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惊山月 > 第296章 父子君臣

第296章 父子君臣

    册封国师的盛大仪式有条不紊准备着,靖平帝却因太子的到来坏了好心情。

    “朕要封妙清真人为国师,还要问过太子的意见不成?”

    “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那你为何卡着建造临仙楼的章程?”提到这个,靖平帝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不过病了几个月,交给太子监国,太子就敢逆着他的意思来了。这还是他身体大大好转,要是一直病着,岂不成了太子一手遮天?

    这么想着,靖平帝看向太子的目光就越发冷了。

    太子恭恭敬敬垂手行礼,因而错过了靖平帝眼里的冷光。

    “父皇,先前为贵妃娘娘治丧,再举办册封国师大典,国库支出巨大,而南方多处传来水患灾情,亟需大量赈灾银。这种时候若再消耗巨资建造临仙楼,国库将不堪重负,一旦发生争战——”

    “够了!”靖平帝厉声打断太子的话,看着太子的眼神不似父看子,更像看抢夺自己所有物之人。

    “你的意思是朕不在乎灾情,不在乎战乱,只图享乐,不及你这个太子贤明?”

    那些夸赞太子的风声他早就耳闻了,念着这是他的嫡长子,亲自选定的储君,尽管听着不舒服却没表露出来,可这逆子就这么对他?

    “贵妃陪伴朕这么多年,给朕带来许多欢乐,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上元节陪朕赏灯不幸惨死,把她丧事办得隆重一些难道错了?”

    说起虞贵妃,靖平帝的心情更糟了。

    他命太常寺等衙署大办贵妃丧事,不光是因为喜爱贵妃,为贵妃的离世伤心,还有不足对旁人道的内疚和挥之不去的恐惧。

    他很喜欢很喜欢贵妃,却没有管身中毒箭的她,第一时间跑了。后来想再看看爱妃,掀起盖着她的裘被,竟被那张紫青的脸吓到。

    也是从那一刻,他再清楚不过意识到,他怕死,特别特别怕死,想千秋万岁活下去。

    “举办册封国师大典耗费一些银钱你就心疼了?妙清真人炼制的灵药治好了朕的身体,他做这个国师实至名归,朕就想把大典办得风光一些以表谢意。还是说,太子并不愿见到朕好起来?”

    太子跪下来,极大的委屈填满胸膛,眼中涌上泪意:“父皇,儿臣绝没有这种念头,对为贵妃娘娘治丧、举办册封国师大典也不敢置喙。只是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赈灾需要大量财物,还望父皇慎重考虑,暂缓建造临仙楼——”

    “混账!”靖平帝重重一拍桌案,脸色铁青,“你只是监国,并不是做了这大夏的主人!朕看你就是不想让朕舒心!来人,把太子送回东宫,没有朕的口谕不得踏出东宫一步!”

    “父皇——”太子跪地仰头,望着那张阴云密布的脸,只觉遥远陌生。

    两名内侍上前,一左一右去扶太子。

    “儿臣告退。”太子甩开内侍伸来的手,对着靖平帝重重磕了一个头,起身退了出去。

    靖平帝怒火难消,口中一直骂着:“不孝子,这个不孝子!”

    要不是其他皇子还小,定要废了这不孝子的储君之位!

    气到这里,靖平帝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有妙清真人在,不说长生,他至少能活上一两百岁,儿子们年纪小怕什么,不孝子休想凭借此点拿捏他!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靖平帝的注意力很快放到了延年益寿上,那就离不开妙清真人了。

    “传妙清真人进宫。”

    妙清真人被召进宫的时候,薛全把太子被禁足的消息带给了薛寒。

    “为父知道私下里太子对你很亲近,你就该提醒太子对今上多多孝顺,少些自己的想法。”

    事到如今,薛全不得不盼着太子顺利继位。好歹养子和太子之间有情谊,他犯的错将来若被追究,说不定会有转圜余地,要是其他皇子可就没戏了。

    “孩儿知道了。”

    薛寒转而约了秋蘅见面,说了太子被收回监国之权,禁足东宫之事。

    秋蘅握着茶盏,喃喃道:“原来如此。”

    她先前就推测,靖平帝没有按着原本发展那样服下灵药驾崩,最大的变数就是太子还活着。

    “太子监国,今上一旦驾崩,就会毫无疑问继承大统。所以妙清真人和他背后的人需要今上好起来,只有今上才能夺去太子一切。”

    薛寒神色凝重:“今上服用的是透支身体的虎狼之药,也就是说想要对太子下手,动作会很快……”

    先是收回监国之权被禁足,下一步呢?

    太子将要面临的恐怕是毁了他储君身份的一场暴风骤雨。

    “若是太子出事,今上再驾崩,最大的受益者——”秋蘅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脑海中浮现两张面孔。

    濒临崩溃又苦苦支撑的亡国之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幼皇子。

    一个怀着绝望即将走向生命尽头,一个锦衣玉食正在长大。

    他们是一个人,是隆兴帝,也是五皇子。

    “太子之下,最年长的皇子是五皇子。”薛寒冷静分析着,“但五皇子的母妃淑妃,娘家门第虽不错,却没什么势力。”

    对那个位子有野心的家族,再怎么小心谨慎,聚拢党羽都是必须的,而掌握着皇城司的薛寒并没发现淑妃娘家有异常。

    “那福王呢?”秋蘅问了出来。

    她一直在想,薛寒为何会杀了福王。

    之前她离这漩涡还远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而现在,层层剥茧抽丝,哪怕再多的迷雾也一点点消散,露出了真容。

    如果说薛全献药有福王的手笔,察觉真相的薛寒为父报仇杀了福王,就说得通了。

    本来的那条时间线上,福王若没有死,靖平帝驾崩后年幼的五皇子还能顺利继位吗?就算能继位,真正的权力又掌握在谁手里呢?

    纵观史上,摄政王可不稀奇。等福王摄政几年,稳固势力,一纸禅位诏书就能成为大夏新君。

    “福王在朝野名声颇佳,若是太子和今上先后出事,福王并非没有机会。”薛寒站起身来,“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太子,我这就去一趟东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