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神的模仿犯 > 第228章 后知后觉

第228章 后知后觉

    『蜂鸟』罗薇也彻底慌了,因为她手中只有1张『绵羊』的券,只能获得1万多的筹码。

    虽说之前她在第一阶段的游戏中,赢了一些筹码,但已经连同她用原本签证时间兑换的筹码一起,用于还清负债了。

    现在的她身无分文。

    『兔子』韩梦莹分给了她5张自己的契约券,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韩梦莹得到最终的奖池,那么罗薇就能分到5万多的签证时间。

    这些足以让她还清社区中的贷款,并剩余3万左右的签证时间。

    但现在,『兔子』韩梦莹的这5张契约券,一下子缩水成了大约7000多的签证时间。

    这也意味着罗薇从契约券中获得的收益,不到2万分钟签证时间。

    之前韩梦莹从第4社区基金中给罗薇的贷款,是2万分钟签证时间,虽然没有设定利息,但设定了还款期限:2周。

    差不多就是这次游戏结束之后,坚持不到下场游戏开启了。

    所以这次的筛选类游戏,算是罗薇赚取签证时间的最后机会。

    一旦被强制还款,罗薇身上的签证时间就会完全清零。

    想到这里,罗薇慌了。

    “回到社区之后再通过一项议案,把无息贷款的偿还期限延长一下吧?

    “一周,只要一周就够了,不管下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我都会进去的!”

    然而,『兔子』韩梦莹看了看她,默默地摇了摇头。

    “对不起。

    “我很欣赏你,也给过你很多机会。

    “但规定就是规定,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我们社区并不是无限包容弱者的社区。

    “我已经为你破例了一次,不可能再破例第二次。”

    『蜂鸟』罗薇瞬间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颓然地靠在墙边。

    韩梦莹没再理会罗薇。

    但在愤怒之余,她也意识到,其实自己还有个办法跟『绵羊』秋后算账。

    因为她已经口头答应将『绵羊』带回第4社区,只要回到社区,那么『绵羊』仍旧是任她宰割的状态。

    然而,直到游戏的结束,她都没有听到『绵羊』跟她一起返回第4社区的提示。

    很显然,『绵羊』已经找到了其他的退路。

    但让韩梦莹感到费解的是,『绵羊』之前已经口头答应了进入她的社区,这一点已经在游戏层面上确认了下来。

    『绵羊』可以反悔,但前提是,她必须找到另一个社区再走一遍流程,重新接纳她。

    『兔子』韩梦莹也一直在观察『绵羊』,她确认『绵羊』在游戏全程都没有去大张旗鼓地联系原本社区的玩家。

    除了去游说『猫头鹰』和『梅花鹿』的少数时间之外,『绵羊』大部分时候都和第4社区的玩家们在一起。

    但事已至此,『绵羊』要么是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社区,要么是加入了『猫头鹰』或『梅花鹿』所在的社区。

    ……

    稍早之前,投票模仿犯的广播响起时。

    『啄木鸟』郑杰和『孔雀』秦瑶很震惊地问道:“什么?『绵羊』是模仿犯吗!”

    他们两个也有些后知后觉。

    在第三轮『猜数字』活动刚开始之后不久,『绵羊』来找『猫头鹰』林思之讨论新的方案。

    而后,两个人去角落讨论了很长时间,达成了一致。

    林思之直接找到郑杰和秦瑶,把『绵羊』纳入到第17社区中。

    郑杰和秦瑶当时就有些诧异,他们原本以为林思之可能会从目前已有的、达成合作的愚人玩家中寻找一名女玩家加入。

    没想到竟然会直接挖智者团队的人。

    但既然是林思之的决定,郑杰和秦瑶当然也不会多问,更不会反对。

    他们完全配合地完成了挖人。

    但在此之前,郑杰和秦瑶完全不知道林思之挖人的理由,更不知道『绵羊』就是设计这游戏的模仿犯。

    更更不知道,林思之到底是故意挖了一个模仿犯,还是不小心挖到了一个模仿犯。

    “你是怎么发现『绵羊』就是模仿犯的?”郑杰充满震惊地问道。

    他当然知道复盘的时候肯定会讲,但他等不及了。

    『猫头鹰』林思之从口袋中,拿出两张纸条。

    分别是『兔子』和『绵羊』的消费记录。

    『啄木鸟』郑杰一头雾水地接过,看了半天,并不觉得能看出什么。

    “我只看到了『兔子』的氧气消耗很快,而且很早就查了你的消费记录。『绵羊』的氧气消耗不快,也没有查消费记录。

    “但这能说明什么呢?

    “因为『绵羊』在第一阶段不思考,还拿到了智者身份,所以她就是模仿犯吗?这个理由恐怕不是很充足吧?

    “也有其他玩家一开始就在富氧环境中打定主意采用完全随机的策略,然后靠着运气拿到『智者身份』,这些人的耗氧量应该也不高。”

    『猫头鹰』林思之摇了摇头:“氧气消耗的『快』或者『慢』,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想要做出准确的判断,最重要的一点是『量化』。

    “同样都是『慢』,多慢是正常的?多慢是不正常的?

    “只有掌握了可量化的标准,才能真的确定这个问题。

    “我在第一阶段的游戏过程中,始终都在进行最低限度的思考。

    “全部的策略,都是在游戏正式开始前的富氧环境中完成的。

    “进入游戏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对手,我都会执行既定的策略,甚至强迫自己停止思考。

    “所以,我赢得并不多,最终拿到了『愚人牌组』。

    “但我之所以不思考,并不是为了节省氧气,而是为了确定,耗氧量最低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因为一旦进行了多余的思考,数据就不再准确,也就无法再作为判断的标准。

    “我大概是在第一阶段的最后一轮游戏之前,第一次补充氧气。

    “当然,补充的时候还剩了一点点余量,但我无法确定这点余量能否支撑完成5分钟的对战,所以提早了一点补充。

    “但不管怎么说,我都确定了我在极限状态下补充氧气大概是在55分钟前后。

    “而『绵羊』的耗氧量竟然比我还要低,是在59分钟才第一次补充氧气。

    “这说明她的思考量,比『刻意停止思考』的我还要更低。

    “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