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指着手里的信件,摇头失笑道:
“这人真有意思,既知道我有宝物在身,又知道我要打庐江郡,还来给我献计?”
周瑜想了想,猜测道:
“也许真的是你父亲的亲兵或者故交之类的....”
孙策道:“不可能,那他说他仰慕我干什么?”
周瑜白了孙策一眼:“这你也信啊?你有什么很厉害的战绩吗?无缘无故仰慕你?”
孙策挠头憨笑道:“哈哈,那倒没有什么战绩。”
两人扭头继续看信件。
周瑜念道:
“吾之计策有数个,将军选其一即可。”
孙策惊讶道:“数个啊?我想了几个月都没想出应对之策,你能想出数个!?”
周瑜也同样惊讶,五千兵力攻取一座大城可太难了,他想了一天也没有想到特别的好的办法。
写这封信的人竟然有好几个应对之策?
周瑜继续往下念道:
“策一。”
“皖城与荆州相近,刘表支援便捷,因此陆康大量屯兵于此。”
“由此可见,如今皖城人员密度很高。”
“现在天寒地冻,病死冻死者无数,将军可想办法将这些病尸运入城内,让乞丐染病。”
“不出两个月,皖城将瘟疫肆虐,不攻自破。”
“至于攻破皖城后如何阻止瘟疫蔓延,以及如何治疗瘟疫,后面我会给将军一个方案。”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计策可以是可以,但万一到时候瘟疫控制不住了,我们和我们的家人们也得遭殃吧?”
周瑜点点头,评价道:“此计....有伤天和....”
他又继续念道:
“策二。”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早年庐江郡叛贼黄穰起兵十余万,几乎要将庐江郡攻陷。”
“后来陆康连结荆州江夏的势力击杀了叛贼头目黄穰。”
“陆康凭着宽广的胸怀,接受了黄穰旧部的归降,恩威并施,赏罚分明,以最小的代价压下了庐江郡的叛乱。”
“陆康因此得到了灵帝的赞扬,在陆康的极力辩护下,灵帝赦免了黄穰旧部的罪行,还白得官身。”
“黄穰旧部对陆康感恩戴德,从此陆康得到了庐江军民的拥戴。”
“但高层中黄穰旧部归降后一直被江夏士族打压。”
“江夏士族瞧不起那些农民出身的黄穰旧部,这些黄穰旧部大字不识,说话粗鄙,没有脑子,只会冲锋陷阵。”
“江夏士族认为黄穰旧部德不配位,占用了本应该属于他们家族的官位。”
“幸而陆康心胸宽广,赏罚分明,给黄穰旧部撑腰,一直让两派人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因此黄穰旧部一直对陆康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一旦陆康不在,江夏士族一定会趁机清算黄穰旧部,势必引起黄穰旧部的恐慌。”
“同时,黄穰旧部也会憎恨江夏士族。”
“因此,将军可想办法暗杀陆康,将罪行嫁祸于江夏士族。”
“暗中诱导江夏士族清算黄穰旧部,同时引起黄穰旧部的恐慌以及对江夏士族的憎恨。”
“如此,将军便可联合黄穰旧部里应外合攻取皖城,把江夏士族踢出局。”
“攻城后,善待陆家人,便能得到黄穰旧部和陆家的拥护,迅速稳定整个庐江郡。”
孙策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
“这献计之人献的怎么全是阴谋啊?”
“让我暗杀陆康,还要黄穰旧部在不知情下跟我这个仇人合作?”
“最后黄穰旧部和陆家还要对我感恩戴德?”
“这要是让黄穰旧部和陆家人知道了岂不是要把我碎尸万段?”
周瑜点头赞同道:“此人虽然玩弄人心,手段阴狠,但也有可取之处。”
“五千兵马是绝对打不过陆康的,但挑拨离间让他们内部打起来,借力打力,那就有希望了。”
孙策问道:“那你是赞成用这等卑劣手段了?”
“陆康也是个难得正直的人啊,死了太可惜了。”
周瑜看了孙策一眼,认真道:“兵不厌诈,军国大事哪有什么卑劣之说。”
“古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你的仁慈和正义感只会害死更多人。”
“如果你无法承受这等骂名和责任,那还是尽早回去当富家翁好了,别到时候把我也害死了。”
“况且你别无选择,这是目前死人最少的方案,总比搞一场瘟疫要来得温和。”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想重振孙家军,死一些人总是难免的。”
被周瑜劈头盖脸地说一顿,孙策尴尬地挠挠头:
“好吧,你说得对。”
“哎,你看,下面还有一张纸,不会还有策三吧?”
周瑜有些意外:“还有?”
这人的损招怎么这么多?五行缺德?
周瑜借着火神令微弱的红光继续念道:
“策....三。”
孙策低声惊呼道:“真有策三啊,这神秘人的计策怎么一套一套的。”
周瑜点点头:
“嗯,策三,将军勇武无比,陆康手下无一人能敌,无法攻取皖城无非是因为兵力不足。”
“将军可将玉玺献与袁术。”
“作为交换,袁术需给你足够的兵马攻取皖城,重新掌管孙家军,并获封庐江太守。”
“如此将军也就能重振家业了。”
“玉玺乃身外之物,将军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恢复兵权。”
“没有兵权,玉玺也不过是块石头,何谈大业?”
“此策最轻松,但需要将军拿出大魄力,同时防范袁术反悔。”
“以上三策,将军可斟酌选用。”
孙策倒是对玉玺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反而觉得放在身边是个累赘。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新成为一方太守,不至于家道中落,进而再谋求继承父志,振兴家族。
未来能跟着袁术当个州牧级别的官职就是他的毕生梦想了。
于是孙策道:“这策三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没那么伤天害理.....”
周瑜意外地抬头看向孙策,低声道:
“你确定?那可是传国玉玺啊!你真不怕袁公路反悔?”
“你就不怕袁公路不仅拿走了你的传国玉玺,还要夺走你的兵权?”
孙策被问得哑口无言:
“那....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