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家父关云长 > 第646章 书生赶考

第646章 书生赶考

    诸葛亮顿时来了精神,身体本能前倾的笑道:“详细说说。”

    他是真不想跟曹魏对喷,你跟一群脸皮比城墙拐角厚,拿谩骂当夸赞的人有什么好喷的,你骂人家一句人家不痛也不痒,人家骂你一句却能把你气个半死,这不妥妥找虐吗?

    而且他跟曹丕对骂只会更加吸引百姓的注意,让百姓拿起板凳安心看戏。

    但别忘了中原百姓都是在曹魏统治之下的,接收到的信息肯定也是以曹魏的舆论为主的,如此一来继续对喷的话,刘备在中原的名声非但不会有好转,还会在曹魏舆论的反复灌输下不断加深,更加让中原百姓觉得刘备是个暴君。

    诸葛亮打舆论战是为了挽回刘备在中原百姓心中的名声,可不是为了跟曹魏无脑对喷,所以对关兴所谓的处理公关危机的办法极为感兴趣。

    关兴说道:“办法很简单,曹丕虽然颁布了《临时税法》,通过压榨顶级豪族改善民生,让百姓获得了实惠,但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并未改变。”

    “这部《临时税法》表面看受害的是顶级士族,受益的是底层百姓,士族为了对抗陛下甘愿出血,不会对曹丕产生抵触,底层百姓获得利益自然也会拥护曹丕,但别忘了还有卡在士族和庶民之间,不上不下的寒门呢,这股力量依旧不可小视啊。”

    “顶级士族家大业大,就算大出血也死不了,但那些勉强维持的小家族呢,能扛住几天啊?”

    “就算曹丕制定合理的收税制度,不会将小家族给逼死,但别忘了人都是有野心的,寒门也是想往上爬的,但九品中正制的存在让寒门上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说到底钱不重要,官职地位才重要,顶级士族就算没钱依旧能霸占三公九卿这样的重要岗位,寒门子弟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升官无法出头,久而久之能没怨气吗?”

    “所以咱们要在科举上下功夫,大力宣传科举制度冲击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这才是曹魏真正的死穴。”

    大汉目前的科举制只能算伪科举,要先被举为孝廉才能获得考试资格,等于是为以前的察举制增加了一道筛选程序,但这道小程序也是巨大的进步,将士族中的废物筛选下去了,寒门不就有机会出头了吗?

    曹魏却连这样的筛选程序都没有,久而久之中原那些追求进步却上升无路的寒门能没怨气吗?

    关兴说道:“所以咱们要大力宣传科举,将双方的视线从互爆对方黑料转移到科举上来,这可是中原士族的命根子,中原士族在钱财上可以割肉,但在这事上绝对不会让步,咱们出招他们必会接招,如此热点自然而然就转移过来了,曹魏宣署也就顾不上再抹黑陛下抹黑咱们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好处就是曹魏的寒门子弟一旦对九品中正制发起冲击,曹魏内部就会产生阶级矛盾,届时曹丕辛苦颁布的《临时税法》还能展现出几分威力?”

    诸葛亮幻想了下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在曹魏内部打架的场景兴奋说道:“你打算怎么做?”

    关兴打着响指说道:“这个一两句说不清楚,给我三天时间我让你看到效果,但你得借我一些笔杆子。”

    诸葛亮指着桌上毛笔愕然道:“你要这玩意做什么?”

    关兴忙拍额头解释道:“不是这个笔杆子,是会写文章的人,要文笔好的,多多益善。”

    诸葛亮笑道:“行,相府属官你随意抽调,其他衙门的你也可以抽调,看上谁直接带走就行,不用特意请示我。”

    “现在说第二件事,这个经济封锁你准备怎么解决?”

    关兴笑道:“这就更好办了,赔本的买卖没人干,但杀头的买卖有的是人干,而且封锁的越狠,商品的价格反而会越高,陆地走不通咱就走海上,长江口到榆关上千里的海岸线,我不信曹魏能彻底封死。”

    海上才是走私的重灾区,曹魏可怜的海上力量对大汉水师来说简直就是形同虚设。

    而且陆地封锁也不可能严丝合缝,只要钱到位,收买关卡哨兵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事不用特意应付,只要给商贾随便点拨几句,逐利的商人就会利用各种手段将曹魏封锁撕成粉碎。

    而且走海路需要船,商贾想从海上赚这笔钱就得买船,他们船厂正好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至于大汉这边,压根没打算封锁,非但不封锁还会提供便利欢迎曹魏商贾过来,毕竟大汉对曹魏可是贸易顺差。

    诸葛亮点头道:“这事交给我吧,你专心去搞舆论反击之事。”

    “喏……”关兴起身行礼,又转身朝蒋琬拜道:“蒋郎中,召集笔杆子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去准备,你召集好人手去学校会议室等我消息。”

    蒋琬目前担任尚书郎兼相府东曹掾,闻言拜道:“好。”

    关兴离开相府返回学校办公室,坐在桌前提笔写了近两个时辰,拿着写好你草稿赶到会议室发现蒋琬董允十几名官员都在,忙将草稿扔给他们说道:“这是我写的大纲,你们的任务是将这份大纲给我写成白话小说,就是只要识字就能看懂的那种,然后印刷无数份扔到曹魏去。”

    蒋琬董允接过大纲一看顿时愕然,这都什么啊?

    蒋琬手拿的小说名叫《倩女幽魂》,讲的是书生宁采臣在进京赶考期间夜宿兰若寺偶遇女鬼聂小倩,双方互生情愫,上演人鬼情未了的凄美爱情故事。

    董允手拿的是《西厢记》,讲述的是书生张君瑞赴试途中借宿夜普寺,与相府千金崔莺莺一见钟情的故事。

    还有其他的,十几份小说大纲全是一个套路,都是书生进京赶考路上被女鬼,狐妖,世家千金,当朝公主等身份高贵的美女倒追的故事。

    最扯淡的是《宝莲灯》,讲述书生刘彦昌赶考途中路过华山,跟玉皇大帝外甥女,司法天神二郎神的亲妹妹三圣母一见钟情,生下儿子后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狗血爱情故事。

    这特么都什么啊,真当这些既有家世又有颜值的美女都眼瞎吗?

    蒋琬无语道:“神策侯,咱不是向曹魏推广科举制吗,你写这玩意有什么用呢?”

    关兴笑道:“宣传推广是要讲究策略的,是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要通过娱乐的方式让中原的读书人先在脑中产生科举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他们自然会开始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宣传的策略永远都是先吸引眼球再吸引内心,眼球都吸引不了,谁有心情关注你的内心?”

    “不信你写篇直接推广科举的文章,告诉他们科举制有多先进,九品中正制有多落后,看有人搭理你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