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264章 改变命运的陈大导,出谋划策(二合一章)

第1264章 改变命运的陈大导,出谋划策(二合一章)

    在二姐拿着飞机票惊叹的时候,方言和老胡在研究所这边,对着即将下班的众人宣布道:

    “明天周六给大家放一天假,到时候晚上在燕京饭店吃饭,有愿意带家属来的人就带上家属,这是公司名义庆祝咱们的股东全体进入研究生班。”

    方言说完,众人都高兴的鼓起掌来。

    好多人今天收到消息都还没来得及和家里人说呢。

    因为学校这边知道他们在研究所,所以通知书是直接从隔壁送过来的,都没经过邮局就到他们手里了。

    所以他们可以说是最先知道自己成绩的人。

    家住在京城的人晚上还能回去通报,更多人是外地到京城来的,他们就只能发电报了。

    放一天假,也是让他们能够放松一下。

    这种喜事儿还是要和其他人分享一下的。

    老胡这边还补充道:

    “希望大家都能到场,这也是公司的一番心意,到时候每个人还有一份礼物可以领取。”

    老胡的话一出,顿时现场再次沸腾了。

    都知道公司出手大方,没想到他们考上的研究生还有奖励,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这边宣布完毕后,家里住在京城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赶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那家里人肯定高兴。

    另外还有一些人就找到孟济民,要找他用研究所这边的电台给家里发电报,告诉家里人这个好消息。

    方言和老胡这边交代完毕,也就一起坐车回家了。

    老胡现在比方言还高兴,之前投资的人才,现在全都成了研究生,简直就是投资的奇迹。

    这一块儿,方言肯定是功不可没,要不是他带领众人提前准备了那么久时间,老胡相信现在肯定是没那么多人能够成的。

    所以要说最成功的投资,还是和方言打好了关系,当时厚着脸皮拜入陆东华门下,后来又和方言开公司,一步步走到现在,现在他的核心已经转移到中医药这块来了。

    而且可以说是转移的相当成功,不受到家族的管控,还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国家的政策的支持。

    而且根本不愁销量,各种渠道都在催着他们加快生产进度。

    就连生产线的改造升级都有方言老爹和老丈人帮忙,这两位搞国防工业的教授改造中药的生产线,现在已经投入生产了,确实效率和产量提高了很多,现在其他热产线也打算按照这个情况改善,并且这个改造的方法和技术,老胡还打算跑到国外去申请专利,免得到时候这东西被人偷了技术。

    现在这些间谍是相当厉害,毕竟他也在用商业间谍……

    监视津村制药和小林制药的工作,现在就是他搞的商业间谍在做,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钱给够,肯定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方面老胡是相当有经验的。

    ……

    方言他们回到家里后,发现陈大导来了。

    这家伙喜滋滋的对着方言说道:

    “我这次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方言一怔,旋即笑着拱手:

    “恭喜~!恭喜!”

    这家伙上辈子的时候虽然考试了,但是依旧还是差几分,后来还是学校扩招才给他招进去的。

    这次因为一些不一样的原因,在各方向的驱动下,陈大导成功的考上了。

    也算是方言带来的蝴蝶效应之一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陈大导老婆孙佳林,她可是望夫成龙的典型,崇拜强者就是她的座右铭,现在陈大导能够帮着方言他们拍电影,还能考上大学,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她现在对陈大导的态度和之前有着巨大的差别。

    以前总是一副对陈大导爱搭不理的样子,自从陈大导开始当正儿八经的副导演后,她就在陈大导面前变的小鸟依人了。

    今天来的时候,手一直拉着陈大导,看起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恩爱。

    “哎呀,不要拉着我了!我给方哥说说话,你去厨房里帮忙!”陈大导很硬气的对着老婆孙佳林说道。

    孙佳林也不以为忤,笑着点点头,说道:

    “好,我这就去厨房看看大姐需要帮忙不,正好带了些山货过来,我也想露一手。”说着,她拎起手边的布包,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

    走了几步,还不忘回头给陈大导递了个温柔的眼神,那模样,哪还有半分以前“爱搭不理”的影子。

    陈大导看着老婆的背影,对着方言和老胡嘿嘿笑:

    “妈的,这娘们儿现在啊,比以前体贴多了。”

    老胡打趣道:“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考上大学,又能跟着拍电影,事业家庭双丰收,她能不开心吗?”

    陈大导连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迭得整齐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展开,递到方言面前:

    “看!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这次可是正儿八经考上的,现在拿到手踏实多了!”他声音里满是庆幸。

    方言接过录取通知书,看着上面鲜红的印章,真心为他高兴:“不错!北电导演系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你去了正好能多学些专业知识,以后拍电影更有底气。”

    “可不是嘛!”陈大导凑过来,兴奋地说,“我们片场前几天还有那边的老师过来探班,聊天的时候他们有人说,开学后有老导演会带我们,到时候我一定好好学,争取毕业前就能独立导一部电影,题材我都想好了,就拍咱们中医的故事,把中医的魅力拍给更多人看!”

    老胡在一旁笑着接话:“好主意!到时候公司给你投资,咱们拍一部既能宣传中医,又能拿奖的好片子!”

    正说着,厨房传来大姐和孙佳林的对话声。

    不一会儿,孙佳林端着一盘洗好的葡萄走出来,给众人递上:

    “大姐说,今晚咱们多加个菜,庆祝方言考上研究生,也庆祝楷歌考上大学,算是双喜临门!”

    方言拿过一个葡萄,然后问道:

    “对了,你们没回去报喜?”

    孙佳林说道:

    “嗐,家里人都没有,我爸在外地我妈跟着照顾她,楷歌他爸现在也在外地帮人弄什么……”

    “指导!艺术指导!”陈大导说道。

    孙佳林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

    老胡直接拿了好几颗葡萄,一边吃一边说道:

    “老爷子什么时候也能指导指导我们?”

    方言听到后说道:

    “对,两位都行啊,一个是大导演,一个是建筑学的教授,咱们拍电影这方面还是离不了的。”

    结果陈大导说道:

    “香江的人也挺不错的,能学不少东西,他们那些都和国际接不上轨。”

    方言哭笑不得,敢情他还看不上他老爹和老丈人的本事?

    有点飘啊!

    “我认为现在我们应该学习最先进的电影技术!”陈大导认真的说着自己的感悟。

    方言刚把葡萄放进嘴里,听到陈大导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喷,咳了两声才缓过来:

    “你这家伙,翅膀还没硬呢,就开始嫌弃家里老头子了?”

    “你忘了你爸还帮咱们改分镜脚本,把原本叙事线理得清清楚楚,香江的导演都说好?”

    老胡也跟着笑,指着陈大导:“还有你老丈人,上次咱们拍外景,选址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老院子,是谁托关系帮你联系到城南那处清代古宅?人家搞建筑学的,对空间布局、光影效果的理解,比你这刚考上大学的半吊子专业多了!”

    陈大导被说得脸一红,挠了挠头,嘴上却还硬撑:“我……我不是嫌弃他们,就是觉得香江那边的拍摄手法更新潮,比如那个快速剪辑、光影运用,跟咱们这边的传统风格不一样,想学学新东西嘛。”

    方言摇摇头说道:

    “学新东西没错,但也不能丢了老底子啊!你爸拍了一辈子的电影,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故事节奏的把控,那是经过几十年实践练出来的本事;你老丈人懂建筑,能帮你把场景布置得更贴合故事背景,这些都是别人抢不走的优势。你要是能把新手法和老经验结合起来,拍出来的电影才更有味道。”

    孙佳林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啊楷歌,上次爸来探班,跟你聊镜头语言,你都听明白了不少,再说了,方哥他们想请两位老人帮忙,也是看重他们的本事,你可别瞎骄傲。”

    陈大导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没了脾气,只好举起双手投降:“好好好,我错了还不行嘛!等回头我跟我爸和老丈人好好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行了吧?”

    众人见他服软,都笑了起来。方言拿起一串葡萄递给陈大导:

    “这才对嘛!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接下来方言他们走到正厅里,然后就等着吃饭了。

    大姐整个暑假都在学习方言的做饭技巧,虽然还达不到方言的水平,但是现在也明显是进步多了。

    现在做菜,家里有两个常驻的孕妇,还有小孩子,所有口味清淡的菜是必须要的,此外还有一些天南海北不同的人,口味都要照顾到。

    没多久时间,饭菜就端出来了。

    今天晚上的饭菜和中午自然是没得比,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家里人在吃了,所以也没那么讲究。

    一边吃,众人一边聊起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因为方言接下来还要读研,所以工作这块的方向还是做些调整的。

    方言放下筷子,说道:“我读研期间,主要精力会放在临床和课题研究上,研究所的日常研发这块儿,我打算交给即将回来的老贺,还有曾路泉,他们对中药提取工艺熟,之前跟着我做过好几个项目,经验足够。”

    “此外还有马上要来的西南西北的研究所人员,他们这些人手里都有本事,我只需要给他们设定目标,让他们照着工作就行了。”

    老胡说道:

    “公司这边的销售和供应链,我来多担责,你放心,保证不耽误生产进度!”

    “还有津村制药和小林制药的动向,我的人还在盯着,有新消息会及时跟你说。你之前担心的技术保密问题,我已经让专利代理公司加快进度,先在欧美、日韩这些地方把生产线改造技术的专利注册了,免得被人钻空子。”

    方言点了点头:

    “这些事儿都辛苦你了!”

    “咱们跟公安系统的长期合作,也得尽快落实,义诊结束后,我跟秦局碰个面,把后续的健康档案建立、定期巡诊这些事定下来。”

    “争取把这个系统和我们中医绑定好。”

    老胡点了点头……

    接下来聊完这个,又说起了即将远行的二姐。

    她在上海上学,复旦大学虽然好,但是肯定没有在京城这边方便,有点什么事儿也没家里人照顾她。

    当然了,她基本上都习惯这种生活了,但是家里人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的。

    老爹老娘就特别关心她在那边的生活,上学期的时候她就生过病,当时也没人能够帮她,就是她一个人熬过去的。

    走之前方言还要给她检查一下身体,调理调理,顺便带点救急的药过去。

    现在方言就可以给他准备一些药品,遇到点头疼脑热或者是其他常见病的时候,能够有应对的办法。

    二姐的身体就是肝火旺,她出生的年月就是这个特征。

    方言这些都给她准备好了,反正是坐飞机过去,而且还是专机,能够多带就多带,人家李副部长都说了,方言也不用跟他客气。

    要分别了聊着还有些伤感,所以吃完饭过后,大家就开始聊起了后天义诊的事儿,老胡为了让这些人记住他们的公司,还简单的弄了一些搪瓷杯,还有一些糖果和点心,搪瓷杯和这些糖果点心上都印刷上红漆,表明是参加什么诊断,什么公司送的。

    方言也是服了,真不愧是能在香江提前三个月打广告不卖货的男人,真是把广告用的出神入化了。

    ……

    时间很快的到了第二天,今天高考出成绩的热度依旧不减,现在报纸上头版头条依旧还是关于高考的内容。

    方言一大早查房过后,梁同志就在住院部的护士站等方言了。

    他那个斗鸡眼现在还有两天,针刺治疗就结束了。

    方言立马就给他施针,一旁是海灯大师在观察方言的下针。

    今天早上海灯大师跟着他侄儿老范一起到这边。

    老和尚说是专门过来看王慧媛现在的情况的,昨天西医那边做了个扫描,现在脑部的病变没有发展,但是也没看到缩小的趋势,只是王慧媛自己感觉,还有中医诊脉发现她好很多了。

    按照海灯大师的推断,这个情况起码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治疗好。

    这个病不是那么容易治好的。

    当然了,老陶表现的更加乐观一些,他认为十个月时间应该能治好。

    方言和老陶认为的差不多,他认为应该也在半年到十个月时间左右。

    只要病症没有恶化就一切都好说,治疗慢点就慢点。

    不过这事儿也就只能方言他们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现在为了不引起太多人注意,老张和张莉都是每天晚上过来陪一陪王慧媛。

    甚至老陶提议,等到她能够正常生活的时候,就打算安排她出院,然后自己每天吃药。

    这样也能让她早日开始正常的生活。

    不过方言和其他人并没有接纳这个提议,现在王慧媛的各种身体变化都是很重要的观察指标,如果能够搞清楚,那么治疗就是可以复刻的手段。

    所以天天的记录一点都没放松,卫生部那边也是照常发工资,协和这边也是把这个当研究课题,总之就是资金资源都管够,把这事儿当做一个难的项目来做,做好了能够救下更多的人。

    这边给梁同志做完了针刺治疗后,方言就和他一起下楼。

    今天研究所大部分人放假,方言不用去研究所。

    方言回家,梁同志则是开车回单位。

    梁同志的身份方言确实没猜错,就是这次新部长上任提拔上来的年轻干部,也是个工作狂魔,加班是常态。

    现在也就是方言要求后,他才稍微好了点。

    在停车场送走他后,方言直接回到家里。

    今天家里一大早的就已经来客人了,是楚乔南,这家伙是公司B股大股东,今天第一个过来准备晚上聚会的事儿。

    主要是接下来他们那边学校的不少人也要到这边的研究生班,所以老胡打算让他把这些人也发展进来,当然直接持股就别想了,但是可以用别的方式来绑定。

    今天过来就是研究这个办法的。

    毕竟人才难得嘛。

    来到正厅,就见到老胡正在和楚乔南聊。

    “你回来得正好!”老胡看到方言,连忙招手,“乔南刚把他们学校要过来的研究生名单整理好,咱们正商量怎么把这些人绑定到公司来。”

    楚乔南站起身,笑着递过名单:“方哥,这是我们班上考上中医研究生的12个人,都是专业课排名靠前的,其中有3个跟着导师做过中药炮制的课题,还有2个擅长针灸,都是实打实的人才。”

    十二个人?

    算起来一个班这么多,还是没有挑选分配的班级,这个数量也是很惊人的了。

    方言接过名单,快速扫了一眼,上面不仅记录了每个人的专业方向,还标注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历,看得出来楚乔南很用心。

    “这些人确实不错,”方言点头称赞,然后说道:“不过他们直接持股肯定不行,容易引起争议,不如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公司给他们提供研究经费和实验场地,他们参与咱们的中药研发项目,项目成功后给他们发奖金,还能优先参与公司的后续合作。”

    这事儿其实就是抄后世的。

    老胡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不违反规定,又能把人才留住。我还准备了‘人才培养计划’,每个月给他们补贴生活费,让他们安心搞研究,毕业之后要是愿意来公司,直接给中层岗位,待遇从优。”

    楚乔南补充道:“我还可以跟他们聊,把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中医的前景跟他们讲清楚,咱们现在跟空军总院、公安系统都有合作,还有义诊、拍电影这些宣传渠道,比他们毕业后去普通医院有前途多了。”

    这些事儿都是刚才老胡和他沟通好了的。

    “可以!”方言拍板,“晚上聚会的时候,你干脆把这些人叫过来,咱们跟他们好好聊聊,争取让他们都加入咱们的项目。”

    说完他问道:

    “另外,义诊当天让他们会过来吧?”

    “会的。”楚乔南点头。

    方言点了点头,愿意来义诊,就不是唯利是图的人,这方面还是很有考量的。

    接下来方言和楚乔南又聊了下他的成绩,这小子基本上也是接近满分,方言暗自感慨,不愧是周左宇的亲传弟子,倪海厦的师兄啊……

    接下来聊好了之后,楚乔南就去办事联系人去了,现在他们那边的人,还都的靠他来笼络。

    不过就算是把方言班级上的人加起来,也只有三十号人,还有一百五十多个人,接下来这些研究生要都收入麾下还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有句话叫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方言前面已经给这些人接了个善缘,相信后面他来接触,加上基金扶持,肯定能拉进来一批人的。

    公司弄出新的东西开始赚钱,他们得到分红,正循环就有了。

    ……

    当天中午,大姐带着二姐去买了好几件的成衣,上海那个地方时髦好多新东西都是从那边流行过来的,二姐也是年轻姑娘,也是爱美的,现在家里有条件,当然要给她打扮打扮。

    这也是表示表示大姐的心意。

    大姐这边表示了,小老弟也没落下,同样是买了一双新鞋子。

    倒是方言最直接,拿了两张美元给二姐,让她在那边想买什么就去银行兑换,证明他也开好了,用的是老胡的名义,反着老胡是侨商嘛,这点条子随便开。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傍晚。

    方言他们定下的宴会也该开始了。

    开上车,方言和老胡朝着燕京饭店而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