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大魏芳华 > 第九百二十九章 秋意渐临

第九百二十九章 秋意渐临

    议事过后,秦亮又临时提出去军营中巡视,叫大臣们申时在神虎门会合,随行前去城北校场。

    申时出发,等到地方大概快酉时了,正好避开最热的时间。

    金墉城北边靠近千金渠,有一处校场,近段时间,应该是中垒营一部驻扎在那里的营房。相比十余万中军人马,此处只是一小部分。但秦亮也巡视不过来,只是到军中露个面,让人们知道他关注的态度就行了。真正要了解掌握诸军的情况,不如时不时派人下去,再听人汇报。

    不出其料,待秦亮一行人靠近了城北校场,便看见一大片将士衣甲齐备,正在训练。今日是个艳阳天,此时夕阳还没下山,众军在太阳下简直汗流浃背。

    估计是因为知道皇帝要来巡视,中垒将军杨威才临时叫人在校场上操练。否则这种天气,诸军可能只会在早上凉快的时候出操。

    但秦亮也没有说什么。杨威微微弯腰,抱拳道:“禀陛下,未免将士生疏,臣平时也会督促诸军,时常操练队列换阵,不至于重新上阵之时出现混乱。”

    校场上弥漫着些许烟尘,看上去有点雾沉沉的。“咚咚”鼓声中,前方诸部跟着军旗移动变幻,确实能做到有条不紊。

    君臣一行人走到阵前,诸将便下令操练停下来,纷纷步行上前揖道:“臣等拜见陛下。”

    阵中的将士们也纷纷抱拳见礼。人们虽然满头大汗,但从脸上的神情看起来精神不错,对于上边的安排似乎也没什么不满。

    这时迎过来的将领们让开了位置,杨威等人都没再说话了。

    秦亮见这场面,开口道:“最近朕与诸臣商议,不管是以前的勋官,还是将来以军功晋升勋官,在卸任军职时只要达到规定等级,就能获得官位名额。每场战役中那些斩敌最多的人,冲破敌阵者,或是发现重要军机,都可以论功授封勋官。”

    他转头指了一下随行的辛敞,“尚书右仆射将会定策,勋官只需经过比较简单的考试,可直接补缺官位,不能识字断句者,也能将名额留给子嗣。”

    此事刚在西堂开始商议,还没有明确定论,不过秦亮既已决定实行,那便不会有什么出入。他趁今天巡视,亲口在将士们面前说出来,也是为了在出征之前鼓舞战心。

    除了调整将士整体待遇,其实更能鼓励将士的法子,还是这种机遇!

    如同大多军队会对先登城墙者重赏,即便一万人中能获得好处的人可能只有寥寥数人,却同样能激励将士勇猛,因为那种机会才能直接翻身。秦亮对有功将士开放的部分征治權力,便有点像先登者的激励,而且机会相比之下更大,制度更加可靠。官位可不比重赏差,有官身的人在郡县中有长期优势,更容易变成地主阶层。

    果不出其然,即使一些士卒目不识丁,但大伙都不是傻子。刚刚还比较拘谨安静的人群,顿时便是一阵憿动嘈杂的声音,周围有点喧嚣躁动起来。

    “陛下万寿!”“万寿无疆……”人群中忽然有人喊起来,很快呐喊声便此起彼伏。

    秦亮则挥了挥手,牵起缰绳便调转马头,没有再说别的话。随行人士之中,有人见状不禁面面相觑。

    大伙急忙跟上去,一起向营房那便巡视。

    秦亮对勋官开放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于士族的被迫让渡,因为察举、中正官选举的人才,大多都是士族出身。但是看起来朝中的阻力应该并不大。一来秦亮的威權足够,而掌握实權的人很多都是他的亲信,二来士族也不是铁板一块,同样的出身,洛阳任命的中正官也影响了地方郡县的选举权。勋官的数量毕竟有限,要让人们一齐反对这件事不容易,看负责选举的辛敞就没反对,当场就答应了。

    当然如果换一个皇帝做这件事,可能没这么容易。比如史上的何不食肉糜,士族大臣们恐怕在心里都看不起他,这种政令可能连太极殿都没法出去。

    一路遇到的将士官吏,皆作揖躬身侍立在道旁。杨威等人则跟在秦亮后侧,详细地口述各部训练的时间安排,驻守轮值、物资补给,甚至士卒家中的屯田情况。

    秦亮一副仔细倾听的神态,不时询问一句。其实他现在不太管各营的具体事情了,不过仍然要注意言行,周围还有很多人看着,包括军中将士。

    不一会,众人走到了一片生火造饭的地方。秦亮见火夫在舀菜汤,正从釜中将菜汤盛到一个木盆里。他便示意道:“来一碗尝尝。”

    “陛下不可。”卫尉王康急忙劝道。

    秦亮根本不带怕的,笑道:“我在中军营中,有何不可?”

    王广听罢走上前,拿了两个碗,从旁边凉了一会的那个盆中盛满一碗。然后他倒了一点在另一个碗中,自己先喝了,这才慢条条地把菜汤捧到秦亮面前。

    秦亮先尝了一口,咸味中带着熏肉的味道,味道很一般。接着便毫不犹豫,直接“咕噜噜”仰头把菜汤喝光。

    他确实是在做样子而已,今日到营中巡视,能了解的具体情况有限,表现一个态度才最重要。周围的伙夫、将士们都纷纷朝这边张望,对皇帝品尝军中伙食很稀奇,何况秦亮还一口气全吃了。

    夕阳从远处的城墙落下,只剩下天边的晚霞时,君臣们不再继续逗留,很快朝洛阳宫返回。

    进入六月间之后,从洛阳送出了两份诏书。一份送给雍凉都督胡遵,诏令他率中外军东渡大河,到河东郡安邑驻扎,那里有司州的一个典农中郎将,暂时也划归胡遵节制。一份诏书送去青州给邓艾,诏令邓艾率中外军前往冀州武安县(邯郸西)。

    及至六月下旬,洛阳北边的大河浮桥完工了。出任先锋军大将的杜预,得到了倵卫营右校军、一部分北五营和司州屯兵的兵权,他拜别皇帝,率军自西外郭城出发,开始北上。

    祭天仪式要等主力出征前,秦亮等君臣只是送到了外城,然后他登上了内城西北的百尺楼,继续目送着杜预的车驾远去。

    夏季还未结束,不过行军和部署都需要时间,主要战事应该会发生在秋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