种历史洪流面前,他必须去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