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05章 真正的大生意

第205章 真正的大生意

    老张头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那本崭新的《房屋所有权证》。

    他缓缓抬起头,环视着这座承载了他大半生记忆、却又一度失去的四合院。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虽还未完全修复,却已依稀可见旧日轮廓。

    心中那股翻涌的情绪,岂是“感动”二字可以轻易概括。

    他看向秦远,目光怔忡,嘴唇嗫嚅了几下,才发出有些沙哑的声音:“远子……让你费心了。”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了些:“我替我们老张家……谢谢你。”

    他是真没想到,在自己这把年纪,还能看到祖宅重回手中,落叶归根的夙愿得以实现。

    秦远脸上带着温和而敬重的笑容,摇了摇头:“老张叔,您千万别这么说,是我该谢谢您。”

    “当初我两手空空,只有个听起来不靠谱的念头,是您不顾一切地相信我,把身家性命都押上,跟着我一起闯莫斯科。没有您当初那份信任和魄力,哪有今天的远东贸易?”

    老张头却用力摆了摆手,眼神清澈而坚定:“不,远子,我知道,没有我老头子,你一样能成事。”

    “你不是一般人,我看得出来。是我运气好,在人生末年,能遇上你,还能跟着你做下这一番事业,看着这院子回来……值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什么客气话也不说了,就是斌子和刚子那两个小子不在这里,不然,今天非得好好喝一顿,大醉一场不可!”

    秦远闻言朗声笑道:“要想醉还不容易?今天咱们集团的核心都在,地方也现成,就在这儿,就在您这老宅院里,咱们提前吃一顿出征酒!”

    他立刻吩咐武卫国和王启复去买酒买肉。

    老张头听到秦远说这是“出征酒”,心中立刻明镜似的。

    他知道,秦远这次再去莫斯科,绝非往常的贸易往来,而是要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是要将苏联那边的生意彻底正规化、规模化。

    将庞大的产业脉络理顺,与国内的业务无缝接轨,构建一个真正的跨国商业帝国。

    这一趟,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风险与机遇都将是空前的。

    在等酒菜的过程中,气氛热烈。

    刘军眉飞色舞地讲起他这七天如何“攻坚克难”,让那四家钉子户乖乖搬走的过程,听得众人哈哈大笑。

    易小迪推了推眼镜,笑着打趣问道:“大军,我好奇问一句,要是那最后三家死活就是不搬,油盐不进,你打算怎么办?还真能跟他们动粗不成?”

    刘军嘿嘿一笑,露出几分江湖人的狡黠:“动粗那是下下策,咱是文明人。他们不走?那我就要使出绝招了。”

    他灌了口茶水,侃侃而谈:“这种老人家,我见得多了。”

    “主打就是一个‘我穷我有理’、‘我老我怕谁’,脸皮厚,不怕耗,就指望靠着耍无赖多捞点好处。往往还真能让他们得逞。”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里透着一丝精明,“这种人也好对付。他们自己可以不要脸面,但他们的子女呢?子女就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他们要是还敢硬扛着不走,我下一步就找人去他们子女的单位、家门口‘讲讲道理’,问问他们是不是支持自家老人霸占别人祖产?”

    “看是他们子女的工作前程和脸面重要,还是他们赖在这院里贪图的那点三瓜两枣重要!”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纷纷指着他说“太阴险了”、“缺德带冒烟”。

    冯仑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指着刘军对众人道:“看见没,我就说这小子在琼州那大染缸里没白待,真是把三十六计都学活了!”

    谈笑间,酒菜都已备齐。

    大家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气氛融洽。

    酒过三巡,秦远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回了正事。

    他看向潘石屹,问道:“石屹,真维斯那边的情况,你摸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想法?”

    潘石屹早已准备多时,闻言立刻放下筷子,条理清晰地汇报起来:“秦总,真维斯的财务模型和优化方案,我已经初步做好了。”

    他针对真维斯在国内和国外两条线,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资金安排。

    而提到国内时,语气都加重了几分。

    “另外国内其实也有两条线,一个就是加盟,另一个就是直营。”

    他翻开计划书,看向秦远道:

    “加盟店是我们快速扩张的关键,但也是目前最大的风险点。问题核心在于管理半径和供应链保障。”

    秦远看向他,问道:“所以,你的建议是?”

    潘石屹斩钉截铁道:“筛选,确认出一个先后。”

    “从这一百家加盟商中,依据店长综合素质、门店地理位置和当地消费潜力,筛选出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优质种子客户,优先进行重点扶持和供货。”

    “让他们先成功开业运营起来,树立起标杆效应,保障真维斯在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对于其他加盟商,则采用标准化的模块进行管理和循序渐进的供货,避免摊子铺得太大而失控。”

    他继续道:

    “目前真维斯直营店方面,分为了南北两大阵营,南方是由方氏集团主导,深耕广东及周边市场,北方由我们远东集团主导,立足燕京,辐射全国。”

    “但直营店的核心使命是树立品牌高度和统一运营标准,所以必须进行绝对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从店容店貌、服务流程到商品陈列,都要做到极致,成为真维斯的活广告和培训基地。”

    秦远清楚,这必然是要让真维斯彻底从远东贸易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单独的集团公司才有可能实行。

    不过,他对此也早有准备。

    果然,潘石屹稍作停顿,也抛出了他更核心的操作思路:

    “秦总,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套新的财务模型。”

    “到时候,我们可以引入方氏集团的部分资金,并以真维斯的品牌价值和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专项贷款。”

    “用这笔资金,构建一个能覆盖直营、加盟、国内、国际四条纵横交错业务线的、高效、稳定、可复制的集中采购、物流配送和资金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管理、按需供给、标准化输出。甚至……”

    潘石屹的声音压低道:“可以初步尝试构建一个初级的‘资金池’,对沉淀的加盟费、货款、乃至未来的租金收入进行集约化管理和短期运作,提升整体资金利用效率,为集团其他业务输血。”

    他的一字一句,逻辑严密,视野开阔,不仅在财务金融上展现了极高的天赋,更在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细节上体现出惊人的全面性。

    这番论述,听得在场的冯仑、易小迪都暗自惊叹,自愧不如。

    他们没想到潘石屹在短短几天内,不仅能精准抓住真维斯当前的要害,更能提出如此系统且极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秦远只是静静地听着,手里端着酒杯,面色平静如古井深潭,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待潘石屹说完,他放下酒杯,从潘石屹手中接过那份凝聚了心血和才智的方案书。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秦远甚至连翻都没有翻开一眼,只是随手将其放在桌上,淡然一笑:

    “方案很好。准备一下,过几天和我一起去苏联。”

    潘石屹微微一怔,脱口问道:“秦总,我们去苏联究竟是……?”

    秦远抬眼看他,目光如深潭:

    “你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开:

    “成立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银行,用这些美元,去苏联,做点真正的‘大买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