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总感觉,二哥的企图,并非是简单的想要结交文士。
可面对兄长,他也不好直接质问,他心里也有许多事无法告知别人,或许二哥也是这样吧。
李玄霸便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表现得颇为开心,那双眼睛格外的明亮,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玄霸到达此处还没过去太久,客人们陆陆续续的也就赶来了。
这些客人们,大多都是管城内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荥阳能称得上豪族的,自然就郑氏这么一家,但是在郑氏之外,也有许多小家族,他们族内或许没有出过一品二品的大员,但也是世代耕读,出过县令郡丞之类,也出过名士。
郑氏也不会刻意欺负他们,通常都是采取拉拢和提拔,若是遇到个别优秀的弟子,还会联姻,毕竟都是同乡,需要互相扶持。
他们大多时候都是以郑氏为主,故而,先前他们跟郑氏一样,都不是很待见李世民等人,关中人和关东人相处的不是很好,这也不是当朝才有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了。
郑元瑞先前邀请两人参加宴会,算是打破了这种隔阂,让众人都认识了李家的几个兄弟。
到了现在,郑元瑞等人都不敢出门,还在等待着皇帝的诏令,李世民就以弟弟的名义召集这些人过来赴宴。
众人对李玄霸的感观都不错,况且,如今李渊在郡内做了不少事,弄得大家都有些害怕,郑家又不能出头了,他们便匆匆前来赴宴,对待两人的态度也是大有不同。
李世民热情的招待这些客人们,他坐在上位,给众人安排好了座位。
李世民的宴会上虽没有舞女和乐师,但是一点都不显得冷清,吃的喝的都不少,加上李世民能说会道,几乎不会冷落任何一个人,说起一些趣事,更是说的大家一同发笑。
众人很快就没有了原先那般的拘束,纷纷与李世民开口交谈。
李玄霸就坐在他兄长的身边,面带微笑,一言不发。
时不时有人偷偷打量李玄霸,目光在他腰间的金瓜锤上逗留许久,而发现李玄霸的目光扫来,又迅速挪开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过去他们只知道李玄霸的学问非常不错,是可以结交的人。
而最近,他们又听说了些别的事情,听闻这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郎君,徒手打杀了一头大牛。
李世民跟他们攀谈了几句,又将话题转移到了经学上。
他最近的学术水平大有长进,跟几个士人同时论经,竟不落下风,使得众人皆惊。
若是对方人数太多,李世民辩论不过,他就会选择跟弟弟求援。
“三郎以为呢?”
李玄霸清了清嗓子,“我觉得兄长说的对。”
方才还挺直了身子要辩论的人,听到李玄霸开了口,整个人顿时就清醒了许多,都没等李玄霸说出原因,便转变了看法,“三郎君这么一说,确实,二郎君说的也有些道理.”
李玄霸不太喜欢这样的宴会,可架不住二哥喜欢,就只能一直陪着,如此过了许久,都要宵禁了,众人方才告辞离开。
这些贵人家的子弟,是不太害怕宵禁的,毕竟刚从太守家郎君的宴会上出来,估计也没人敢治他们的罪。
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些人,李玄霸站起身来,舒缓了下身体,他宁愿练上一天的锤,都不愿意来这种宴会,宴会噪杂,也没有什么正经的辩论,就是互相吹捧,说些不着调的话,他不是很喜欢。
李世民自是知道弟弟不喜欢这些,他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
“幸苦你了,往后就不会再让你来遭罪,今日的宴会颇为顺利,往后我一个人就够了。”
看着笑呵呵的李世民,李玄霸迟疑了下,还是开口提醒道:“兄长,我看这些人,不像是真有才干的,他们前来,也只是因为惧怕阿爷的声势而已,与这些人结交,只怕是没什么好处,也不能委以大事。”
李世民笑了笑,忽开口问道:
“老三,你麾下的乡兵,粮食调度,军械分配,日常所耗,军功计算等事,都是怎么做的?”
李玄霸迟疑了会,说道:“这些事情都是张度等人在做,我也不知道。”
“是啊,你麾下有一群现成的军吏,自是不必担心,可我没有啊。”
“我没有你那样的好老师,找不到张度他们那样的人来帮我做事。”
李玄霸皱起眉头,“兄长莫不是想让方才那些人相助?兄长,我看这些人根本就不能.”
李世民再次打断了他,他得意的说道:“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但是,这文士跟武士不同,招募武士很简单,好酒好肉的供着就是了,可文士要怎么办呢?我若是想招些文士,留在身边做事,就得先提升自己的名声。”
“这些人出身富贵,自是不肯在我麾下做事,可与他们结交,许多士人也就会知道我,将来我的宴会上,未必不会出现愿意为我做事的人才.这关东人都将我们当作是武夫,不知礼,不可结交,这可不妥。”
李玄霸开口说道:“若是二哥手里缺人,我这里可以.”
“不必!”
李世民依旧是那副自信的表情。
“我自有办法,你就安心办你的事情,若是遇到什么办不成的难事,就来找我!”
李世民再次吩咐自己的长随,让他将李玄霸送回家里去,他在这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
坐在车里,李玄霸若有所思。
二哥似乎是发现了些什么。
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怕是藏不了多久了。
次日,李玄霸起的很早,刚准备锻炼一番,刘炫便已经匆匆赶来。
他拉着李玄霸走进了书房,将门一关,便将自己连夜写出来的许多文章放在了李玄霸的面前。
“你看看,这些便是我根据寨子的情况所制定的大略,还是不够具体,我得知道更加详细的情况,才能进行完善。”
李玄霸好奇的接过了文章,低头看了起来。
“三老??”
只是看了一眼,李玄霸便大吃一惊,这文章里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有些绷不住了,‘五家为保,五保为里,五里设官学,以三老行教化事.’
这前两个都正常,是大隋当下所执行的制度,五户人家就设一个保长,五十户就设一个里长,但是这五百户设三老是不存在的,隋朝地方没有三老,官学倒是有,大隋有县学负责具体的文化教育,由乡正和里长负责民间的道德教育。
刘炫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的说道:“世风日下,不就是因为乡正无法承担教化的职责吗?寨子里的人离开了城池,风餐露宿,若是有人鼓动,便会成为残害百姓的巨贼,应当选择年过半百,有文化道德的老者来担任此职,一方面是教化百姓,一方面是监督其余官吏。”
李玄霸知道汉代的三老是有直接上书权的。
还不等他多问,刘炫拿起文章,继续说了起来,“你看,我将乡野的治理根本分成了三份。”
“第一个便是民间自发担任的,不算官职,更类役差,像这三老,保长,还有我想设立的治仓”
“第二个便是吏职所承担的,如负责户籍的里长,负责治安的游徼,负责记录的书佐”
“第三个就是正式的官”
刘炫越说越是激动,也不忘记批判当下大隋的制度,“如今的乡野之中,便是一官加诸吏,分工不明,百姓遭罪也无处申辩,发徭役倒是方便了许多,可弊端远大于利.”
“另外啊,这县中官职”
“咳,师父,没那么多人.还不至于去考虑县中官职”
“我再给你说说其他的,咱就说这律法.”
李玄霸越听越觉得不对。
您这还是治理山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