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 第302章 袁绍麾下谋士的分歧

第302章 袁绍麾下谋士的分歧

    众人惊讶地抬头看了袁绍一眼。

    听袁绍的弦外之音....

    似乎不太想采用沮授的计策啊....

    如今袁绍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两个绊脚石,一个是王允,一个是刘备。

    沮授这招一石二鸟,直接把王允踢出局外,顺便逆转了在舆论战中的劣势。

    连郭图都觉得沮授这招挟天子以令诸侯够狠的。

    怎么袁绍突然间就犹豫了呢?

    沮授见状,继续劝道:

    “主公,既然我们关起门来说话,那我也直说了。”

    “就算李傕成功破城,他也没有胆量杀天子。”

    “甚至....就算天子死了也无所谓,主公不是正好顺理成章另立刘虞为帝吗?”

    “所以诸侯们最乐意看到的就是王允和朝廷禁军被李傕和郭汜清算。”

    “没有了朝廷禁军以及王允这般声望显赫之人,朝廷就彻底无法约束天下诸侯了。”

    “因此依照我的判断,所有诸侯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观望的态度。”

    “而长安城内粮食紧缺,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只会人心浮动,被攻破的概率很大。”

    “既然王允给我们勤王令....”

    “正好我们可派遣一支精锐,在李傕攻破长安的时候,以勤王的名义带着天子冲杀出来。”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占尽了大义,还扫清了前路的绊脚石,一举两得啊。”

    沮授也是毫不避讳地说出反贼言论。

    袁绍仍然犹豫。

    事实上,他觉得今年过得还挺好。

    无拘无束的,头顶上没有人跟他指手画脚。

    他非常喜欢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与其把天子迎回来,不如让小皇帝自生自灭。

    至于另立刘虞为帝的计划他也不想执行了。

    他已经看透了,这天下谁做主人,还得是看谁的拳头硬。

    以前他势微,所以需要借助朝廷的平台登上权力巅峰。

    但如今他占据大汉资源最丰富的冀州,粮、铁、马、人什么都不缺,兵强马壮的。

    他已经不在乎有没有天子了。

    他有这份力量在手,谁当天子都得听他的话。

    等他横扫天下后,如果天下还没有皇帝的话.....

    他也不介意当一当这个皇帝。

    在他看来,迎回天子此举,多少有点多此一举了。

    刘备的舆论再厉害又怎么样?

    口舌之争没有意义,还得是用拳头说话。

    但作为主公,很多时候是不能主动发表意见。

    需要有人帮他说话,把他心中的计策提出来。

    这样的话,就算这个计策后来出了问题,他也可以甩锅给别人,就说是一时被佞臣忽悠了,然后幡然醒悟,使用“忠臣”的计策。

    如此一来他自己就永远没有错,可以一直保持住主公的威严,还能成就一段信贤臣远小人的佳话。

    袁绍继续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这时郭图替袁绍说话了:

    “西凉军团团包围长安,密不透风,猛将如云,岂是一支精锐就能把天子接回来的?”

    郭图微微抬眼,看见袁绍露出满意的眼神,顿时心中大定,继续道:

    “况且精锐部队花费了我们大量的心血,一支精锐抵得上千军万马。”

    “万一被西凉军吃掉了,不亚于损失上万兵力,说不定还要搭上几个绝技大将,这严重影响了开春的战役。”

    “公与此举,实在过于冒险了。”

    郭图并不是单纯的拍马屁,而是他从不执着于某个方案。

    作为颍川郭氏的未来家主,他自信以他的才华,无论袁绍想走哪个方向,他都能帮助袁绍夺得大业。

    他始终认为,如果主公强势,那么作为部下,就要始终以主公为主。

    只有君臣同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相反,如果君臣意见相左,就会让内部陷入内耗,什么都做不了,天天玩权谋得了,还发展什么?

    在他看来,无论是迎回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独立自主,无拘无束,都是个不错的方向。

    只要不是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就没必要跟主公唱反调。

    沮授不满地看了郭图一眼,皱眉道:

    “你可知这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优势吗?”

    郭图撇撇嘴,不以为意:

    “你只看到了好处,精锐全军覆没和绝技大将被斩首的风险你是一点都不提。”

    沮授道:“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只要谋划得当,这等风险完全可以降到最低。”

    郭图针锋相对:

    “如今大敌当前,稳一点不好吗?”

    “我们本来处于优势,万一被你冒险一次,把精锐赔了进去,最后导致我们输给了刘备,这样的罪责你负得起吗!?”

    沮授高声道:“那我就亲自带兵去一趟长安!若是精锐折在了长安,我就以死谢罪!”

    郭图轻蔑地笑了一声:“你的命重要还是主公的大业重要?”

    “我们现在对刘备处于优势,何必冒险争取这个可有可无的优势呢?”

    不满地看向郭图道:“你难道看不出这是个大好机会吗?”

    郭图轻笑一声,摇摇头道:“我们现在要的是稳,你们都太冒险了,稳有错吗?”

    “难道没有勤王令,没有迎回天子的机会你们就不和刘备打了吗?”

    “你们不是一个个信誓旦旦说必定能打败刘备吗?”

    “怎么?有了十成十的把握还需要天子加持胜率吗?”

    田丰指着郭图怒道:“军国大事,岂能逞口舌之快!?”

    袁绍连忙出来平息争端,抬手道:“好了好了。”

    “公则说得有理,贪多嚼不烂,现在局势紧张不宜节外生枝。”

    “救天子的事情.....就此作罢。”

    “长安那边....先观望观望吧。”

    田丰此时站出来道:“主公若不放心,我亲自前去,保证把天子救出来!若不成功,我以死谢罪。”

    袁绍不满地看了田丰一眼。

    有没有眼力见?

    我都说就此作罢了,还来?

    袁绍只好给台阶下,温和道:

    “卿之才能更是胜过千军万马,失去精锐也不能失去你啊,此时莫要再议。”

    说罢,袁绍起身离开,不给他们多说一句话都机会。

    田丰看着袁绍匆匆离开的背影,重重叹了口气。

    随即扭头刮了郭图一眼,指着郭图的鼻子骂道:

    “鼠目寸光之辈!竖子不可与谋!”

    说罢,田丰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沮授则一言不发,默默地起身,跟在田丰后面离去。

    郭图看着两人的背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然后摇摇头轻笑一声:“两个不懂变通的家伙。”

    前往长安的路有千万条,为什么非要挑一条最近的道,然后在道上互相拖后腿呢?

    只要大方向没错,主公喜欢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