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98章 集齐拼图,证霍奇猜想

第198章 集齐拼图,证霍奇猜想

    “飞控震动问题被解决了?”

    宋振宇听到徐铭的话,顿时瞪大眼睛,下意识惊呼出声难以置信。

    他们这么多人,面对存在的震动问题,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将其彻底解决,只当做是飞控系统移植到无人机平台后的不适配。

    结果徐铭过来后,仅用一天时间,便表示解决问题。

    且还是在规划完搭建方案的情况下。

    哪怕清楚徐铭有多天才,听到这个消息,依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写了一个滤波算法,具体表现如何,还要通过测试查看震动曲线。”徐铭点点头沉声回答,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惊讶的事情。

    毕竟要论对飞控系统的熟悉程度,可没人比得过他。

    与此同时。

    当周围其他组员反应过来,根本没有任何异议,全票赞同手中的平台搭建方案。

    “我提议,立刻展开工作,按照徐教授的方法,开发相应算法整合智能平台。”

    “同意。”

    “徐教授,您就直接安排任务吧。”

    “有徐教授指导,咱们的无人机智能算法平台,肯定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伴随大家的话传进耳中,徐铭便不再迟疑,接着具体分工安排任务。

    “那好。”

    ……

    这场研讨会虽仅持续一个小时,且没讲多少内容,却让众人心服口服。

    特别是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脸上都堆着喜色。

    自信的表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昨天年度总结大会开始前,大家还都愁眉苦脸为智能化平台搭建发愁,那么眼下则终于有了主心骨。

    仿佛像是已经看到最终的结果。

    宋振宇快速回到自己的办公电脑前,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对移植过来的飞控自适应算法进行模拟测试。

    验证震动问题是否被解决。

    他对于徐铭的话无疑是百分百相信,不过能亲眼看到这种让人震撼的结果,对任何一位项目组成员来讲,都绝对是件极其享受的事。

    早在徐铭来到锦飞之前,他们就对移植的算法,进行了多次的模拟测试。

    整个流程俨然轻车熟路。

    在宋振宇的操作下,测试很快开始。

    而他的目光,也牢牢锁定在,震动曲线变化上。

    下秒。

    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到,以前不稳定的曲线,此刻变得异常平滑。

    震动情况消失不见。

    “真的解决了!”

    “这就是徐教授的水平吗?”

    “果然……在算法领域,我和徐教授还差的远。”

    思维快速运转下,自顾自低喃着,心中对徐铭的崇拜又拔高一个层次。

    似乎每当他对徐铭的水平有了认知,就会很快被新的惊喜所打破,好像哪怕到了现在这种超级天才水准,徐铭的实力依旧在快速增长着。

    当然这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的时间,他不忘喊了几个核心组员,让他们共同欣赏那平滑的震动曲线。

    使得大家都铆足了劲,说什么都不能在此项目丢脸。

    争取配合徐铭,用最短时间,完成翼龙无人机智能算法平台的搭建。

    徐铭把锦飞项目上的事安排妥当,没有选择本人长时间留在那里,在元旦到来前一天,顺利回到了燕京大学。

    ——

    “这边婷婷。”

    2013年1月1日,周二,燕大校门口。

    陈璐挽着徐铭的胳膊,用另一只手冲不远处,正朝他们跑过来的孙敏婷和程欢打招呼。

    徐铭今天穿着件黑色羽绒服,依旧围着当初陈璐亲手织的围脖。

    而在他旁边,则是包裹严严实实,只露着眼睛的朱志轩和蒋旭两个人。

    今天正值元旦。

    因刚好大家有时间且都在燕京,两个宿舍的人便约着在校门口集合碰面,毕竟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程欢和孙敏婷作为陈璐的大学室友,三人之间关系非常和睦不错,她们两人虽从燕大毕业后没有考研,却也都留在了燕京参加工作。

    毕竟好歹是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在燕京并不缺机会。

    再说朱志轩和蒋旭,这俩人同在郑教授门下,虽今年暑假也面临着硕士研究生毕业,但甚至不需要徐铭帮忙郑以中便安排妥当,无论像陈璐那样继续读博,还是选择踏进社会参加工作均没问题。

    “让你们久等了。”程欢近前后停下脚步主动搭话。

    陈璐微笑着说:“我们也刚出来不久。”

    “有一个帅哥级别的大教授当男友就是不一样,我怎么觉得璐璐你又漂亮了。”孙敏婷打量起陈璐直言不讳。

    说完更是当场催起婚来。

    “咱们的才子和佳人,啥时候结婚啊,我肯定要当伴娘闹洞房的。”

    徐铭知道对方的性格,跟在后面笑着附和了句。

    “随时都可以。”

    陈璐虽早就习惯了孙敏婷的大大咧咧,把这话听进耳中依旧有些不好意思。

    顿了几秒才轻声道:“我想等博士毕业后再说,现在徐铭工作上比较忙。”不忘主动替徐铭解围。

    至于大家,倒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毕竟徐铭的身份在那放着,作为国内最年轻的教授长江学者,享受各种光环的同时自然免不了压力,这些时常能在电视和网络平台上看到。

    待他们几人聚齐之后,徐铭把目光看向蒋旭,开口询问倪明杰的动向。

    “舍长人呢?”

    “杰哥说这边堵车不太好过来,他先去吃饭的地提前等咱们。”蒋旭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给出解释。

    闻言众人没继续在校门口聚集,动身前往吃饭地点。

    倪明杰大学毕业后,经过两次不顺心,最终还是回到了燕京发展。

    目前在材料研究院下属公司工作。

    尽管和大家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依旧没什么生疏感距离感。

    期间在饭桌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这时倪明杰突然想起件事,主动看向徐铭询问。

    “好像明年就又要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徐铭你获得菲尔兹奖肯定稳了吧?”

    他作为徐铭的室友,上次看到徐铭落选菲尔兹,只拿到了一项新设立的陈省身数学奖,心里面也可谓是替徐铭感到非常遗憾。

    如今想到新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要召开,身为证明了数论两个经典猜想的天才数学家,怎么着也该获得菲尔兹国际数学奖了。但由于他离开学校太久,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了解的比较有限,并不知道之前赛瑟罗格对徐铭发起的国际学术封杀。

    以至于能获得菲尔兹奖的希望变得渺茫。

    反观朱志轩和蒋旭两人,清楚其中情况,此刻对这个话题显得有些沉默。

    并未接话发言。

    虽然明知道,些是海外玩不起,搞出的不要脸做法。

    但除了义愤填膺为,根本改不了什么。

    徐铭感受到饭桌上的氛围变化,脸上表情则依旧保持着轻松微笑,并没有因为此话题影响到心情。

    相反眼中闪过一道自信。

    顿了顿主动说道:

    “不管能不能获得菲尔兹奖,但我想明年的数学家大会肯定非常热闹,说不定会成为有史以来最特殊一届。”

    他这话可不是乱讲。

    如今对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已然仅剩下最后的范畴性证明,相信很快就能将理论变成定理,彻底解决掉霍奇猜想难题。

    到时候当这颗重磅炸弹,在数学界落下。

    所能带来的影响力,肯定会超过国际数学家大会。

    届时别说国际数学联盟,愿不愿意发菲尔兹奖,他接受不接受还另讲呢。

    随着徐铭的话音落下,倪明杰还没反应过来,旁边的朱志轩和蒋旭却心中猛地一动。

    忍不住脱口追问句。

    “铭哥。”

    “莫非你的霍奇猜想课题……有进展了?”

    “算是吧。”徐铭点点头大方承认。

    当这句话传进朱志轩和蒋旭耳中,神情肉眼可见的狂喜激动起来,两人作为燕大数院硕士研究生,怎么会不清楚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尽管此课题同他们并无关系,却和整个国内数学界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甚至足以让每位国人骄傲自豪。

    对面的程欢和孙敏婷,因对数学界关注较少,面对眼下的话题显得有些茫然。

    倒是陈璐目光全程不舍得离开徐铭一秒,对徐铭所讲的话从来不会怀疑。

    ……

    徐铭并没有享受整个元旦假期,考虑到锦飞那边自己主导的智能平台搭建项目,以及数学研究中心课题,第二天便迫不及待投入到了工作状态。

    接下来几个月。

    他每天的生活都相当充实,就是有点重复。

    除远程指导宋振宇他们开发相应的算法,并整合进无人机智能平台。

    剩下便是继续复形工具范畴性的证明。

    只有在比较关键的地方,才会抽时间前往锦飞一趟。

    至于箐华数学系,以及国内其他数学机构,邀请参加的一些学术会议讲座。

    则暂时选择婉拒。

    就这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徐铭信息学科和数学学科经验值增长的同时,项目课题进度也在稳步推进。

    转眼又到暑假。

    这天徐铭坐在镜春园自己办公室内,房门处于紧锁状态外面则挂着勿打扰的牌子。

    经过这几个月的推导,他顺利找到了复形工具范畴性的证明方法。

    在大量演算验证下,如果步骤计算顺利的话,今天就能彻底证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集齐解决霍奇猜想的全部拼图。

    放眼望去书桌和地面上,凌乱散落着大量草稿纸。

    每张皆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

    办公室内的几块写字板,也同样如此。

    倒并非徐铭故意不去收拾,而是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对范畴性的证明中。

    根本顾不上环境问题。

    “通过以上可得,代数圈 Z给出了一个映射 M(Z)-> M(X)。”

    “ M(Z)的切片过滤表明,它可以通过 Z_l(-p)[-2p]的迭代扩展来构建。”

    “因此……”

    “映射 M(Z)-> M(X)在过滤后的映射谱中定义……”

    “反之,任何一个这样的映射,通过比较定理,都会在 de Rham侧产生一个位于 f^p的元素。”

    “即一个(p,p)-型的类。”

    徐铭口中边喃喃自语,边快速在草稿纸上书写,当最后一个数学符号落下,骤然停下手上动作,整个人挺起胸膛吐出一口浊气。

    神情肉眼可见的放松。

    “成了。”

    继证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的提升性和比较性之后,眼下终于实现了范畴性的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项体系框架已能被称作徐氏平展上同调。

    随着所有拼图正式就位,那么接下来应该做的,便是对霍奇猜想发起总攻。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先是把散乱的草稿纸整理起来。

    然后迈步来到办公室房门处,主动把门打开。

    尽管合叶转动仅发出了轻微的动静,但仅在约摸四五秒的时间后,便见三道熟悉的身影传进视野中。

    正是研究中心的许逸阳,以及刘驰和李若川。

    他们三人自然知道,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已经构造完成,但因水平和思维难以跟上徐铭,以至于无法参与复形工具的证明工作。

    不过在他们心里,对徐铭无疑是有着充足信心,知道徐铭一定能证明成功。

    所以今天在徐铭把自己关进办公室后,注意力便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情况,看到人出来立刻就窜了过来。

    许逸阳此刻有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抬起头用充满期望的目光看向徐铭。

    咽了口吐沫率先开口询问。

    “徐教授。”

    “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证明成功了吗?”

    “你们三个做好准备,接下来这段时间可不轻松,从明天开始配合我正式着手解决霍奇猜想难题。”徐铭面对许逸阳的询问并未直接回应。

    反倒是给他们下达起任务。

    但当这句话传进三人的耳朵中,脸上表情瞬间肉眼可见的高兴潮红起来。

    显然都清楚意味着什么。

    差不多怔了十多秒,方回过神来,强行把心底涌现的兴奋劲压下去,齐声大喊表明态度,每个人的神情上都仿佛写着迫不及待。

    “是徐教授。”

    能有机会和世界级天才数学家,共同参与千禧年大奖难题的证明,少说也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