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58章 我在数学上的脚步,不会止步于此【二合一】

第158章 我在数学上的脚步,不会止步于此【二合一】

    “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都是在多个数学分支中,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如果你能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或许便可以拿到菲尔兹数学奖。”

    法尔格站在距离徐铭两秒左右的位置,讲这句话时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因为他和萨纳克分属不同的顶刊,且两家数学期刊之间有着竞争关系,自然不会把自身资源投给徐铭。

    进一步扩大数学年刊在学界的影响力。

    他作为菲尔兹奖评委会成员,未提名徐铭担任获奖候选人很正常。

    本来按照他的设想,徐铭参加本届数学家大会,虽被联盟受邀进行一小时主会场报告,但在奖项上面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结果没有想到,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洛瓦茨,却在讨论会议上提出新设立一个奖项。

    用于表彰东方数学界对数学研究的贡献。

    最终不但让徐铭成为首届获奖者,还是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

    且奖金更是不知道比菲尔兹多了多少倍。

    心情难免会有些影响。

    徐铭对法尔格的印象不深,只是因为对方国际数学联盟执委的身份,始终保持着应该有的尊敬,但此刻听完这句话后心里觉得有些不舒服。

    话语内容怎么看,似乎都是在他贬低他只研究数论。

    并没有其他数学分支领域上的成就。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旁边萨纳克没有迟疑,立刻便接过话茬回应。

    “法尔格教授。”

    “我怎么不知道,菲尔兹奖的评选还有这层规定?”

    “徐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为数论的研究构建出一项完善效果强大的工具,他已经具有角逐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资格和水平。”

    “并不需要在其他数学分支领域也做出成果。”

    “不要激动萨纳克教授,我只是举了其他菲尔兹奖得主的例子而已。”法尔格摊了摊手无辜的说。

    到了这个时候,尽管徐铭未受对方影响,但总要公开发言做出回应。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面带微笑,大大方方开口接话。

    “感谢法尔格教授你的建议,不过对于这点法尔格教授倒是不用特别担心,我在数学上的脚步,并不会永远止步在数论领域。”

    把话听进耳中,法尔格深深看了一眼,便不再多说径直迈步离开。

    “你不用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菲尔兹奖的评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萨纳克从法尔格身上收回目光转过头同徐铭多讲了这么一句。

    徐铭沉声道:“我心里有数。”

    萨纳克好歹和徐铭接触过很多次,闻言便放松下来。

    但他嘴上却没有空闲,差不多在徐铭声音落下的同时继续开口聊起新的话题。

    “对了。”

    “如今你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陈省身奖,已经有资格加入国际数学联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在这里就代表联盟正式向其发出邀请。”

    把萨纳克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心中不由一喜。

    他对国际数学联盟还是多少了解些的,知道想加入成为其成员并不容易,代表着在数学界的权威和实力。

    并且成为正式成员后,还能有机会像萨纳克以及法尔格教授那样,担任国际数学联盟的执委,参与国际数学奖项的提名评审活动。

    甚至当选国际数学联盟主席。

    这对于国内数学界的发展,无疑能够起到很大帮助。

    于是思忖到这里,他不再有任何质疑,当即果断斩钉截铁答应下来。

    “我很荣幸加入国际数学联盟,成为其中的一员,为数学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那真是太好了,我会尽快把你的信息,递交给洛瓦茨主席进行审核批复。”萨纳克闻言脸上堆出笑容作出回答。

    待这个话题结束,随即又提及下午一小时报告的事。

    “那接下来你好好准备下午的报告,从现在的数据情况分析,预约观看你报告的人数是全场最多的,比那几位菲尔兹奖得主还要高。”

    “连我都已经在期待,下午的报告会,能看到数论中什么样的惊喜。”

    说完。

    萨纳克因还有事情处理,没有过多逗留,接着便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几个人暂且离开。

    而徐铭望着对方逐渐消失在视野的身影,脑海里则是在思考关于报告的事。

    原本他的计划,是报告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毕竟这块已有了完整步骤。

    相当于是对之前筛法工具的升级补充。

    虽说影响力不如在普林斯顿大学时,进行报告的时候现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但相信依旧会给数论学者带来非常大的惊喜。

    加上这次获得陈省身终生成就奖,足以给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画上圆满句号。

    向国际数学界,展示来自东方数学的实力。

    然刚才法尔格的话,却让他有了新想法,或许可以考虑把报告内容换成代数几何。

    让外界认识他,他的数学天赋和水平,可不仅仅只局限在数论中。

    要知道按照他的规划,在成功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后本来就是要投身代数几何分支领域,尝试完善德利涅导师构建的平展上同调体系,好为代数几何与拓扑学之间构建出全新的连接桥梁。

    找到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霍奇猜想的方法。

    在数学学科提升到4级后,尽管中间时间不多,他还是抽空重新研究了德利涅导师的手稿。

    算产生出一些新的灵感。

    不说真的在平展上同调上立刻做出成果,起码能提出个可行的方向,足以支撑这场一小时报告的内容。

    “涉及到平展上同调体系,和霍奇猜想的研究,应该也是不小的惊喜吧……”

    念头很快停留在这里,徐铭暗自低喃句,心中终于彻底打定了主意。

    既然现场有这么多数学家,对他下午的一小时报告内容如此期待,那怎么能不给一个让人意外的巨大惊喜。

    接下来的时间。

    徐铭没有再接受记者的采访,而是同大家一起,前往吃饭的地方用餐。

    等待下午报告会开始。

    ……

    与此同时。

    国内网友这边的情绪,则是因关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进展来回变化。

    作为国际数学界四年一次的顶级盛会,自然会受到各大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因此国内这边的新闻时效,相对来说比着大会现场还算同步。

    首先当本届菲尔兹奖获奖名单出炉,看到其中并没有徐铭的名字,尽管早就有所预料还是难掩失落遗憾。

    微博等平台新发布的帖子下面,都能看到很多人各式各样的回复。

    但总体以对徐铭安慰为主。

    “是因为徐神年龄实在太小了吗,居然没有拿到这届菲尔兹奖。”

    “真是遗憾啊。”

    “这就预料到的事情,毕竟徐神证明孪生素数,是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大家耐心等待下届就行,相信徐神肯定会打破我国零记录的尴尬。”

    “徐神加油,再接再厉。”

    “现在最期待的,应该就是下午报告了,不知道徐神对数论的研究有没有新的成果?”

    “报告啥的,就算真有你看得懂吗?”

    不过就当大家兴致大减,想着下午再看时,突然华新社发布的一条新新闻,忽地引起大家关注令人惊喜不已。

    尽管只是一条没多少字的短讯,但其中信息代表的含金量却丝毫不少。

    “喜讯!我国学子徐铭问鼎数学大奖,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为东方数学家设立奖项。”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看到此短讯的第一反应,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问号比较懵逼。

    毕竟都还沉浸在,徐铭未能斩获菲尔兹的遗憾,结果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国际数学大奖,疑惑之下纷纷动手查看起具体的新闻报道。

    直到弄清楚事情原委,整个人的心情瞬间不一样。

    失落感立刻被兴奋所取代。

    特别是微博上相关话题的画风,都在短短几分钟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卧槽,大家快看新闻。”

    “这也太有排面了吧,国际数学联盟,居然专门为徐神设立了一个奖项。”

    “这个奖金比菲尔兹奖还高啊!”

    “你们都没有抓住重点,我刚才查了一下,陈省身奖是数学终身成就奖,和菲尔兹奖的情况不同,正常来说这类奖项是颁发给学界泰斗人物的,结果首位奖项得主给了刚二十出头的徐神。”

    “徐神只用几年,便做到了其他数学家,这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成就,我看拿到终身成就奖非常的合适啊。”

    “咱们数学界真的要崛起,徐神太牛了。”

    “今天这么高兴,我决定做一下张数学试卷庆祝,有没有和我一起的。”

    “才做一张,看不起谁呢?”

    “还搁这喊徐神呢,以前是燕大学生,称呼一句徐神确实没有毛病,现在都毕业拿到两个国际数学奖了,好好想想应该叫什么。”

    ……

    徐铭获得陈省身奖的消息,很快在网上传开,登上热搜榜首的同时引起网友广泛的讨论。

    连续拿到两个国际数学奖项,在大家看来,菲尔兹完全是早晚的事。

    想到国内数学界这么多年的菲尔兹零记录耻辱,终于要被打破洗刷,迎来新的崛起机会,整个人的心情都仿佛是舒畅了很多。

    特别是今年报考了燕京大学,等着月底正式入学报道的新生,脑海里都忍不住开始幻想起来,届时在校园遇到徐教授应该说些什么。

    如何索要签名合影。

    郑以中今年未去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但并不影响他关注大会方面的进展和新闻。

    燕大研究生的正式开学时间要早,今年首次一口气招了几位研究生,他便先把人都约了过来召开组会,对接下来几年的学业情况进行一个布置。

    “咱们数院研究生的学业压力要比本科大,除了固定的课程组会之外,还包括数学文献资料研读分析作业。”

    “这些都是必须要完成的。”

    “你们几个之间应该也都不陌生,就不互相介绍了。”

    “谁还有疑问现在可以直接提出来。”

    数院理教楼办公室,郑以中坐在主座位置,两旁则分别坐着两位学生。

    如果徐铭此刻在这里的话,那么一定能认出,正是蒋旭和朱志轩以及陆明哲与苏梦等人。

    郑以中虽同大家讲着这些,目光却始终落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时不时就要伸手点几下鼠标,明显对上面的内容非常关注。

    正如郑以中所言,蒋旭他们四个人本就是高班同学。

    大学本科几年相处下来,哪怕平时接触不多,也能称得上是熟人。

    如今有幸在一个导师门下,互相对视着,则显得有些面面相觑谁都不好意思开口。

    最终陆明哲先沉不住气,嘴唇微动开口发言,询问起论文分析作业相关的内容。

    “导师。”

    “我们的论文资料分析……”

    然他的话才刚讲出前半句,便被郑以中突如其来的惊喜喊声所打断。

    “好!”

    “徐铭真给咱们燕大争气。”

    朱志轩和蒋旭,知道今天是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开幕公布各奖项获奖者名单的日子,听到自家导师的话,立刻便想到什么忙接过话茬询问。

    “导师。”

    “铭哥是又拿奖了吗?”

    “这小子获得了陈省身数学终身成就奖,已经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国际数学奖项了。”郑以中脸上堆满笑容详细解释起具体情况。

    闻言蒋旭和朱志轩以及对面的陆明哲,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眼中瞳孔地震。

    哪怕不是头一天认识徐铭,照样难掩震撼。

    似乎很多数学家一生都在追求的国际大奖,在徐铭这里竟是这么简单,似乎只要是想要那就肯定会拿到手。

    而这时旁边的苏梦想到什么,跟在后面忍不住接过话茬补充了一句。

    “徐教授没能拿到菲尔兹奖吗,真是太遗憾了。”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能取得这样的收获,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郑以中闻言看向苏梦说:“陈省身数学奖是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徐铭增设的,并且光个人现金奖金就高达25万美金。”

    “可比菲尔兹奖的奖金要高出许多。”

    几乎是随着郑以中的话音落下,朱志轩和蒋旭再次被惊讶到有些目瞪口呆。

    “多少?”

    主要元旦的时候,徐铭才刚领取学校颁发的,高达百万的巨额奖金,结果才过去半年时间,就又获得一百多万个人现金奖励。

    俨然都已经比很多老板赚钱快。

    “原来知识达到一定程度,是这样取钱的。”

    最终随着蒋旭由衷的一句感慨,才算暂时结束话题。

    只剩下导师微笑着的宽慰。

    “你们几个倒也不用这么妄自菲薄,虽说数学天赋和水平比不上徐铭,基本没机会接触国际大奖,但拿咱们燕大自己的奖金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

    下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才算是数学家大会的开始。

    毕竟数学界顶级盛会的召开,除在开幕式上公布各类国际数学奖项之外,更重要的是交流探讨,数学各分支领域上面的前沿内容。

    根据大会往年传统,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会先上台进行相应报告。

    而这基本是现场参会的数学家,最期待的几场报告。

    但碍于多尺度解析筛法,和孪生素数猜想,在数论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徐铭又以二十出头的年龄,拿到陈省身数学终生成就奖,使得轮到徐铭上台报告时,整个主会场基本可以说是座无虚席。

    现场观看他报告的人数,远比前两场多。

    如果仔细观察,则会发现连几位菲尔兹奖得主,都坐在主会场中。

    “没想到连你的报告,都打破了大会的记录,是有史以来非菲尔兹奖得主现场人数最多的一次。”

    后台田纲在注意到此刻主会场的情况后,依旧难掩心中的惊讶脱口说出一句,尽管今天都已经面对了接二连三的惊喜。

    旁边张鲁平同样没有保持沉默,在报告即将开始之前依旧表示关心。

    “怎么样?”

    “都准备妥当了吗?”

    话落还没等徐铭开口,田纲便已经接过话茬,面露轻松微笑着应和一句。

    “数学报告对徐铭来说早就轻车熟路,他能没把握。”

    主要在大家的认知中,获奖人员的报告内容,都属于自身最擅长的领域,对徐铭来讲自然没难度,田纲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担心。

    张鲁平听到田纲的这番话,想到先前几次报告,徐铭均能出色完成。

    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徐铭已经临时更改了报告内容。

    决定把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换成构造一个增强的平展上同调理论体系可行性。

    尽管这个体系还不算完善,相当于是引出一个方向。

    就这样。

    伴随报告的安排时间到达,徐铭面如平湖眼含自信健步走到演讲台上面。

    放眼朝台下望去,则是两千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在数学界有着一定知名度和贡献的数学家,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熟悉的身影。

    很快他用熟练的英语说完开场白,也终于公布出本次报告的内容标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