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王宫灯火辉煌,光芒如昼,古地王与一众臣子们心急如焚,在殿内焦灼地等待着西洲战况的最新消息。自接到朗城信使传来基因人兵分四路,如狂潮般猛攻西洲的紧急通报后,他们的心便似被重石压住,再难平静。
信使风尘仆仆而来,带来了一个如惊雷般的消息——基因人已发动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而西地城前线的电报线路,却因某种神秘未知的原因戛然而止,切断了他们获取确切战况的途径。木棉子身为信息传递的关键人物,深知此时传递半截电文,犹如在军心这面大鼓上敲出裂痕,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动荡。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暂不将此消息告知海东,静候更确切的情报。
直至深夜,万籁俱寂,整个王宫都沉浸在深沉的静谧之中。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从古西城撤回来的三王子派来的信使,如一道闪电般疾驰而至。他骑着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冲进王宫,带着战报,似一阵狂风,瞬间卷走了王宫的平静。
战报内容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古地王和众臣的心头,让他们如遭雷击,惊恐地意识到战事的严峻程度已远超想象。古地王听完信使声泪俱下的哭诉,心中悔恨如潮水般翻涌。他悔恨自己当初的冲动决定,若不是急于攻占西地国,又怎会陷入如今这般生死存亡的绝境。
然而,在悔恨的阴霾中,古地王也捕捉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的三王子虽遭遇惨败,但仍有五个军团成功撤回到古西城。这微弱的希望,如黑暗中的一点烛光,让他稍感安慰。他当即下令,古城守军迅速抽出五个军团,携带粮草物资,连夜火速赶往古西城救援。
随着三王子信使的离去,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压抑沉重,似一块巨石压在众人心头。左丞相率先打破沉默,他的话语如洪钟般响亮:“陛下,海底人的战车犹如钢铁巨兽,威力无穷,如今又有西地王的五个军团加入,形势对我们而言,已如悬崖边的危石,岌岌可危。老臣认为,除非我们能得到大草原的战车和大炮支援,并且分出一半来加固防御,否则古城这座坚固的堡垒,也难以抵挡敌人的攻势。”
左丞相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响起一片附和之声,显然众臣们都认同这一观点。然而,古地王的脸色却愈发阴沉,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缓缓摇头道:“那王子特使如今已是南地王的乘龙快婿,他的心思必然全在力保南地王的新南城上,又怎会顾及我们古城的生死存亡呢?”
左丞相闻言,语气更加坚定决绝:“陛下,若是我们无法从大草原获得足够的支援,那么唯一的出路便是效仿西地王,向海底人寻求和谈。”
大厅内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默,众臣们虽早就在心中权衡过这条路,但海底人毕竟是异类,他们奇异的模样和诡异的行事方式,让人心生恐惧与不安。更何况,即便向海底人投降,未来的命运也如迷雾中的道路,难以捉摸。
古地王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无奈与忧虑:“如果今夜一战海底人全胜,那么即使南城有大草原的战车和大炮,也不过是螳臂当车,难以抵挡。到了那时,我们即便想要求和,又拿什么筹码去同海底人讨价还价呢?结局还不是任人宰割,如同砧板上的鱼肉?”
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沉重压抑,众臣们都清楚,这是一场关乎古城生死存亡的决战。然而,在强大的海底人和西地军团的联合攻势下,他们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似乎已陷入了绝境。
就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众人对前路感到迷茫无助、不知所措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战鼓擂动。卫兵头领的声音随之响起:“报告陛下,西地王特使求见!”
话音刚落,一名老者从门外缓缓走了进来。古地王和群臣们一看,都认出了他。此人原本是西地王派驻在古城的特使,直到两国关系破裂,他才被迫返回西地城。
看到这位特使的出现,古地王原本焦躁不安的心,竟渐渐平静下来。他凭借自己三十年在西洲呼风唤雨、纵横捭阖的经验,很快就猜到了西地王半夜三更急匆匆派特使前来的目的——劝降。这意味着,他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同黑暗中透出的一丝微光。
果然,特使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陛下,各位大人,虽然我王与你们之间有着家仇国恨,如同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但面对海底人即将在西洲大陆称霸,如狂风席卷一切的局势,我王念及各位都是西洲人,不忍看到你们很快成为海底人大炮之下的炮灰,灰飞烟灭。因此,特地派本特使前来,劝陛下放弃抵抗,与海底人合作。”
听到这里,古地王和群臣们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们明白,虽然与西地王有着深仇大恨,但在大敌当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合作或许是唯一的出路,如同在黑暗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古地王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平静如水:“有劳特使前来,请坐下细谈。本王确有几个疑虑,望特使能够坦诚相告。你王前来劝降,这背后是否也有海底人的授意?”
老特使在王座前的软垫上缓缓坐下,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正是如此。海底人的大将军采纳了我王的建议,决定对陛下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如同先以甜言蜜语哄骗,再以武力威胁。至于南部三国,他们因拒不合作,将面临更为严酷的命运,那三位国王自然不值得海底人和我王多费口舌。”
古地王轻轻点头,沉思片刻后继续问道:“本王还有一事不明,既然海底人的战力远超我西洲各国,如天神下凡般不可战胜,他们为何还要与你王合作?另外,若本王决定放弃抵抗,海底人又如何保证我等在座诸位的身家性命?”
特使微微一笑,似乎对这些问题早有准备,如胸有成竹的将军面对敌人的挑衅。
来使道:“陛下所言有理,海底人战力超群,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征服西洲,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但是陛下和在座各位有没有想过,海底人占领西洲大陆的最终目的何在?还有,海底人占领西洲大陆后如何凭借区区五万基因人统治千万西洲人?这如同用一根细绳去捆绑一头大象,谈何容易。
他们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征服西洲。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长久地统治这片土地,以及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平共处,如同共处一片森林的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因此,他们选择与我王合作,旨在通过联合统治的方式,实现更稳定的治理,如同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两岸。
至于陛下的身家性命,海底人自会给予妥善安排。他们承诺,只要陛下及在座各位能够放弃抵抗,愿意与海底人合作,那么他们的生命安全将得到保障,甚至可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待遇,如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飞冲天。”
古地王听后陷入了沉思,如同一座深邃的山谷,思绪在其中回荡。他明白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边是海底人的强大战力,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让他深感忧虑;另一边是与海底人合作或许能够避免一场灭顶之灾,如同在暴风雨中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他环顾四周,看到群臣们也都面带忧虑,眼神中透露出犹豫与挣扎,显然他们也在权衡利弊。
古地王看向左丞相,眼中闪过一丝询问之意,如夜空中闪烁的流星。左丞相心领神会,他站起身,对老特使行了一礼,客气地说:“老特使,辛苦了。我王确实有意效仿西地王,不过,关于归顺后的具体安排,我们还有些疑虑。不知老特使能否详细说明,如果我王归顺海底人,能够得到哪些具体的保障?另外,我王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
老特使微微一笑,回礼道:“关于保障,我王已经得到海底人大将军的明确承诺,只要陛下归降,陛下和在座各位仍然可以住在古城,官职不变,如同未发生任何变故。至于古地国军团,必须接受海底人大将军的调遣,如同士兵听从将军的指挥。至于下一步的行动,我们将联手进攻南部三国,而古地国军团将主攻新南城,如同锋利的剑刃直刺敌人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