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一卷 第364章 不必再躲了

第一卷 第364章 不必再躲了

    常委会那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氛围,如同粘稠的墨汁,即便散会后也久久未能消散。

    常委们各自离去,步履匆匆,神色各异,无人交谈,只有皮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清脆回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刺耳。

    郑仪跟在邹侠身后半步,沉默地走向位于走廊尽头的市委书记办公室。

    邹侠的背影像往常一样挺直,但郑仪却敏锐地察觉到,那挺直中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僵硬和……疲惫。

    秘书早已无声地打开门,又无声地退了出去,轻轻将门带上。

    厚重的实木门隔绝了外面的一切。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邹侠没有像往常那样走向办公桌后的高背椅。

    他径直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郑仪,望着窗外。

    窗外是明州城的万家灯火,璀璨,繁华。

    办公室里异常安静,只有墙上挂钟秒针规律的滴答声,敲打着令人心慌的节奏。

    郑仪安静地站在办公室中央,没有催促,也没有开口。

    他知道,邹侠需要时间消化,更需要时间……做出某种决断。

    良久。

    一声极轻、却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的叹息,在寂静的空气中幽幽响起。

    “我真没想到……”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浓浓的、近乎灰心的倦怠,不再是那个在常委会上斩钉截铁、挥斥方遒的市委书记。

    “没想到,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就在这明州……竟然烂到了这个地步。”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了平时的威严和沉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某种自我怀疑。

    “逼死民妇,打断人腿,勾结黑恶,操控下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腐败,这是……这是土匪!是恶霸!”

    邹侠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我这个市委书记……是怎么当的?”

    他看向郑仪,眼神复杂,有愤怒,有痛心,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挫败。

    “天天开会,天天调研,天天讲稳定,讲发展……却连眼皮子底下发生这样的人间惨剧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其发酵,烂透!”

    他走到沙发旁,有些颓然地坐了下去,身体微微佝偻,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垮了。

    “郑仪啊……”

    邹侠抬起头,目光有些游离,带着一种罕见的迷茫。

    “有时候我真觉得……无力。深深的无力。”

    “你说,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制定的政策,发出的文件,开的那些会……到底有多少,能真正落到实地?能真正惠及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像赵希同父母那样的老百姓?”

    “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甚至官商勾结,无法无天!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有多少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听到的?”

    “就像这个北河村,如果不是赵希同这个硬骨头拼死反抗,如果不是你机缘巧合挖了出来,它是不是就会像无数个被掩盖的问题一样,永远沉在淤泥里,直到烂掉、臭掉,都无人问津?”

    邹侠的语气充满了苦涩和自我拷问。

    “我有时候甚至怀疑,我们这套体系,是不是哪里出了大问题?为什么好人受气,坏人嚣张?为什么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却能大行其道?”

    “我这个市委书记,看似权力很大,可真正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为什么就这么难?阻力重重,寸步难行?”

    他像是问郑仪,又像是在问自己,更像是在对着这间象征着明州最高权力的办公室,发出无力的诘问。

    郑仪安静地听着,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能理解邹侠此刻的灰心和挫败。

    一位封疆大吏,发现自己治下竟然藏着如此黑暗的角落,而自己却一直被蒙在鼓里,或者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种冲击和自责是巨大的。

    但他不能任由邹侠沉浸在这种情绪中。

    邹侠可以灰心,可以自责,但他郑仪不行。

    他是执棋者,是推动者,他必须稳住最大的靠山。

    “书记。”

    郑仪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您不是失败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您在明州这些年,稳住了大局,维持了基本盘,才给了我们现在动手清理这些积弊的底气和空间。”

    邹侠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眼神晦暗不明。

    郑仪继续道,语气诚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也非一日之功。这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这是历史、环境、甚至整个发展阶段多重因素叠加形成的复杂局面。”

    “重要的不是过去如何结冰,而是现在,我们如何下定决心,把这冰化开!”

    郑仪的目光灼灼,看向邹侠:

    “今天常委会的决定,您亲自挂帅,旗帜鲜明地要求一查到底,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担当和勇气!这证明了您绝非庸碌之辈,更非姑息养奸之人!”

    “省委要看的,不是明州过完没有疮疤,而是明州的领导班子有没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明州的百姓要看的,不是永远不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有没有人管,能不能管到底!”

    “而现在,您站出来了!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明州的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了,也有您这位市委书记第一个顶着!”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句句都说在邹侠的心坎上。

    邹侠灰暗的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微光。

    郑仪趁热打铁:

    “至于怎么收场?”

    他微微挺直脊背,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很简单!依法依纪,彻查严办!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赔的赔,该道歉的道歉!”

    “查得越彻底,处理得越严厉,就越能彰显市委的权威,就越能赢得民心!”

    “阵痛肯定会有,甚至会有短期的震荡。但长远看,这是明州浴火重生的必经之路!是为未来五年、十年发展扫清障碍、奠定基础的关键一战!”

    “这一仗打好了,打漂亮了,您邹书记在明州的任期,就不是平平无奇的守成,而是力挽狂澜的再造之功!是要写在明州发展史册上的!”

    郑仪巧妙地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将“问责”扭转为“功绩”。

    他在给邹侠描绘一个虽然艰难、却充满荣耀和历史意义的未来。

    邹侠静静地听着,呼吸似乎也变得平稳了一些。

    他不得不承认,郑仪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他几乎枯竭的心力之中。

    是啊……

    是啊……

    事情已经发生了,脓疮已经捅破了。

    自责和灰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个时候,他这个市委书记如果先露了怯,先灰了心,下面的人会怎么想?

    那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干部会怎么想?

    那些躲在暗处的敌人又会怎么想?

    必须挺住!

    必须拿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势!

    邹侠深吸一口气,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慢慢重新挺直了起来。

    眼中的迷茫和无力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重新点燃的、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你说得对。”

    邹侠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沉稳,甚至比平时更添了几分冷硬。

    “这个时候,确实不能犹豫,不能退缩。”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看向郑仪:

    “既然脓疮已经捅破,那就彻底挤干净!”

    “领导小组的工作,你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我!”

    “纪委、政法委那边,我会亲自盯着!谁敢敷衍塞责,阳奉阴违,我第一个处理他!”

    “宣传口径,按既定方针办!要形成高压态势,让所有人都看到市委的决心!”

    邹侠的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属于一把手的、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力量。

    “我倒是要看看,这明州的地底下,到底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郑仪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邹侠这关,算是过了。

    而且,经过这番情绪上的剧烈波动和调整,他的决心似乎比之前更加坚定。

    这对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是!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

    郑仪沉声应道。

    邹侠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

    “郑仪,你觉得……这件事,最后会挖到哪一层?”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深沉的意味。

    郑仪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

    “书记,案子查到哪一步,证据指向谁,我们就办到谁。这是基本原则。”

    “至于最终能挖多深……”

    郑仪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地迎向邹侠的视线:

    “那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决心,和……您能给我们多大的支持。”

    邹侠深深地看了郑仪一眼,没有再说话。

    只是那眼神,变得更加幽深难测。

    他挥了挥手:

    “去忙吧。有情况随时汇报。”

    “是。”

    郑仪微微躬身,退出了办公室。

    门轻轻关上。

    邹侠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脚下这片流光溢彩、却又暗流汹涌的土地。

    他的一生,平稳惯了,也顺遂惯了。

    他本能地厌恶风暴,回避冲突。

    他曾以为,靠着谨慎和规矩,可以一直这样平稳下去。

    但风暴,终究还是来了。

    他没有躲过。

    而这一次,他忽然觉得……

    或许,也不必再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