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多了这样一种说法:鬼子!其实不擅夜战。
会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的理由是:在十四年的抗战期间,我们很多次胜利都是在采取夜战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可根据我和我的伙伴们,与鬼子战斗了无数次的经验。
事情并不是这样,鬼子他们仅仅是不乐意打夜战,而不是不擅长。
因为在白天的时间里,鬼子步兵能得到天上的飞机支援,炮击的效果也更好一些,能用更小一些代价、更轻松地取得胜利。
但是真到了必须夜战的时候,有着良好营养摄入,经过系统化训练的鬼子。
这些职业化的军人,他们在单兵战斗力方面。
依然比起了我们那些不久之前,还是农夫、小手艺人,长期营养不良之下身体瘦弱,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就拉上了战场的弟兄们强了太多。
之所以我和我的弟兄们,依然取得了多次与鬼子的夜战胜利,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
其一,我们是在保卫祖先流传的土地,所以有天然的正义性,因此我们也得到无数乡亲们的支持。
靠着乡亲们的支持,每每在发生夜战之前,我们都采用各种手段,尽可能消耗和削弱鬼子。
让双方之间的单兵战斗力,差距不要显得那么大。
其二,每一次的夜战中,我和我的伙伴们,还有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每一人都是抱着决死之心,只要能杀死眼前的鬼子,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
哪怕是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灵魂……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10月4日的零点46分,在C沙城北郊的大圆洲野战机场上。
话说!这一个大圆洲野战机场,尚且还是民国十五年的时候,最初由北伐军一方所修建的。
前段时间C沙城眼见要失守的时候,国军就将机场破坏。
鬼子拿下了机场后,立刻派遣了一支工兵部队来抢修,结果刚刚修复得七七八八,又到了他们不得不撤退的时候。
多少也算是让鬼子白忙了一场,国军占了一些便宜。
对比起了平时一到了晚上的时候,机场这里总是一片死寂的情况。
在今晚这一个夜深人静时候,国军却是沿着其中一条土质跑道,一路点燃了好些火堆,将机场照得亮堂堂的。
明亮的火光之下,好些名地勤人员正犹如辛勤的工群一样,在不断地忙活着。
他们检查跑道上是否有障碍物,今晚的风力多大,风向又是如何。
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的时间里,自从桂南之战中空袭了鬼子舰队,如今在中华空军中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的米娜长官,即将起飞的事情。
好吧!问题就来了。
在国军空军几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米娜这次又从哪里搞来了一架战斗机?
还有历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夜间战斗机,也就是大兵的P-61‘黑寡妇’;这玩意尚且需要半年之后,才会真正的首次飞行了。
米娜驾驶着普通战斗机升空,在这么一个大晚上冒险升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只能说这一架战斗机的来源,是前天那位校长飞过来的时候,给他乘坐的那一架容克JU52运输,进行护航任务的两架战斗机之一。
今晚的战斗结果,实在是过于重要了一些。
那位校长自从飞过来之后,如今可是依然在C沙城坐镇,估计最迟也会是在战斗结果出来之后,才会安心离开。
这样一来的话,他乘坐的运输机和护航的战斗机,目前自然也留在了大圆洲机场这里。
然后在第一时间里,就一直在惦记着从哪里搞一架战斗机打鬼子爽爽,不然穿越过来后老感觉心里空荡荡的米娜,就盯上了他们。
再然后,胡彪就又对着那位校长提要求了。
要求给米娜提供一架战斗机,在今晚执行一些重要任务。
胡彪这货是不久之前,就要了人家一件心爱的无袖呢子大衣没错,又提出了要求的时候,可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前者那是私人请求,这一次却是为了作战,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那位校长虽然心中有些膈应,但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让人将其中一架机况最好的霍克-3型战斗机,转交给了米娜使用。
这也是入夜时分,在那个无人小村中,吃乡亲们送来酸菜的穿越者里,没有米娜的原因。
因为米娜在那一个时候,已经在机场这里忙活了起来,与一些地勤人员对这一架飞机,最后进行一次保养了。
而米娜在今天夜间,驾驶着一架普通战斗机升空。
虽然今晚的月色格外明媚,可是战斗机上没有安装雷达,机场更没有完善的夜间起降地面指引,危险性自然极大。
可是谁叫米娜,肩负着一些非常艰巨的任务了?
所以今晚安妮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驾驶着战斗机返航、降落的事情,她和这一架霍克-3型战斗机,就是她的最后一发炮弹。
零点52分的时候,当一个地勤人员手上拿着一个火把,顺时针晃动着手臂不断画圈,做出了一个‘可以起飞’的信号后。
安妮驾驶着霍克-3型战斗机,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了起来。
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当速度达到了120公里每小时后,米娜一拉操作杆,飞机立刻犹如一只灵巧的雨燕一般跃上了天空。
起飞的过程,那叫一个相当丝滑。
只能说这妹子,在现代位面已经返回新家坡一段时间,却从未忘记在飞行俱乐部练习飞行技术。
如今驾驶螺旋桨飞机的技术,那已经是相当不错。
在机场上方盘旋了一圈,对着地面的一众地勤人员们摇动了一下翅膀后,米娜驾驶着飞机向着正北方,也是鬼子撤退的方向飞过去……
关于米娜在这个时候已经起飞的事情,胡彪等人相当清楚。
可是让胡彪他们也有些始料不及的情况是,在长沙城外,湘阴和岳阳等地的偏僻乡野之中,不知道多少乡亲们也自发行动了起来。
湘省自古民风彪悍,从晚青时期开始‘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又岂是白说而已。
由此可见湘省人彪悍起来,是如何一种凶猛。
今晚他们闻到了国军要动手的味道之后,又岂会仅仅送上一点泡酸菜、榨菜这些,表达一下心意就够了?
一个个村子,又或者是一个个家族的男人们,他们自发地聚集了起来。
带上了土铳、鸟枪、柴刀和梭镖,甚至是抬出了埋了有些年头的土炮,也在这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他们生长了多年,早就熟悉的山山水水中行动了起来。
在那些正面战场上,他们估计是派不上多大用场。
可是一旦鬼子被打散,进入了慌不择路的溃逃状态;那么这些人就会让鬼子知道,什么叫作人民群众汪洋大海一样的战争。
******
零点59分,在湘阴地区一个叫作归义乡外的某处野地中。
老马、小河南、执象三人,借着今晚的明媚月色、端着望远镜打量着一公里之外的鬼子一处宿营地。
需要说明的是,撤退的鬼子大军在晚上宿营之后,并不是沿着土质公路扎下了一个延绵数十里,有着八九万人的狭长大营。
而是以最少一个大队,最多一个联队为规模。
每隔着数百米远的距离,扎下了一个有着一圈完整防线,左右之间能够互相支援的营地。
如今他们眼前正在观察的这一个鬼子营地中,就驻扎着他们本次打算全歼的鬼子第6师团,麾下的部队。
有着一个步兵大队,一个辎重兵大队,一共两个大队的规模。
不过在前期的战斗中,其中的那个步兵大队已经伤亡过半,所以眼前营地中鬼子的总兵力,也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此时的话,哪怕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可是鬼子起码有着一半兵力,还分散在营地外围的防线上驻扎和放哨,很是有些警惕的样子,时刻做好了防备国军发起进攻的准备。
就在三人的观察中,忽然每隔着一两公里远的距离上,纷纷有着一发发信号弹升空而起。
这是凌晨1点到了,今晚对鬼子撤退部队全线动手的时间也到了。
下一秒后,震天的炮声、喊杀声、枪炮声,在三四十多里长的一段狭长范围内响起,那是国军部队发起了猛攻。
只是哪怕在这样巨大的动静中,老马、小河南和执象三人。
每一个都感到了满腔的热血都要燃烧起来了一样,恨不得第一时间就冲上去,将眼前营地中的鬼子全部干死。
却是依然死死趴在了原地,手里拿着望远镜向着前方观察,根本没有一点动弹的意思。
无他!他们这里情况和任务,都相对比较特殊。
因为眼前这一个鬼子营地,算是第6师团和第3师团之间的结合部;为了达到全歼第6师团的目标,必须尽快打下这个营地,并且守住,
将两鬼子师团给强行分割开,不能让第6师团来搅局。
只是一共1500名鬼子,并且还有着一圈还算完善的工事,提前修好了多个火力点,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
所以针对这一个重要区域,胡彪他们自然需要制定出一些特别的战术。
具体上,当战斗打响之后,在对面的荒野之中潜伏的部队:74军第57师不满编的第169团,加上了170团同样不满编的两个营,一共3100人。
当前已经对着眼前的鬼子营地,发动了不计代价的猛攻。
所为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吸引一下营鬼子的注意力,将他们这一个方向防线上的鬼子守军调动过去,降低防御力量。
然后,自然是执象带领的加强炮兵连,全力地对着阵地炮火压制。
同时,老马和小河南带着骑兵营冲上去,直接杀进鬼子的营地之中,彻底搅烂鬼子营地,让74军的部队能杀进来。
最终夺取这里、守住这里,不让鬼子第6师团有机会救援……
就这样,老马等三人带着麾下的一票弟兄,眼睁睁看着前方的激战。
只能是强压着心中,那一股想要冲上去的躁动等候了起来;好在这样煎熬一般的等候,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10分钟之后,哪怕看到了面向他们这边的方向上,依然有着三百余名鬼子。
随着另外一边74军部队的进攻,若是再等上一会的时间,应该还能调走一两个小队的兵力。
可是老马等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个意思:不能等了,必须马上发起进攻。
没办法!在右前方里许的位置上,如今还有着一个驻扎了鬼子第3师团麾下,将近两千号人的营地。
虽然针对这些鬼子,他们还有一定安排。
第27军下属一个团的友军,正在进行着牵制进攻。
只是27军在前段时间的作战中,就被鬼子击溃过一次,这一个团匆匆收拢了一下溃兵,如今也只有一千一二百人的兵力。
新败之军士气有限,根本拖不住那些鬼子多久。
一旦这些鬼子反应过来,派兵往后杀回来支援,他们今天的作战计划都会出现巨大影响,所以绝对不能再拖下去了。
如此达成了共识后,三人立刻行动了起来。
在老马和小河南的带领下,算上了他们两人之后,如今人数达到了316人的骑兵营,全部翻身上马。
从之前所隐藏的位置出现,向着前方鬼方防线缓缓提升速度。
因为防止潜伏时期,骡马等坐骑的造成声提前惊动鬼子,他们早就用破布裹上了蹄子,将一根棍子塞进了坐骑嘴里。
借着夜色掩护最初靠近的过程中,鬼子居然没有发现他们的动静。
执象手下的加强炮兵连,所装备的一共十门迫击炮,其中九门早就对准了鬼子防线,时刻准备开火了。
剩下的一门,则是炮管被执象扛在了肩膀上。
与执象一起行动的,还有一些扛着底座、支架,还有炮弹的弟兄们,一起跟随着骑兵后面小跑了起来。
一旦骑兵部队被发现后,他这一门迫击炮就是最快、最强、最准的一个支援火力……
就算被身后74军的进攻,很是牵扯了一部分注意力,面向这边那一道防线上的鬼子,在骑兵营一路小心靠近,距离四百多米的时候,还是成功地发现了来袭对手。
然后当一个鬼子嘴里,凄厉喊出了一句‘きへい(骑兵)’的时候。
执象的嘴里喊出了一句‘开炮’,小河南和老马两人嘴里,则是齐齐地吼出了一句‘冲、冲上去~’
在执象的命令下,在距离鬼子防线大概1.1公里位置上,早就一字排开的9门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立刻就全部的开火了起来。
半蹲在一侧位置,一手扶着炮身的炮长。
只要感觉到扶着炮身的手臂,传来一股清晰的震动感,从而确定炮膛中炮弹已经成功发射了出去。
不用担心出现炮管里前后被塞进两发炮弹,从而炸膛的低级错误。
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吼出一嗓子‘放’。
在炮长的吼声里,装弹手则是立刻将手中的炮弹,以尾部朝下的方式塞进炮膛;紧接着,又从后面的弟兄手里,接过了一发装好引信和发射药包的新炮弹。
别看以上操作说起来繁琐,但是全套下来也不多四五秒时间而已。
等于是他们在开炮之后,立刻打出了每分钟十四五发的超高射速。
而这玩意最高的理论射速,一分钟也只有20发而已。
加强炮兵连如此猛烈的炮击方式,也是起到了良好的火力压制效果;防线上的鬼子和火力点,不断在炮火中被炸翻,甚至是掀飞了起来。
可惜防线上的鬼子,也知道一旦让骑兵冲上了阵地,代表着一个如何恐怖的后果。
他们硬是顶着不断落下的迫击炮弹,不断出现的巨大伤亡。
纷纷趴在战壕中,在一个个火力点上疯狂地开火着;让小河南和老马等骑兵,再次迎来了一场无比艰难的考验和煎熬。
趴在了马背上,嘴里大声嘶吼着‘驾、驾’。
不断挥动马鞭死命抽打的战马,哪怕马屁股都被抽烂了也不管,只为尽可能提升一些战马的速度。
对了!还有推了一把鼻梁上的眼镜,确定眼镜腿被绳子在后脑勺上系牢了,不至于在颠簸中掉到了地上。
以上这些手段,就是当前小河南迎着防线上的火力,骑着战马冲上去了的所有应对动作。
不然了?骑兵冲击步兵把守的防线,在靠近的过程中必须承受一些代价。
因此,哪怕看到了身边警卫员胯下的战马,被鬼子一梭子机枪子弹击中,马头爆出了几团血花后,数百斤的马向前冲出几步后就猛地倒地。
上面的警卫员直接被甩飞了出去,几乎没有可能活下来的场面。
还有听到身后的位置上,不断有着闷哼声响起,还有物体摔倒地面的闷响传来;知道这都代表着一个又一个弟兄,落马和战死的情况时。
小河南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巨大的痛心和愤怒,嘴里吼出了一句‘驾~’
这样的情况,直到骑兵营在一路冲锋之中,最前面的上百骑,已经冲到了距离鬼子防线只有五六十米的距离时,终于发生了一些变化。
小河南和老马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发出了命令:“开火~”
在这样一个命令下,骑兵营的众人纷纷从马背上坐直了身体,要么端起了一支冲锋枪,要么是端起了一支20响的驳壳枪。
反正他们手里如今的武器,不是自动就是半自动。
对着防线上的鬼子,用最快的速度将手中的子弹全部的招呼了出去,形成了密集的火力压制。
匆匆打完了子弹后,他们离着鬼子防线的距离已经只有二十余米。
小河南和老马两人又是齐齐吼道:“抽刀~”
下一秒后,一柄柄马刀、苗刀、侗刀、大刀倒映着的月色,让这个夜晚的夜色都淡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