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重生2010,我阅读就能学技能 > 第183章 与严教授的澳门之行(二合一)

第183章 与严教授的澳门之行(二合一)

    说话间,江浔已抱着宋梓妍走到了沙发边,小心翼翼地将这团温香软玉放在松软的坐垫上。

    沙发陷下去一块柔软的弧度。

    宋梓妍陷在沙发深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正要往后缩,江浔高大的身躯却已紧随而至。

    双臂撑在她身体两侧的沙发靠背上,修长有力的双腿分开跪在沙发垫上,恰好将她完全禁锢在自己与沙发形成的这一方小小空间里,连逃脱的缝隙都没有留下。

    他的影子再次完全覆盖了她。这次的距离近得惊人,温热的呼吸再次交织在一起,空气瞬间变得稀薄而灼热。

    客厅吊顶只开了几盏氛围筒灯,光线朦胧而暧昧。

    宋梓妍只觉得连空气里的氧气都被他强势的存在感抽空了,她不得不微微张着嘴汲取氧气,胸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着,每一次起伏都若有若无地蹭到上方男人宽阔坚硬的胸膛。

    她的眼神慌乱又带着点懵懂,水光潋滟地看着江浔近在咫尺的脸。

    他也在凝视着她,目光如同幽深的古井,清晰地映出她被情动和紧张染红的面颊。

    他没有立刻吻下来,只是这样专注地、带着某种玩味和欣赏地看着她羞怯慌乱的模样。

    这近乎审视的沉默带来的压力和无声的撩拨,比直接的亲吻更让人心慌意乱。

    宋梓妍只觉得脸上滚烫得快要烧起来,小巧的耳垂红得如同滴血。

    “你……你看什么……”她终于受不住这灼人的视线,嗓音发颤地抗议,带着细细的、撩人心弦的尾音。

    她试图伸手去推他的胸膛,手腕却被江浔轻而易举地捉住,包裹进滚烫的掌心。

    “看我老婆,”江浔低笑出声,胸腔微微震动,那笑声低沉而性感,像醇厚的大提琴拨动心弦,

    “怎么都看不够。”他终于俯身下来,温热的嘴唇代替了视线,带着安抚的力度,珍视地落在她紧闭的眼帘上。

    眼皮处传来柔软温热的触感,像春日的暖阳落在初生的嫩蕊上。

    宋梓妍浓密的睫毛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着,如同受惊的蝶翼,蹭着他的唇瓣带来细微的痒意。

    紧接着,那温热的吻轻柔而虔诚地向下游移,吻过她滚烫微颤的太阳穴,吻过同样炽热的、小巧精致的耳垂。

    “唔……”宋梓妍的身体倏地一僵,敏感的耳垂被他吮住,带来一阵酥麻电流,沿着脊椎一路炸开,让她下意识地发出一声破碎的呜咽。

    她全身紧绷起来,那点微弱如幼兽般的低吟逸出,却又被他带着惩罚意味的含吮彻底堵回喉咙深处。

    他的吻沿着她优美修长的颈侧弧线向下,所过之处点燃簇簇火焰。

    宋梓妍只觉得那温热的触感和湿意落在脖颈上,仿佛每一次轻吮舔舐都打开了身体里某个陌生的阀门。

    陌生的渴望和细微的酸麻感如电流般在四肢百骸流窜,让她浑身发软。

    他的唇、舌游走的路径,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磨人和令人心悸的掌控感。

    这种陌生又熟悉的情潮让她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腰肢,似乎想逃离这种掌控,更像是在寻求某种更深层的契合与磨蹭。

    身上的纯棉家居服纽扣被一颗一颗耐心地解开。

    江浔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折磨意味和珍重,仿佛在拆解世间最精美的礼物。

    温热的指尖偶尔会不经意地擦过她微凉的肌肤,每一次触碰都激起细微的战栗。

    当居家服被彻底褪去肩膀,细腻白皙的肩头暴露在微凉的空气中,又被江浔更炽热的吻熨烫覆盖时,宋梓妍几乎是完全瘫软在他身下了。

    她只能无助地攀附着他宽阔坚硬的肩膀,任由那些滚烫的吻和时而温柔时而略带薄茧的指腹在她敏感的肌肤上点燃一场无边春色。

    “亲爱的辅导员老婆……”含糊的低沉音节从两人交缠的唇齿间逸出,像带着小钩子,搔刮着宋梓妍脆弱不堪的神经防线。

    他的唇终于回到了她的唇边,并未深入,只是用温软的唇瓣一下下轻轻地擦过她微微颤抖的唇瓣,诱惑般低语:

    “今晚……给老公好好辅导辅导功课?”

    “功课”二字被他刻意咬得极重,带着浓烈的暗示。

    轰!

    全身的血液瞬间冲上头顶,宋梓妍的脸颊红得能滴出血来。

    她自然记得上次在金陵酒店……在妹妹隔壁房间里,这“功课”带来的极致羞耻与灭顶欢愉。

    强烈的羞耻感和心底深处被撩拨起的渴望瞬间交织碰撞,让她几乎要晕眩过去。

    她恼羞成怒,也顾不上害怕了,像被踩了尾巴的小猫,伸出粉拳用力在他肩头锤了一下。

    “你……你流氓!放开……”她小声又急促地抗议,尾音还带着被激起的哭腔。

    然而这象征性的捶打和娇嗔落入江浔耳中,更像是欲拒还迎的邀请,他低低地笑起来。

    ……

    一个人多小时的折腾后,江浔终于放过了泪流满床的辅导员学姐。

    他抱着宋梓妍去洗完澡后,此时他也有些饿了,正好宋梓妍做好的满桌子菜,热一下就可以吃。

    本来江浔是让宋梓妍自己先睡觉的,但她坚持要陪着江浔吃饭,她就坐在旁边托着下巴看着江浔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饱喝足的江浔看着对面容光焕发娇俏可人的辅导员学姐,瞬间又来了性趣,可怜的宋梓妍刚刚打湿的床单还没有干呢,这下又要打湿一张了。

    ……

    京城的一月,寒风料峭,枯枝勾勒着天空的孤寂。

    然而,在严瑾的办公室内,气氛却有些不同。

    布置温馨的办公室里,严瑾正在伏案审阅一份厚厚的报告,她穿着舒适的羊毛衫服,微蹙的眉头显示出全神贯注。

    旁边的沙发上,江浔抱着笔记本,屏幕上运行着复杂的模型结构图,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抬头看一眼严瑾专注的侧颜。

    他自从回京参加完严瑾组织的项目后,这段时间大多数时候都和严瑾待在一起,严瑾似乎越来越离不开他这个助手了。

    当然,为了奖励和鼓励他,偶尔也让他这个助手吃个小嘴儿,只是每次严教授都要表现出高冷抗拒的模样,也真是难为她了。

    “机票和酒店都确认了?”严瑾头也没抬,清冷的嗓音打破了安静的空气。

    “嗯,后天上午九点首都机场T3起飞,直飞澳门。”江浔放下电脑,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脖颈,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严教授,你确定要把这么重要的发言交给我?台下坐的可都是业内的泰山北斗。”

    严瑾终于从报告中抬起头,目光扫过江浔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

    她想起实验室里他那些令人震撼的操作,想起滑雪场上他坚实的怀抱带来的安心,甚至想起厨房里那个让人心跳失序的吻。一

    丝复杂的情愫在眼底稍纵即逝,快得让人捕捉不到,随即又恢复了惯常的冷静:

    “报告的核心数据验证和模型优化部分,你比我更了解细节。尤其是拓扑流形处理混杂因子非线性关系的那套新方法,你才是原创者。由你阐述技术核心,最合适不过。”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需要你帮忙处理会议期间可能的技术咨询。你的临场反应……还不错。”

    江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这声“还不错”从冰山教授严瑾嘴里说出来,已经是极高的赞誉了。

    “行,既然严教授发话,我一定鞠躬尽瘁,保证完成任务,不给我们‘京大女神’丢脸。”他故意拖长了“女神”两个字,带着点促狭。

    严瑾瞪了他一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嗔怪,却没再说什么,只是耳根微微染上不易察觉的淡粉,像初雪映上了夕阳的一点微光。

    这细微的变化没能逃过江浔的眼睛,他心满意足地收回视线,重新投入到模型的调整中。

    那份报告上,核心署名依然是她,但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突破部分,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江浔”的名字。

    两天后,飞往澳门的波音787平稳地划过北方的天际。

    头等舱的空间宽绰而私密,江浔看着邻座靠窗的严瑾。

    她换下了家居服,穿着一身剪裁精良的深灰色羊毛大衣,内搭浅色高领羊绒衫,墨镜架在挺秀的鼻梁上,遮住了她看向舷窗外云海的视线,只留下一个沉静而美丽的轮廓。

    严瑾微微侧头,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墨镜后的视线扫过来:“在看什么?”

    “看云。”江浔笑了笑,语气自然,“顺便在想,这算不算我们的第一次单独约会。”

    严瑾转回头,没接他这略带调笑的话,只是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动了一下,很快又被抿平。

    舱内只剩下引擎低沉的轰鸣和淡淡的香氛气息。

    江浔识趣地没再撩拨,严瑾不是宋梓妍也不是陈诗璇,她不习惯在这种场合发生任何亲密接触。

    飞机平稳降落在澳门国际机场。潮湿温暖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与京城凛冽的寒风形成了强烈对比。

    走出廊桥,灯火辉煌、奢华梦幻的澳门夜景映入眼帘。

    会议安排在威尼斯人度假村内的会议中心。当江浔陪同严瑾步入规模宏大、布置奢华的主会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

    严瑾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早已声名赫赫,是公认的年轻有为却极其高冷的顶尖学者。

    她身边的年轻人过于年轻俊朗,气场却丝毫不弱,步伐沉稳地跟在她半步之后,既不谄媚也不疏离,姿态从容地替她接过侍者递来的矿泉水瓶,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审视。

    这种奇特的组合,自然引发了诸多猜测和窃窃私语。

    “严教授的学生?不像啊……”

    “可能是项目助手?这么年轻……”

    “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严瑾似乎完全无视了周围的议论,径直走到前排预留的位置落座,仪态一如既往的端庄冷傲。

    江浔则自然地在旁边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做最后的准备。

    他的手很稳,目光专注在屏幕上,只有细看才能发现,他的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点玩味的浅笑——那些议论,他听得清清楚楚。

    会议进程按部就班。

    全球顶尖的研究团队轮番上台展示着最新的研究成果。

    严瑾的报告被安排在下午的关键时段。

    当主持人报出她的名字和题目《基于拓扑流形及深度学习整合分析的阿尔兹海默症超早期风险预测新模型》时,会场明显安静下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走上台的不是严瑾,而是她身边的年轻助手——江浔。

    会场顿时响起一阵更加清晰的惊讶和议论声。

    不少专家皱起了眉头,让一个如此年轻、名不见经传、甚至不像是全职研究员的人代表严瑾做如此重要的主题报告?这太不合常规了!连台上的主持人都有些愕然。

    严瑾本人却稳如泰山地坐在台下,目光平静地看着江浔步履沉稳地走到演讲台前。

    只有江浔捕捉到了,在她看似平静的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

    江浔站定,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面孔,最后落在那双沉静的眸子上。

    他微微一笑,笑容清爽而自信,没有丝毫被场下气氛影响的紧张: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下午好。严瑾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过去一年里,针对阿尔兹海默症超早期风险预测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很荣幸能代表严瑾教授及团队,向各位汇报我们在核心模型优化方面取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

    他从容开场,声音清晰有力,瞬间压制了场内的骚动。随即,他切入正题。

    当屏幕亮起,展示出那套融合了复杂微分几何、高阶张量分析、图神经网络以及深度生成模型的前沿整合分析框架时,台下的专家们开始正色。

    而当江浔用流畅而精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如何将蛋白质折迭网络、脑区功能连接图谱和多模态影像特征,

    通过拓扑流形的“非欧几何空间”映射来剥离非线性混杂因子,并构建出全新的时空动态预测模型时,会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专注。

    他没有照本宣科,没有堆砌术语。

    每一个晦涩的概念,他都能用直观的图示和类比讲得清晰明了;

    每一个技术难点背后的数学逻辑和生物信息学意义,他都能剖析得鞭辟入里;

    尤其是他提出的针对混杂因子处理的“非线性信息流隔离”新范式,更是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他没有局限于严瑾团队的报告内容,而是结合自己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拓展,将这项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思维跳跃而严谨,逻辑环环相扣,展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甚至超越许多资深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临场魅力。

    “…因此,这个模型不仅显著提升了超早期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关键在于,它通过拓扑结构,首次模拟了疾病相关蛋白异常聚集、能量代谢失衡与神经元连接早期退化的动力学联动过程,为未来开发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策略提供了全新的理论靶点和可计算工具。”

    江浔从容不迫地完成了模型核心部分的阐述,微微颔首,

    “详细的数据验证和应用展望,将在报告后附录以及后续发表的论文中呈现。谢谢各位。”

    短暂的寂静后,会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场报告都更加持久、真诚。

    许多专家眼中充满了惊艳和赞赏,纷纷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录。

    提问环节几乎成了小型学术讨论会,无论是模型细节、数学基础还是临床应用可行性,江浔都应对得游刃有余,思维敏捷,引经据典,对答如流。

    有几个极其刁钻的问题,他甚至能迅速指出提问者预设前提中的逻辑漏洞,并用更简洁的方式重新阐述问题核心,再给出精妙的解答。

    坐在台下的严瑾,看着那个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散发着强大气场和智慧光芒的年轻人,指尖无意识地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打。

    心脏的位置,清晰地传来一种有力而陌生的鼓动,似乎比滑雪场被他接住的瞬间更加清晰。

    他完全掌控了局面,不仅完美演绎了研究报告,更是在这场国际重量级会议上打出了自己的声名。

    他用自己的实力,让所有质疑的目光都变成了惊叹和认可。

    他的光芒如此耀眼,让她也无法移开视线,一种混杂着骄傲、震撼和某种更深层悸动的情绪悄然弥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