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一个是如今声名显赫的新天尊,一个是早已逝去却仍被世人铭记的老天尊。在新天尊的光芒万丈之下,老天尊的后裔们显得如此黯淡无光,仿佛被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
对于这件事的对错,姬祁难以给出明确的评价。他深知,情圣与公主的爱情故事是一段凄美的传奇。他们的感情真挚而热烈,足以感动天地,让鬼神为之哭泣。任何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都会认为当年那棒打鸳鸯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天尊后裔的公主,她的身份尊贵无比。她又怎能轻易委身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呢?尽管这样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势利,但也不能完全说是错误的。若非后来发生了那场如烟花般绚烂却又短暂的悲剧,世人或许只会认为他们是有眼不识泰山罢了。
“你动用天尊剑却还能活着,这也算得上是情圣的弟子了。”帝国皇帝的话语中带有复杂的情绪。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姬祁,“那么,你对我族究竟如何看待呢?”
姬祁依旧沉默着。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回想起那棒打鸳鸯的往事,他确实不悦,但要说因此就仇恨对方,却也并非如此。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选择,他无法强求别人去改变。
这时,姬祁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那么,当年情圣是如何对待你族的呢?”身为情圣的弟子,姬祁得到了情圣的诸多遗荫与教诲,因此对于情圣当年的举动,他自然好奇。
听到这个问题,帝国皇帝脸上的威严与冷漠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苦笑与感慨:“他……他或许才是一位真正的天尊吧。”话语中充满了深深的敬佩与自责,“当年情圣强势回归,修为已强大到无敌的地步。虽然未曾真正登上天尊之位,但谁都知道,他的实力已不弱于任何天尊。那个时候,我们族群上下都惶恐不安,因为我们曾多次羞辱于他,试图拆散他和公主。一个无敌于天下的人物,若是要报复,即便是天尊后裔也难以抵挡。我们所有人都以为大祸即将临头,情圣一定会对我们出手。”
帝国皇帝继续说道:“然而,让我们自惭形愧的是,情圣并没有选择报复。他只是来询问公主的下落,甚至在我们族群中有人向他请教修行之道时,他都耐心地一一指点。即便后来得知公主已经出家修行,甚至凶多吉少,他也只是悲苦地离开,没有对我们出手。反而还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修行资源和心得给我们。”话语中,帝国皇帝的感慨与敬意愈发深厚,“他是一个真正的天尊,心胸宽广如海。”
说到这里,帝国皇帝不禁叹息:“当年很多族人都为当年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责与后悔,可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一切都已注定。随着情圣的自绝于世,我们族群也彻底沦为了过街老鼠。‘情域情圣’这四个字,也成为了我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这对我们来说,已成了一个莫大的讽刺与嘲笑。”
姬祁静静地聆听着帝国皇帝的讲述,心中对情圣充满了敬佩与感慨。情圣那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令他折服,这无疑是位真正伟大的男子。然而,姬祁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像情圣那般无私与伟大。
“情圣当年对你们并无仇恨,我姬祁自然也不会对你们族群怀有仇恨。”姬祁的目光平和地落在帝国皇帝身上,语气坚定地说道,“只要你们不主动挑起争端,我无相峰定会与你们和平共处。但我们也无法亲如一家,毕竟立场有别。”
姬祁心里明白,对方之所以与自己说这些,并非真的担忧自己会对他们产生仇恨。毕竟,尽管自己实力不俗,但在天尊后裔面前,仍有不小的差距。对方真正在意的,其实是无相峰乃至弱水宫对他们的态度。
帝国皇帝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继续说道:“弱水宫中的那位天才,真是才华出众,潜力无限,足以成为另一位情圣。然而,他却一心探索情圣留下的秘密,最终与天尊之位失之交臂。而你,作为他族的半徒,你的存在本身就意义非凡。或许你现在还不明白,但将来你定会懂得。”
听到这里,姬祁的脑海中浮现出弱水那绝美的容颜。弱水一直对自己另眼相看,姬祁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手中的天尊剑。
但姬祁并不知晓,这天尊剑背后隐藏的秘密,为何会让弱水如此看重。然而,从一开始,姬祁就知道自己已经深陷这个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陛下召我前来,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说这些吧?”姬祁看向帝国皇帝,语气中带着询问。
帝国皇帝轻轻摇头,说道:“原本朕还想见见那位传说中的彘圣,却未曾想到你并未将他带来。”
姬祁明白,皇帝口中的彘圣,正是那位神秘老者,他解释道:“他此刻有事在身,我也无法寻得他的踪迹。不过,我会将陛下的意思转告给他。”
然而,帝国皇帝却再次摇头,道:“不必了。如此人物,能得见一面已是万幸,若不能见,朕也不敢轻易打扰。请你前来,是另有他事。其实,还有一件事需要与你商量。”
“何事?”姬祁心中涌起一丝好奇。
“你曾进入过大将军墓,对吧?”帝国皇帝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
姬祁点了点头:“对,我曾有幸进入。大将军确实是一位强者,若非种种机缘巧合,我也无法进入其中。而且,即便实力通天,也未必能够轻易闯入。”
“没错,”帝国皇帝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他是护卫我族最强的一位强者。但你可知道,他为何愿意守护我族?以他的实力,足以横走天下,在天尊路上都能争得一席之地。”
这正是姬祁心中的疑惑。大将军那样的人物,何等恐怖,即便是天尊后裔,也未必能让他低头。
帝国皇帝缓缓说道:“因为他是先祖的弟子。”
姬祁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作为天尊的后裔,守护天尊的族人,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姬祁心中又生出一丝疑惑,大将军传言是得到过黑铁的那位天尊的徒弟……
果然,帝国皇帝似乎看穿了姬祁的心思,点头说道:“他是先祖的隔代弟子。当年大将军误入一处神秘之地,得到了先祖留下的黑铁和传承,从而踏上了强者之路。”
“误入一处?”姬祁眉头微皱。
“这正是朕想要告诉你的。”帝国皇帝的神色变得凝重,“先祖当年之所以能成就天尊之位,也是因为到了一处神秘之地。他在那里得到了黑铁,并借此成就了天尊之位。很多人传言先祖的元灵修行之法当属天下第一,虽然这一点无法得到确切验证,但无风不起浪。大将军正是沿着先祖的路走,最终得到了先祖的黑铁和传承。”
姬祁微微皱眉,眼神中疑惑与好奇并存,显然还未全然领悟帝国皇帝言辞背后的深远意义。
“你说的那条路,那条传说中的古老路径已然重现,其上满载着无尽的奥秘与珍宝,你可愿意再次踏上征程,去探寻那些潜藏的奇迹?”帝国皇帝的目光炽热且充满希望,仿佛能穿透姬祁的心灵,窥见那古路上潜藏的辉煌。
姬祁的心跳不禁加快,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眉头紧蹙,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那条古路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大将军墓的探险经历、金书的璀璨光芒、圣器的威严气息,以及那枚刻印无上大法、神秘莫测的黑铁……这一切,皆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关于那枚黑铁,”帝国皇帝的声音低沉而神秘,“我族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得到它的人,可成就天尊之位。虽然这传说听起来颇为夸张,但无数事实已经证实,它至少能够造就一位绝世强者。你曾亲身体验过它的力量,应该比我更加了解。”
姬祁点了点头,心中却如惊涛骇浪;黑铁的来历一直是个谜,但他确实亲身感受过它的非凡力量,那是一种超乎想象、仿佛能洞察天地玄妙的神奇。
“你曾深入将军墓,对那里的环境、布局以及机关都了如指掌,这样的经验对你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我想问你,是否愿意再次踏上那条路,去寻找可能再次现世的黑铁,甚至……探寻我们先祖的安息之地?”帝国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诱惑与期待,他紧紧盯着姬祁,试图洞察他的心思。
姬祁心中一动,却并未立即回答。他深知这条路的危险与机遇并存,更明白帝国皇帝邀他同行绝非偶然。
“为何选中我?”姬祁终于开口,目光直视帝国皇帝,试图从他眼中找到答案。
“因为走那条路的人,必须具备雕刻符篆的实力,而你,虽然尚未真正烙印符篆,但……你的能力已近乎触及这一境界,足以应对旅途中的种种挑战。”帝国之主的话语透露出不容动摇的坚决,“更何况,雨雾族长已然达到这一层次,他的加入无疑将为我们增添一股强大的力量。”
姬祁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斟酌,尽管他尚未烙印符篆,但其实力已不容轻视,然而,他仍有困惑:“为何偏偏选择我同行?”
“原因有二,”帝国之主缓缓道来,“其一,你身上的浮生宫图腾。浮生宫与我们帝国渊源深厚,你的加入,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机缘。其二,你对将军墓的了解。你的经验,将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姬祁闻言,心中略感惊讶。浮生宫图腾?他确实拥有这种神秘图腾,却从未深入探究其意义。不过,既然帝国之主提及,他并未多问,只是默默记在心头。
“你真的只是初入宗王境吗?”帝国之主突然话锋一转,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姬祁淡然一笑,神色依旧:“是或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实力方为关键,不是吗?”
“确实如此。”帝国之主点了点头,“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那条路上的妖兽,皆是实力达到烙印符篆之境的存在。实力不济的修行者进入,只会成为它们的猎物。但对你来说,这些妖兽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你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符篆,来感悟、凝聚出最适合自己的完美符篆。毕竟,跨过宗王境后,修炼的重点便是体内的天地符篆。你能凝聚的符篆越完美、越强大,你的战斗力也就愈加强劲。”
在浩瀚的修行界中,无数的修行者犹如繁星点点。他们中的许多人,曾默默无闻,如同凡尘中的一粒沙。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一瞬之间。在这群人之中,有那么一些人,在凝聚符篆的那一刻,仿佛被天地赋予了新的生命。他们光芒万丈,一飞冲天,从籍籍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其风采之盛,丝毫不逊于那些早已成名的人杰。
符篆,对修行者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修行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修行者迈向更高境界的另一种新生。符篆象征着潜力的无限与未来的辉煌。
姬祁,这位年轻而神秘的修行者,心中怀揣着对符篆无尽的好奇与向往,他站在帝国皇宫的大殿之内,面对着高高在上的帝国皇帝,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惑:“陛下,一旦凝聚出符篆,是否就意味着无法再进行改进和完善了呢?”
帝国皇帝,这位掌控着庞大帝国的至强者,目光深邃。他缓缓开口:“当然可以改进,但符篆一旦成形,其本质便近乎于天地法则的一部分。想要对其做出改变,其难度无异于逆天而行。因此,修行者在初次凝聚符篆时,便需尽全力烙印出自己所能想象的最完美形态。而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再不断对其进行稳固与细微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