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神雷炮声,如惊雷般在天地间炸响,仿佛要将整个苍穹撕裂。
与此同时,震天动地的杀声,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关城之前,数以万计的汉军士卒,身披坚甲,手持利刃,宛如潮水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波接一波向着阳平关奋勇扑去。
而在关城之上,一位须臾半白的老将,正稳如泰山般屹立在城楼前。
这位老将,正是统帅着益州联军,拼死拒挡汉军进攻的张任。
他乃蜀国大将军。
一月以前,蜀王刘璋收到汉中失陷的消息后,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整个人瞬间陷入了极度的震惊与恐惧之中。
这消息,让他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为何?
此时的魏国已然是风雨飘摇,如同风中残烛,只剩下了一口气,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而如今,连汉中国也行将覆灭,这无疑意味着,用不了多久,天下间就只剩下汉蜀二国。
汉国占据着十二州外加一个汉中郡,而他刘璋,仅仅以蜀地这一隅之地,拿什么去与汉国抗衡?
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啊。
正所谓唇亡齿寒,汉中国一旦覆灭,蜀国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下一个覆灭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正当刘璋焦头烂额,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时,张鲁的使者带着求救结盟的书信赶到了成都。
刘璋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即刻就答应了张鲁所请,决定与张鲁结盟,共同对抗汉军。
于是,刘璋毫不犹豫便令大将军张任,率领四万蜀军,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北上,直奔阳平关救援。
而彼时的阳平关,早已被刘禅统帅的汉军,连攻了十日之久。
关上所剩的汉中兵,不过八千余人而已。他们在这十日的激战中,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在坚守。
正常情况下,以这八千余人的兵力,是不可能挡住十万汉军的猛攻的。
幸运的是,阳平关地势险要,它夹于两山之间,关前地势狭窄,犹如一个瓶颈。
汉军兵力虽多,却无法在这狭窄的地势中完全展开,这大大削弱了汉军的攻击力。
再加上刘禅用兵之能,着实是有限,因此,强攻十日,汉中军竟硬生生扛住了汉军的攻势,等到了蜀国援兵的到来。
当蜀国援兵赶到阳平关时,关城上的联军兵力,骤然间爆增至了近六万。
而汉军这边,虽然有十万之众,但面对这六万据险而守的联军,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六万对十万,又有关城险要可据,刘禅更加无计可施。
除了强攻之外,刘禅别无他法。
于是,汉军又是连攻二十余日,付出了数千死伤的惨重代价,却依旧难以撼动阳平关。
今日这场攻势,打到这个时候,汉军明显已是强弩之末。
退兵,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人人皆言汉军精锐无双,如若天兵,今日一看,也不过如此。”
张任站在关城之上,捋着那花白的胡须,嘴角钩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他眼神中,透露出对汉军的轻蔑,冷哼道:
“刘备之子,依老夫之见,犬豚也~~”
话音未落,汉军之中,鸣金声果然响起。
金声,如同一声解脱的号角,让苦攻不下的汉军士卒,如蒙大赦一般。
汉军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迅速退却下去。
张任冷冷一笑,拂手喝道:
“弓弩手,给老夫狠狠的射,欢送敌兵!”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益州联军的弓弩手们立刻行动起来,无数的箭矢如雨点般,向着退却的汉军倾泄而下。
终于,在付出了在上千人死伤的惨重代价后,汉军方才狼狈退去。
“老将军不愧是我益州第一名将,有老将军在,汉军莫说十万,纵然是百万大军在此,亦地能为也!”
一旁的杨松,看到汉军退去,心中大喜,趁势马屁奉承起来。
张任早知杨松贪墨奸佞之名,打心眼里对他存有厌恶之情。
在他看来,杨松就是一个只会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小人,根本不值得他正眼相看。
面对杨松的恭惟,他反觉一阵恶心,只冷哼一声,拂袖下城而去,留下杨松尴尬晾在了身后。
杨松望着张任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忧虑。
“看来,我得尽快派人往成都,花重金贿赂那些蜀国重臣,让他们替我向蜀王美言才是。”
“否则将来蜀王收取汉中,我在蜀国朝堂上,恐难有一席之地呀。”
想到这里,杨松眼珠已眯成了一条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阴险。
…
汉营的大帐之中,气氛却显得格外压抑和沉闷。
刘禅一脸不爽,坐在主位上,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不满。
“尔等当初跟着大司马他们时,一个个皆是能征善战,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你们归我统帅时,却为何连一座小小的阳平关都奈何不了?”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无辜。
这位太子殿下,当真是膨胀过度了。
萧和是谁?
那可是大汉兵仙,神一般的存在。
纵横捭阖,从未有过败绩。
你刘禅何来的自信,敢跟人家萧大司马相提并论?
不是我们无能,是太子你这个统帅无能啊…
诸将心中是同样的抱怨,却无人敢说出口来。
满宠见气氛有些尴尬,只得干咳几声,拱手道:
“殿下,臣等确已尽力,只是这阳平关实太是易守难攻,张鲁又得刘璋五万生力军增援。我军虽有十万,实则已不占优——”
他试图向刘禅解释目前的局势,希望他能明白眼前的困难。
刘禅却不想听他解释,他摆手喝道:
“吾不想听尔等辩解,总之不管阳平关有多险要,吾都非要拿下不可,传吾之命,从今日起,日夜不停——”
话音未落,亲卫匆匆而入,口称有捷报自长安送来。
一听“捷报”二字,刘禅脸色一变,心中咯噔一下。
一股不祥的预感,立时袭上心头。
当他颤巍巍起身,接过那捷报看过一眼后,一张脸已凝固在愕然瞬间。
捷报上的内容,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轰到他的身形晃了一晃,他一屁股跌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