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涛小筑之内,那股因信仰之力汇聚而成的金色海洋渐渐平息,化作涓涓细流,融入了这片看似寻常的庭院,也融入了李平灿那已经与整片王朝地脉相连的德鲁伊道场之中。
山呼海啸般的尊崇,并未在这位始作俑者的心中掀起半分波澜。
他看着眼前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各自拥有了独当一面能力的孩子们,温和地说道:“都坐吧。”
书房内,那股因丹塔之主降临而带来的紧张肃杀之气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温馨。
“爹。”李梦泽率先开口,他看着父亲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敬,“今日之后,我大虞王朝,在东域,当可高枕无忧了。”
李平灿微微颔首,却又摇了摇头:“外患暂除,内忧方始。”
“内忧?”李梦金眉头微皱。
“此忧,非乱臣贼子,而是天地之变。”李平灿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书房的墙壁,看到了整个大虞王朝的变化。
“我以道场反哺国运,又吞噬了那巡天宝塔的本源,将其化作灵雨甘霖,洒遍王都。从今日起,我大虞王朝的灵气浓度,将远胜东域任何一处洞天福地。这既是福缘,亦是考验。”
他看向自己的三个孩子,郑重地说道:“灵气复苏,万物竞发。凡人之中,觉醒灵根者会越来越多;山川草木,诞生精怪的可能亦会大大增加;深山之中,原本蛰伏的妖兽,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若无秩序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必生大乱。”
“一个凡人国度,是无法承载这突如其来的‘仙缘’的。”
兄妹三人闻言,神情皆是一凛,瞬间明白了父亲话中的深意。
这就好比将一座金山,放在了一个三岁孩童的面前,若无成年人守护,这泼天的富贵,转瞬便会化为催命的符咒。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李平灿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长子李梦泽的身上。
“泽儿,你执掌生死道果,最擅平衡之道。为父命你,于王都桃花山,开辟一座‘自然学宫’。”
“此学宫,不问出身,不问贵贱,凡我大虞子民,皆可前来修行。你当传授他们吐纳之法,教导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让他们明白,力量的根本,在于守护,而非掠夺。”
李梦泽闻言,眼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孩儿遵命!”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道!
以己身之道,教化天下,让这片土地,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李平灿的目光,又转向了李梦金。
“梦金,你的剑,是守护的剑。‘斩仙卫’之名,杀伐过重,已不合时宜。”
“为父命你将斩仙卫,改组为‘山河卫’。”
“一为守护我大虞边境,抵御外敌;二为巡查天下,诛杀那些因力量而滋生贪欲,为祸苍生的邪祟妖魔。在我大虞境内,天道之下,尚有国法!”
李梦金的眼中,战意与责任感交织,他起身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孩儿领命!”
他的剑,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守护家人。
如今,这份守护的责任,将扩大到整个国!
最后,李平灿的目光,落在了女儿李梦月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慈爱。
“月儿,你身负太阴圣体,至纯至净,是万物生灵最好的滋养。”
“为父命你,掌管‘百草殿’。如今我大虞灵气充裕,过去许多凡品草药,都会渐渐蜕变为灵植。你要负责将这些灵植分门别类,炼制成丹,救死扶伤,辅助学宫与卫士们的修行。”
“同时,你也要关注那些新生的精怪,择其善者,点化引导,使其归入正途。”
李梦月盈盈一拜,声音清脆悦耳:“女儿知道了,定不负爹爹所托。”
看着三个孩子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李平灿欣慰地点了点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可以守护这个国家一时,却不能守护一世。
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一个能够自我运转,自我修复,拥有无限潜力的,健康的秩序。
…………
时光荏苒,白云苍狗。
转眼之间,已是三年过去。
在这三年里,整个东域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霸主大乾王朝,在失去了国运龙脉之后,彻底分崩离析,诸王混战,民不聊生,已然沦为了历史的尘埃,并入大虞王朝。
而大虞王朝,则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启明星,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王都,早已更名为“神都”。
整座城池,在磅礴灵气的滋养下,早已非昔日可比。城墙之上,可见青藤攀爬,灵花绽放;护城河内,时有金色锦鲤跃出水面,吞吐月华。
城内的百姓,人人气血充盈,精神饱满,一些寻常小贩,都可能身负粗浅的吐纳之术,举手投足间,力气远胜从前。
曾经的桃花山,如今已是天下闻名的修行圣地——自然学宫。
李梦泽身着一袭青色院使长袍,盘坐于一株千年古松之下,为座下数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讲述着枯荣轮转,万物平衡的至理。
他的道法愈发圆融,举手投足间,便能引动天地间的草木之力,时而让山花怒放,时而让落叶归根,种种玄妙,让所有学子如痴如醉。
学宫之外,京郊大营。
“山河卫”的旗帜,迎风招展。
李梦金一身戎装,立于点将台之上。他身上的气息,比三年前更加内敛,看上去朴实无华,却让任何胆敢直视的人,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台下,上万名山河卫,正在演练着一种全新的战阵。
这战阵,乃是李梦金融合了“万木峥嵘”与自身“山河剑域”的感悟所创,一旦施展开来,便能引动一方山川地脉之力加持己身,攻守兼备,威力无穷。
三年来,正是这支纪律严明,战力超凡的队伍,镇压了数十起因灵气复苏而诞生的妖兽之乱,将一切可能动摇国本的超凡犯罪,都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而在神都的另一侧,百草殿之内,药香弥漫。
李梦月一袭白衣,正小心翼翼地照料着一株刚刚诞生了灵智的百年人参。她指尖月华流转,轻轻点在人参的根须之上,那人参娃娃竟发出了舒服的呻吟,枝叶舒展,灵性更增。
在她的悉心经营下,百草殿已经成为了整个王朝最大的灵药培育与丹药供给中心,无数续命疗伤的灵丹,从这里流出,成为了学宫弟子与山河卫士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切,都在朝着李平灿预想的方向,有条不紊地发展着。
而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李平灿却仿佛从世人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
除了太后与李家兄妹之外,再也无人见过他的身影。
…………
灵山洞府,德鲁伊道场。
李平灿盘坐于通天古树之下。
这三年来,他的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了这座已经与他彻底融为一体的道场世界之中。
此刻的道场,早已非昔日可比。
中央的天湖,在玄武的镇压与青龙的调和之下,水汽氤氲,生机勃勃,湖心岛上甚至长出了一株通体碧绿,能够汇聚癸水精元的“玄水仙莲”。
而那条盘踞在古树之下的地脉苍龙,变化更是巨大。
它那原本由岩石构成的身躯,在彻底消化了“巡天宝塔”的法则碎片后,竟变得如同赤金琉璃一般,晶莹剔透,其上还烙印着无数玄奥的丹纹。
每一次呼吸,吞吐的不再是单纯的地脉之气,竟还夹杂着一丝丝霸道精纯的丹火之力!
土中,已能生金,生火!
李平灿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了一丝明悟。
“我过去的道,太过偏向于‘生’与‘守’,虽能润泽万物,却也少了一份足以焚灭一切的‘威’。”
“那丹塔之主,虽是强敌,却也无意间,为我补全了道场演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他缓缓伸出手,一缕念头,融入了地脉苍龙的体内。
“吼!!!”
地脉苍龙猛然睁开双眼,张口一吐,一团赤金色的龙炎,落在了天湖旁的一片空地之上。
紧接着,它龙爪一挥,无数蕴含着金石之气的矿脉,从地底飞出,落入龙炎之中。
李平灿的神念,如同一双无形的大手,开始以龙炎为火,以矿脉为材,以巡天宝塔的法则碎片为核心,在这片充满了自然生机的道场世界里,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炼器”。
他炼的是一座全新的,属于他自己的“塔”。
一座扎根于大地,承载着山川之重;内蕴着天湖,滋养着万物生机;塔身之上,更有青龙盘踞,可呼风唤雨;塔顶之处,则燃烧着一团能够炼化万物的赤金道火。
当这座神塔的雏形,在道场中缓缓凝聚成形时,李平灿自身的修为气息,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
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方天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将整个大虞王朝,连同其亿万生灵,尽数收入自己的道场世界,化作真正的“掌中神国”。
就在此时,他那融入天地的神念,忽然微微一动。
他“看”到,在那遥远的中州方向,一道极其隐晦,却又充满了怨毒与毁灭气息的目光,跨越了万水千山,死死地锁定在了大虞神都的方向。
“终究还是来了。”
李平灿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眸子里,古井无波。
…………
中州,一片悬浮于九天之上的云海仙宫之内。
此地,名为“凌霄殿”,乃是统御整个大陆修行界的至高权力核心——“仙道盟”的议事之所。
大殿之内,数十道气息渊深如海的身影,分坐于两侧的白玉蒲团之上。
而在大殿中央,丹塔之主形容枯槁,气息萎靡地跪伏在地,正将自己在东域的遭遇,一字不漏地进行着汇报。
当听到“巡天宝塔”被一条地脉苍龙当场嚼碎吞噬时,即便是这些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仙盟巨头,眼中也闪过了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异。
“以一国地脉为己用,号令山川,言出法随……丹辰子,你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主位之上,一名身着星辰道袍,周身仿佛笼罩在一片无垠星空之中的老者,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却仿佛蕴含着天道运转的至理。
“回禀星尊!”
丹塔之主,丹辰子,声音颤抖地说道,“弟子绝无半句虚言!那人的道,已经与整个东域偏隅之地彻底绑定。”
一名浑身笼罩在滔天剑意之中,连身形都有些模糊不清的身影,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不过是窃取了一方天地权柄罢了。此等行径,与那窃据香火,蛊惑凡人的淫祀邪神,有何区别?已然是触犯了我仙盟‘禁绝神道’的天条!”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不少巨头都微微颔首。
上古之时,神道昌盛,无数神明高踞九天,视凡人为蝼蚁,视修行者为异端。
最终,才由仙道先贤,联手推翻了神庭,开创了如今由仙道盟一统天下的格局。
“禁绝神道”,乃是仙盟成立的根基,是绝不可触碰的底线!
“剑主此言差矣。”
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只见一名容貌绝美,气质雍容,仿佛是万花之母的宫装女子,微笑着说道:“据我万花谷的情报,那李家,非但没有窃据香火,反而是在反哺天地,教化生灵,建立秩序。此乃大功德,大造化,与那上古暴神,截然不同。”
“花主,你这是要为他开脱吗?”那剑主的声音变得更加凌厉。
“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花主毫不退让,“更何况,那‘道果’之事,本就是丹辰子你觊觎在先,技不如人,反倒要给我等扣上一顶‘邪神’的帽子,未免也太可笑了些。”
“你!”丹辰子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