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 第599章 怎么做?铺垫

第599章 怎么做?铺垫

    有阻力,是正常的。

    如果结果太一帆风顺,朱允熥还不想要,并且怀疑这个结果,是不是邓辉造假,故意糊弄自己。

    朱允熥看完了邓辉的上奏,再看了一会宿迁当地那些上奏反抗的奏章,沉吟了好一会道:“传道衍大师和解先生。”

    这个阻力,必须要解决。

    试点是一定要稳定好,先试一两年的结果,呈现给他们所有人看。

    再按照情况,进一步推进改革。

    过了没多久,姚广孝和解缙一起进来。

    朱允熥把那些反对的奏章,都传下去给他们,又道:“你们先看一看,有什么感想?”

    姚广孝笑道:“这些都在臣意料之中,殿下是想彻底推广,还是稳住试点。”

    朱允熥说道:“先稳住试点。”

    解缙说道:“要稳住试点,暂不推广,就得要把那些反对的人,先打下去,但要让试点出成绩,做给所有人看,这个试点就得长时间存在。”

    朱允熥微微点头,再问他们:“现在应该,如何稳定?”

    姚广孝说道:“其实很简单,查他们的黑料,查出来有问题,捉起来即可。”

    他就不相信,当地那些豪绅地主,有几个是干净的。

    绝对可以做到,查一个捉一个,没有谁是干净的。

    解缙赞同道:“如此确实是最快的,可以解决阻力的办法。”

    朱允熥寻思着,道:“我等会让锦衣卫去查,另外将来试点出成绩,想要推广还不容易吧?”

    他们听得出来,朱允熥这是在问,未来如果遇到极大的阻力,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尽管这件事,远还没能实行,但可以提前商量怎么办。

    不过这个阻力,绝对不会太小。

    姚广孝是绝对支持的,解缙当然也支持,并不因为自己是文官,或者是地主,从而反对朱允熥的政策,他们都是彻底投靠了。

    解缙说道:“如果未来阻力大,其实可以提前铺垫,方先生的天下大公,是殿下的一种铺垫了。”

    方孝孺那些事情,他们这些核心人员还是知道的,只是不会传出去。

    奈何,方孝孺那边,又暂无太大的结果。

    思想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长时间积累,潜移默化地影响。

    等到什么时候,整个读书人的群体,都在反对方孝孺了,说明思想影响这一步,已经戳到很多人的痛处,算是有效果了。

    “臣认为,殿下应该先大量拿地。”

    “把那些抄家的地,控制在殿下手中,变成皇庄,而这些皇庄,未来就是殿下推广的部分基础。”

    “现在皇家手里的地,除了分封给藩王,还是会租给普通百姓耕种。”

    “到时候殿下以身作则,把这部分田地所得的,按照田亩交税。”

    “殿下尚且如此,下面那些大臣、地主见了,有何感想?”

    解缙短时间之内,也难以想出太好的建议,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带头作用。

    如果从皇家开始带头,让外面的人看到了,效果和影响能不一样。

    朱允熥对这个方法,其实还是赞同的。

    大量地拿地?

    随着现在大明的发展,未来还要进行工业化,土地的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这是必然的!

    现在拿地,确实是个好的方法。

    天下土地,都是朝廷的,但不代表是朱允熥自己的。

    如果朱允熥要征用哪些田地,还是要对田地所有者进行赔偿,才可以拿到手,并非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姚广孝说道:“说到以身作则,殿下其实还可以,再通过勋贵,从常家、蓝家他们开始。”

    朱允熥说道:“从他们开始,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那些武夫最重视的,就是自身的利益了。”

    姚广孝解释道:“殿下忘了吗?之前商税一事,让武勋配合,是损失了利益,但又给他们弥补部分利益,把他们的利益转移出海,他们现在不是乐呵呵的?”

    这样听来,似乎也合理。

    有了武勋开头,朱允熥再以身作则。

    那么那些文官,还能安心地坐得住吗?

    文官淡定不了,会主动同意,再收拾地方的地主,将会容易很多。

    但想是容易,实行起来,肯定没有如此顺利。

    姚广孝继续说道:“先把利益转移,让他们看到好处,未来再想办法收回来,其实并不难。”

    解缙说道:“利益不是凭空出现,出海的利益,他们已经得到了,还能如何转移?”

    姚广孝似乎早就想好了,道:“辽东,那些木材、山货等,就是一笔巨大的利益,另外臣听说,殿下的理番衙门,还要在北边打通贸易,也是个巨大的利益。”

    理番衙门和贸易一事,其实已经传开了。

    姚广孝能知道,这是很正常的。

    别看北边鸟不拉屎,比较贫寒,但发展起来,保证能获利不少。

    朱允熥没想到,姚广孝还把主意打到这上面,道:“但是和武勋联手,转移的利益,得从暗中进行,否则就是不公。”

    姚广孝赞同道:“没错!”

    “其实臣还有一点,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他又道。

    朱允熥说道:“大师大胆地说,就算说错了也无妨。”

    姚广孝就不妨,大胆了些,道:“现在北元的危机,算是没有了,那么北边的藩王,作用可能不是很大。”

    此言一出,朱允熥眉头一挑。

    最北边藩王的作用,就是边防。

    但没有了北元的威胁,表明可以降低边防力度。

    就算不会削藩,但也要削弱藩王的实力,一旦削弱了,可以空出很多田地。

    这些田地,大有作为。

    朱允熥忙道:“大师,这个不要再提了。”

    他好不容易,能得到那些皇叔们支持,好几个皇叔还是刚就藩,绝对不能对他们动刀。

    削藩确实是未来大势所趋,就算朱标还活着,也一定会削,但绝对不是现在。

    这件事,急不得,徐徐图之。

    他不是朱允炆那个废物。

    姚广孝躬身道:“殿下还是仁慈了。”

    解缙也被姚广孝的想法,给吓了一跳,但听到藩王,他也有一个想法,道:“让藩王,也给殿下纳税,和武勋一样。”

    有了藩王和武勋带动,绝对能解决大部分麻烦,他们都是大明朝廷顶尖的群体。

    但怎么能让藩王同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