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208章 垂钓闲情

第 2208章 垂钓闲情

    林婉婉还在子午道药市折腾的时候,段晓棠早已收拾好心情,开启了一段惬意的新征程。

    这会儿她正安安静静地坐在徐家大宅的水池旁,手里握着一根看起来颇为专业的鱼竿。

    据白秀然所说,平日里来徐家打马球的夫人们个个“热心”,总爱往池塘里投喂点心、谷粒,久而久之,池子里的鱼养得膘肥体壮。

    前有鲤鱼化龙,徐家的鱼却越来越有猪样。

    吃得多,动得少,圆滚滚的在水里游着,瞧着就好上钩。

    野钓虽有野趣,到底不如在徐家这方小池塘里度假休闲来得舒服,连风吹着都带着几分惬意。

    今天白秀然又约了一帮人在校场打马球,锣鼓声、欢笑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段晓棠无心参与这般热闹,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

    不过在挥杆之前,段晓棠拈着手指,煞有介事地对着鱼竿念叨了一大通废话。

    “天地玄黄,律令九章,烧纸鸣炮,秉烛焚香,良辰吉时,鱼竿开光,如法此令,大钓四方,今日弟子来开竿,从此钓鱼钓得宽!”

    祝明月在一旁的柳树下站着,听得忍不住暗自发笑,走上前打趣,“从哪儿学来的?”

    段晓棠稳稳地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的浮漂,头也不回地答道:“长生帮我拟的。”

    右武卫的“宗教人士”,总在意想不到的领域发光发热,连钓鱼开光的咒语都能编得有模有样。

    钓鱼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次段晓棠可不止一点“人和”。

    她拍了拍身边的小竹篮,得意道:“用的还是孙三的鱼食方子。”

    上次在黄河风急浪大,不好表现,这回换了徐家的小水塘子,正该它发挥全部实力的时候。

    祝明月无所谓的点了点头,随口道:“行,我等着你的鱼加餐。”

    她对钓鱼实在没多少兴趣,比起盯着水面发呆,还是看马球比赛更对胃口。

    不过祝明月也只是凑个热闹,而非沉浸式参与。

    让她不顾安全纵马飞驰,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所以她的身份自始至终都是观众,而非选手。

    赛程间隙,祝明月起身活动筋骨,又晃荡回水池边,查验段晓棠的钓鱼成果。

    段晓棠坐的椅子就安置在水边,往下走两级台阶便是清澈的水面,水下的游鱼看得一清二楚,肥硕的身影在水草间穿梭,瞧着就蠢蠢欲动。

    以段晓棠的身手,只要一弯腰,徒手抓鱼都不在话下,可她偏要守着钓鱼的规矩,毫无所动,只一心盯着鱼竿上的浮漂,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祝明月微微倾身,往旁边盛放战利品的水盆里瞧了瞧,只见一尾一尺来长的草鱼在盆中时不时摆动尾巴,溅起细碎的水花。

    祝明月双手抱臂,挑眉问道:“钓了半天,就一条?”

    段晓棠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还有两条锦鲤,钓上来又放回去了。”

    她心知肚明,锦鲤本质上也是鱼,煎炒烹炸样样可行,可实在过不了心里那关,总觉得这般花里胡哨的鱼,滋味未必佳,吃起来也没那么心安理得。

    想到这儿,段晓棠仰起头,对祝明月祈求道:“离园的水景里,就不要投放锦鲤了吧!”

    中看和中吃,终究不能两全。

    祝明月思考片刻,给出折中方案,“可以多投放些食用鱼,锦鲤也不用全去掉。”

    换言之,比例可以调整,但不可能一点都没有。

    祝明月劝道:“锦鲤颜色靓丽,游在水面下,波光粼粼的,看着赏心悦目,也能添些景致。”

    如果段晓棠对吃食没那么讲究的话,倒也可以实际考证下,拜锦鲤和吃锦鲤,到底哪个更灵验。

    段晓棠只能妥协,“好吧!”

    等白秀然收了马球场上的“神通”,特意到水池边晃荡一圈。

    她做了个与祝明月别无二致的动作,探头瞧了瞧水盆中的战利品,随即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不错,不错。”

    段晓棠灿然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主要是你家的鱼太没有危机意识了,喂得这么肥,一钓一个准。”

    白秀然暗自好笑,她和徐昭然既不钓鱼,也不捕鱼,池子里的鱼从小到大都是被精心投喂长大的,哪里能锻炼出什么危机意识。

    徐六筒往常在家时,偶尔会对着池子里的鱼流哈喇子。

    白秀然不认为他是馋了,毕竟小小孩童不认识鱼。

    单纯“管不住嘴”,字面上的意思。

    段晓棠懂“江湖规矩”,笑呵呵地说道:“这鱼我留一半,另一半给你们留下,晚上拿来炖鱼汤喝,也算没白蹭你们家的池子。”

    白秀然大度地摆了摆手,“行吧!”转头示意素云去拿盆来分鱼。

    白秀然拍了拍段晓棠的肩膀,“既然你如此识相,往后想钓便来钓,我们家这池子鱼,也不怕你钓。”

    她养一池肥鱼本就是图个景致,段晓棠来垂钓一二,也算物有所值。

    武将之家的业余爱好,大多偏向“活泼”一类,骑马、射箭、打马球,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垂钓。

    段晓棠的爱好,或许更偏向老年人。

    可惜南衙的老爷爷不仅“珍贵”,好此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段晓棠下班后,向来不爱和同僚打交道。

    退休了的也不行。

    段晓棠顿时大喜过望,徐家的水池子不仅鱼获多,配套服务也好,有树荫遮阳,有茶水点心供应,简直是天然的垂钓圣地。

    于是乎,近来一段时日,段晓棠若是下班早,便会拐到徐家来钓上一场,既能给自己找乐子,也能给大家添个菜。

    大有在水面封冻前,将一池鱼钓光的架势。

    徐昭然闲极无聊时,也曾跟着陪钓了两场。

    鱼上钩时的拉扯感固然让人兴奋,但钓上来之后,也就那样了,实在无法理解段晓棠对钓鱼的这份热爱。

    好在大家都是熟人,不必费心招待,段晓棠“稳扎稳打”不挪窝,久而久之,全当徐家多了一个新地标。

    以至于近来天天把家里当固定副本刷的段晓棠,一朝没有露面,连徐昭然都有些惊奇,忍不住问道:“晓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