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286章 阳谋收官,小林服软(月票加更)

第1286章 阳谋收官,小林服软(月票加更)

    轮到和方言握手时,小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眼前的年轻人穿着和其他人一样的蓝色中山装,笑容温和,看起来和普通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可他一想到校门口的横幅,就觉得这平静背后藏着锋芒。

    “方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小林社长一路劳顿。”方言的握力适中,松开手时补充了一句,“刚才在校门口,不少新生和家长都在说,期待咱们的合作能让中医药走得更远呢,希望今天的会谈是个好的开端。”

    就这一句话,让小林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瞬间明白,方言是在提醒他,外面那么多人看着,合作只能“顺顺利利”,别打歪主意。

    他强压下心里的不快,笑着点头:

    “那是自然,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客套的寒暄还在继续,赵锡武热情地邀请小林往里走,嘴里说着“洽谈室已经备好,咱们边喝茶边聊”,可小林的心思早就不在这上面了。他一边应付着身边人的客套,一边在心里快速盘算。

    只要记者还在,就必须保持“诚意满满”的姿态,哪怕心里再不满,表面也得装到底。

    那个方言不简单,校门口的横幅十有八九是他的主意。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深的心思,谈判时必须加倍小心,别被他绕进话里。

    回头得让助理偷偷跟记者说几句“合作进展顺利”的场面话,先把舆论稳住。要是被津村的人抓住把柄,说他“谈崩了”,革新派那边不好交代。

    还有抵押工厂的数额,原本想再压一压,现在看来只能暂时搁置。在这种公开场合,提“减少抵押”只会被解读为“缺乏诚意”,得不偿失。

    小林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记者们还在对着他的背影拍照,家长和新生们也还在议论纷纷。他深吸一口气,把手里的花束递给助理,整理了一下领带,脸上重新挂上无懈可击的微笑。

    这场谈判,从他看到横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博弈了——中方用一场热热闹闹的“公开欢迎”,把他架在了“必须合作成功”的架子上,他除了配合,似乎别无选择。

    想到这里,小林忍不住在心里又骂了一句“八嘎”,可脚还是诚实地跟着赵锡武走进了研究院。

    很快众人就来到了会谈室,今天谈判的人明显是多过上一次的,好像是中方这边故意做给他看的一样。

    你不是认为我们九月一号没人吗?

    好!

    那我现在就给你瞧瞧到底有没有人。

    会谈室的木门被推开时,小林一雅的脚步顿了顿。

    屋里的阵仗比他预想的还要大——长条会议桌的一侧几乎坐满了人,除了赵锡武、岳美中和方言,还有几位穿着中山装、胸前别着钢笔的干部,桌角摆着的“卫生部”“外贸部”标牌格外醒目,最末位坐着的中年人还特意递来名片,上面印着“外交部驻日原参赞”的头衔。

    “小林社长,请坐。”赵锡武伸手示意他坐在对面主位,桌上早已摆好了搪瓷杯和刚沏好的茉莉花茶,热气袅袅地漫过摊开的合作草案,“今天人来得全,一是想把合作的细节谈透,二也是让各部门都听听,咱们这事儿不仅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更是咱们中医药走出去的大事。”

    这场面比上次谈判规格可高多了。

    看得小林一雅是有些头皮发麻,他现在又想起了之前党派大佬的叮嘱,这事儿必须成!之前答应中方的条件可以直接答应。

    他只好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明白,其实我们也是一样重视!”

    “那请入座吧!”赵锡武院长对着小林一雅说道。

    小林一雅点头,跟着他一起的人也一起开始落座。

    随着最后小林一雅在对面主客位落座,赵锡武院长率先开口:

    “小林社长,欢迎。今天在座的各位同仁,都很关心我们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这一步。人多力量大,希望能开诚布公,把合作的方方面面都谈透、谈实。”

    “我们等待了这么久时间,现在国内的产品已经准备好了,其实现在小林社长过来,我们就只需要把之前谈好的事,开始按照预定计划履行了。”

    小林一雅心里一紧,赵锡武这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把话题拉到“履行计划”上,不给自己留任何改口的余地。

    八嘎,这群华夏人这么强势?!

    他定了定神,脸上依旧挂着商业微笑:

    “赵院长说得是,贵方的诚意我们一直看在眼里。之前达成的框架性协议,小林制药完全认可,今天就是来和各位敲定细节,尽快推进落地。”

    听到小林一雅也这么说,中方这边也互相交换起了眼神来,这小子目前看起来还挺老实的,听到他么说,一旁的赵锡武就对着方言示意,让他代表研究所和公司讲话。

    “小林社长,客套话就不说了,今天各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足见我们对这次合作的重视,也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我们双方的疑虑,实现真正的互惠互利。”

    他拿起面前那份厚厚的草案,轻轻拍了拍封面,然后放下,目光依然锁定小林:

    “合作框架,双方已有初步共识。今天的关键,在于落实共识的细节,在于如何将诚意转化为双方都放心、都能切实履行的刚性条款。”

    “为了提升效率,减少反复,我提议今天的讨论聚焦几个核心环节:第一,政策支持与风险分摊机制,特别是东京方面关于《规约》表决的最新动向和实际支持保障,这是合作的根本前提;第二,核心工艺的保护与使用界限,以及具体的反泄漏机制;第三,合作产品的研发、生产,工厂抵押的执行细节和市场进入的具体节奏与权责划分,包括小林社长之前提到的本土化推广计划;第四,试销期的设定与评估标准。”

    他这番话,瞬间将小林在走进这间会议室前内心盘算的那些关键点,抵押额、政策风向、话语陷阱、舆论压力,几乎全都罗列到了桌面上,甚至比他盘算得还要系统和具威胁性。

    尤其是第一点直接要求政策动向和“实际支持保障”,相当于将小林之前试图用国会表决结果作为承诺的模糊性,摆在了必须清晰化的位置上。

    “此外,我们拳头产品也按照目前东南亚市场做了销售排名,小林社长可以根据需求自己筛选在日本上市的产品。”

    “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库存准备,只要今天谈妥,下午就可以提供第一批货物。”

    小林感到头皮微微发麻,方言所说的每一点都直指要害,仿佛把他内心的算盘看了个通透,后面的说的明显就把他可能想到的路也给堵上了。

    中方所有的态度表现的都相当积极,小林本可借口“日方需准备货品,手续繁杂来操作,但是方言通过压缩执行时间,堵住了风险窗口。

    而且要求是必须按照原定计划一丝不苟的执行,各方面都不松口。

    “贵方的效率真是令人钦佩。”小林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只是第一批货物的清关手续、日本药局的上架备案……这些流程通常需要一周左右,若是下午就发货,恐怕会卡在海关那边。”

    没等方言开口,外贸部的王科长就接过了话头:

    “小林社长放心,我们早就和海关总署沟通过了,只要合作协议一签,凭我们出具的‘中医药出口绿色通道’证明,清关时间能压缩到 24小时。至于日本药局的备案,外交部的李老已经跟东京都医药协会打过招呼,他们会优先审核咱们的产品,毕竟这是‘中日医药交流示范项目’,两边都盼着尽快落地。”

    李老这时也点头附和:“我昨天还和协会的山田会长通了电话,他说小林制药的渠道覆盖能力在东京是顶尖的,只要货物到港,三天内就能铺进 30家核心药局。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小林社长吧?”

    小林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脸上重新挤出笑容来。

    现在继续搞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帮人把他路也堵死了,看来手里的工厂是必须抵押出去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与其和中方这边玩脑筋,现在更好的解决方案已经变成和按照条款执行了。

    要不然中方这边真要和他拖时间,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了。

    国内那边已经和津村制药打起了,党派的大佬也等着他把这事儿办成。

    自己的利益保不住,那就把事儿干的更漂亮一些。

    让所有人都找不出问题,今天这里有媒体,正好也是表明他态度的时候。

    心里快速的想好了应对策略,之前准备的那些方案,他直接推翻。

    笑了笑,对着说道:“既然贵方这么有诚意,我们当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按照之前的条件,我们现在已经把东西带来了,让我们先看看具体事宜吧!”

    说完从助理手里拿出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了厚厚的文件。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30000字。

    下午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