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04章 世界八卦的中心

第404章 世界八卦的中心

    “你写的。”

    林燃的话语中没有犹豫,没有不确定,全是肯定。

    珍妮无法透过墨镜看到林燃的眼睛,但林燃能看到对方的眼睛,眼神中明显透露出一丝错愕。

    “教授,我是纽约时报的主编,这是《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珍妮辩解道。

    “这不重要,你想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他们不会拒绝你。

    华盛顿邮报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指责我,对于白宫或者华盛顿而言,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指责我。

    我的行为固然超出了外交礼仪的范畴,干预了王室的婚姻。

    如果换成是其他外交使节的话,会被看成是外交官利用所在国的权力背书,干预欧洲王室的联姻,会被怀疑是否得到了白宫的授意,白宫是否想要干预欧洲王室。

    会引发两边的不信任。

    其他人做了这事,总统或者其他白宫高官确实有可能会暴跳如雷,连夜发电报过去,让他管好自己的嘴。

    但很显然我是不一样的,珍妮,你也是资深记者,你看报纸报道没有看出来,我做这件事和其他人做这件事的不同之处吗?”林燃说道。

    珍妮用埋怨的语气说道:“教授,你太自恋了!”

    她当然明白林燃的意思:“你想说,外界认为你拆散索菲亚王妃和胡安王子的婚姻靠的是个人魅力,而非白宫权力背书。”

    林燃理所当然道:“这不是自恋,这是事实。

    事实就是,欧洲所有的报纸,清一色的画风都聚焦在感情层面,甚至哪怕是苏俄的真理报,他们也没有把视角放在白宫干预王室婚姻上。

    包括我在柏林接触到的官员和民众,他们的反应也是,这是感情层面的轶事,是教授和王妃之间的故事,而非冷战背景下的白宫扩权。

    所以珍妮,这件事被定性在这个范畴,白宫高兴还来不及,我帮他们转移了焦点,转移了注意力,让媒体的焦点没有继续放在战争和经济上。

    他们又怎么可能写这样的文章来控诉我。

    能注意到这个角度的也只有你了,至于为什么是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对你来说,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是什么难事吗?”

    林燃无奈地摇了摇头,周围人群已经聚集过来了。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布赖特施德广场,离舍内贝格市政厅最近的广场,这里人流密集,和边上的选帝侯大街、陶恩齐恩大街共同构成了整个西柏林最热闹的商业中心。

    两个人在这里用英文聊天,周围围着一圈安保人员,想朝这里走都被礼貌地拒绝了。

    加上林燃在柏林访问的新闻,西德民众很自然地就猜测到了他们的身份,人潮在朝着这里聚集,很快就要超过安保人员的阈值了。

    负责贴身安保的官员凑到林燃耳边说:“教授,我们得走了。”

    林燃起身伸出手放到珍妮面前:“珍妮,我和索菲亚王妃没有发生任何事,我只是给了她一个出于良心的建议。”

    珍妮没有犹豫把手放到林燃的手上,“教授,我相信你,但这件事还是太过于鲁莽。

    虽说正如你所说,外界没有觉得这是白宫的扩权,但这不代表你的行为。”

    他们牵着手走向防弹车上,林燃说:“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的行为存在的风险性。

    我犹豫过,是秉持着礼貌的外交辞令还是说一些我的真实想法。

    我想的是,我就算说了真实想法,索菲亚王妃应该也不会照做吧?

    所以我只是基于道德给出了我的劝诫。

    谁能想到,对方在听了我的建议后如此果决,第三天就做出了离婚的决定。

    我更低估了伦敦这鬼地方的新闻敏锐度,他们做新闻的速度太快了,胡编乱造的能力也是真厉害。”

    过了几秒后,林燃用中文补了一句:“伦敦记者跑的果然快,能流传地广的梗都是有道理的。”

    珍妮:“啊?”

    “没什么。”林燃解释道:“我说了句华国的俚语。”

    珍妮说:“教授,你的魅力是女性很难拒绝的,我和你也参加过不少欧洲王室举办的晚宴,几乎所有已婚也好未婚也罢,那些女性在单独和你相处的时候,眼神中都有想要把你吃掉的野性。

    只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尤其在巴黎的时候,那帮人表现得最为赤裸。

    毕竟贵族的保守从来不会出现在巴黎。

    像索菲亚这样经历过感情变故,她和胡安王子一见钟情加结婚十年共同养育了三个子女,胡安还没成为国王,还在佛朗哥将军的阴影之下,他尚且能做出这样的背叛行为。

    对索菲亚而言,她很容易萌生出男人都不可信的想法,既然男人都不可信,那为什么不找有魅力的男性来报复和慰藉呢?比如教授,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一方面是权力、名气、智慧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你和她只是过客,你需要回到阿美莉卡,这样的婚外情最没有负担。

    也许最开始她只是想和你有一段没有负担的婚外情,然后继续和胡安王子过日子,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做出改变。

    像希腊王室还是很保守的。

    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你居然真的是正人君子,面对她的主动示好没有任何动心,反而只是从道德角度给出了劝诫。

    她的想法一下就被扭转了,本来自己只是想要做同样的事报复对方,现在变成了这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只是自己没有遇到。

    所以她才会这么快做出决定。”

    珍妮说完自己的分析后,叹了口气:“教授,我真的相信你和她什么都没有发生了。

    如果你们发生了,她不会这么快就决定要离开胡安王子。

    另外我需要提醒你,你不仅低估了伦敦的报纸,你还低估了在这个时代,阿美莉卡兴起了嬉皮士文化,女性独立意识在觉醒。

    女性独立意识和王室体制保守之间的巨大新闻张力。”

    林燃和珍妮已经坐进了防弹车的后座,车门关上的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现在全球女性都把索菲亚王妃视为是女性独立意识的旗帜。

    面临着三个孩子,王室联姻,胡安还是未来的国王,她都能因为对方的不忠而选择离开。

    大量面临类似情况的女性都受到了鼓舞,在电视上,无数女性面对着镜头说自己从索菲亚王妃那得到了勇气,选择不再忍让。”

    思潮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酝酿已久的思潮需要一个引爆点,一个具象化的象征,就会被点燃。

    阿美莉卡的民权运动,发展到后来,女性独立意识跟着被点燃,此时的女性群体已经在争取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

    林燃点燃的火焰和政治无关,又和政治息息相关。

    “这真是”林燃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珍妮幽幽道:“教授,说不定如果当时你和她发生点什么,现在的局面反而没有这么被动。

    我敢肯定,索菲亚王妃反而会更加爱慕你。

    如果你们发生了什么,她会觉得你还是男人,只是一个更有名气、权力和魅力的男人罢了。

    但现在,你在她心目中被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说不定她会来纽约定居都有可能。”

    珍妮心中无比的苦恼,因为她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每次教授访问欧洲都会遇到这样的事,自己总不能每次都跟过来吧?

    林燃靠在柔软的座椅上,表情从无奈转为沉思,毕竟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点为零。

    林燃的专车驶入华盛顿特区的白宫大门时,他有种好久没来过的感觉,陌生而又熟悉。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离家求学半年后的寒暑假回到家中,尽管家中的摆设陈列和过去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就是会有些许的不习惯。

    尽管在这个时空,只是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毕竟中间还交织着在现代的两年时间。

    当走进白宫西翼的时候,林燃立刻感受到了那种和过去不同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着八卦的味道。

    从走廊的这头到那头,每个人看向他的眼神都与以往截然不同。

    那些平日里严肃、刻板的白宫工作人员,无论是身着西装的行政助理,还是手捧文件的部门主管,都流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好奇心。

    他们不再只是专注于手中的公务,而是会偷偷地、迅速地瞥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求证欲。

    仿佛想要在他的领带或西服里,找到能证实“教授与王妃不得不说的故事”的蛛丝马迹。

    负责白宫安全的特工们,平日里训练有素、表情冷酷,此刻却也显得有些不专业。

    当林燃走过时,他们立正致敬的动作总是慢了半拍,随后,会在对讲机低语的同时,用一种微妙的、带着敬佩又带着好奇的眼神打量他。

    他们的眼神仿佛在说:“教授,你是我们的偶像。”内心则在想着要找这次负责林燃欧洲安保工作的同僚们好好喝上一杯,打听来自一线的情报。

    他们的目光不再仅仅聚焦于林燃的安全,更聚焦于他欧洲之旅的隐秘细节。

    甚至就连那些在走廊角落默默工作的白宫保洁员,那些最不起眼、最应该置身事外的人,都会充满好奇的眼神打量他。

    他们也许是白宫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一群人,但却是最能反映大众情绪的一群人。

    他们对教授的巨大兴趣,仿佛在期待他能讲出一段比肥皂剧更精彩的欧洲罗曼史。

    林燃感觉自己走过的每一寸地毯,都像一个巨大的麦克风,将他的一切行为和传闻放大。

    什么叫行走的热点啊。

    林燃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心想,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还是八卦,要知道哪怕是登月完成后,自己在白宫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林燃走进会议室,轻咳一声后将手中的文件放在了小桌上,上面印着尼斯数学家大会的标志。

    “教授,欢迎回来。”尼克松率先开口道。

    显然,林燃回来对他而言,意味着压力的缓解,意味着转机的出现,更意味着能够听到一手八卦。

    “教授,我是否要在华盛顿帮你安排一处新的住宅,如果需要我这就让安保部门去负责。”尼克松说道:“虽然西班牙王室在华盛顿没有什么影响力,但就怕他们做出什么过激行为,我们可不能让胡佛事件重演!”

    尼克松的潜台词是,是否需要我帮索菲亚王妃准备住宅。

    这也挺八卦的。

    林燃很是无奈,指责道:“总统先生,你应该做的难道不是不刺激欧洲王室吗?你为什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这只会让外界认为我们确实干预了王室婚姻,实际上我只给了她一个建议,仅此而已。”

    既是指责,也是提醒,你是总统。

    尼克松义正言辞道:“教授,我这是在表达对一位女性的关切,再说我需要确保我最重要的幕僚能有一个好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这可比什么欧洲王室重要得多。”

    基辛格眼看着会议要跑题了,他连忙纠正道:“教授,我们刚才还在谈你的欧洲之行。

    我们从报纸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但现实中和欧洲政治家们的交流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我们觉得你这次的欧洲之行,应该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来自第一线的情感分析。”

    JHJ,Jews help Jews。

    林燃正愁没有话题让他来转移呢:“当然,我能明显感受到法兰西从爱丽舍宫到像戴高乐这样的在野标志性人物,他们都对我们正在进行中的战争,表现出了一种普遍的疲惫。

    他们普遍不希望战争,不希望看到我们继续举债,继续破坏美元的信用。

    从和法兰西的沟通过程中,我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很可能会继续用美元兑换黄金,然后运回他们本土。

    法兰西如此,欧洲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显然,林燃的策略非常有效。

    提到对战争的疲惫时,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表情还不以为意。

    当提到美元兑换黄金,他们的神情马上就严肃起来,尼克松脸上的好奇消失了。

    尼克松抬了抬下巴,示意林燃继续。

    “这种疲惫,在欧洲民众中表现为一种对阿美莉卡的道德疏离。

    越战从舆论战的角度看,我们在道德制高点上输得很惨。

    北越将我们描绘成一个傲慢的、不愿妥协的战争贩子,而我,也成了他们宣传机器中的忽悠者。

    欧洲盟友的核心诉求,无论是经济上的稳定美元,还是安全上的保障,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阿美莉卡必须是一个有能力、有信誉、且注意力集中的全球领导者。”

    但越战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注意力黑洞和信誉消耗器。

    只要我们被钉死在安南半岛的地图上,我们的盟友就永远会担心美元的健康,担心我们是否有余力去应对苏俄在欧洲的威胁。

    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平衡。

    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僵局。

    常规的军事升级或简单的谈判已经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和盟友的信任。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彻底改变全球权力格局的外部变量。”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期待。

    林燃和华国代表聊天的内容,他们都早已知晓。

    林燃在尼斯谈判的时候每天都要写报告,然后通过电报传回华盛顿。

    他们当然知道,林燃关于东南亚经济整合的构想。

    而且尼克松和基辛格两人围绕着这个构想讨论过无数次。

    其中,基辛格更是又找机会跑到香江去调研了好几回。

    基辛格一直的构想就是要和华国和解,至少要让华国做到中立。

    在原时间线里,也是他们两个一手操办了和燕京的和谈。

    现在,整件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不仅是地缘政治的重构,是战略意义上的再平衡,更拥有了经济上的实质性好处,把整个东南亚的经济给激活。

    这对面临着财政困境的白宫有着超强的吸引力。

    基辛格推了推眼镜,脸上的表情从严肃转向兴奋。

    他接过了林燃的话头,基辛格的口语带有些许德意志口音:

    “教授的分析是精准的。

    当我们谈论经济整合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谈论理论上的潜力,我们是在谈论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基辛格停顿了一下,目光穿透了会议室的墙壁,仿佛回到了他数次秘密往返的香江:“我在过去数次前往香江进行非正式的考察。

    我每次去亚洲都要在香江进行中转,我都需要再香江逛逛。

    那座城市,就是未来整合潜力的一个微观模型。”

    他加重了语气,开始描绘他在香江观察到的现象:

    “香江本身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没有资源,没有腹地。

    但它凭借着灵活的贸易政策、高效的资本流动以及连接东西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一个经济奇迹。

    我看到的是惊人的资本效率。

    来自西方和东亚的资金,通过香江这个自由港,流入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同时也有一部分隐秘的资本流入大陆。

    这种流动速度和转化率,远超我们通过官方援助体系所能达成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华人商业网络的力量。

    香江不仅是金融中心,它也是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商业圈的神经中枢。

    这个网络,以一种非政府、高效率的方式,完成了资源的分配、市场的对接和技术的引进。

    他们无视意识形态的壁垒,只遵循利润的驱动。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这个香江模式能够得到华国大陆这个巨大腹地的支持,如果那个庞大的市场能够被利用起来,吸纳香江和东南亚的资金、技术和贸易,那么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将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这对面临财政困境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一个只需要做少许投资,就能被点燃的巨大市场。

    教授的战略构想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地缘政治的重构和东南亚经济的激活,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地缘政治上的制衡是战略;东南亚地区经济上的整合,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不仅能吸引盟友,更能为我们的财政困境提供一条缓解甚至扭转的出路。”

    尼克松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兴奋已经完全取代了最初的八卦。林燃的构想,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历史遗产。

    既能体面地退出越战,又能重塑全球权力格局,还能通过经济繁荣来解决国内的财政压力。

    林燃看着尼克松的表情,心想对方肯定不会拒绝,正如他的预判,说服华盛顿可要容易得多。

    这是绵延数年的布局,顶级操盘手顺势利导提出的战略构想,除非白宫能够完全清楚华国的潜力,不然他们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林燃提醒道:“不不不,你们还忘了一个更大的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