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闲暇的时候,研究了一下《西游记》里面的龙族。
《西游记》其实是很博大精深的,里面细节很多,也包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和哲理。
值得细细品读。
真如《西游记》的开篇介绍诗一样: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即,你如果想知道宇宙的演化规律和人生的真谛,就必须研读《西游记》这部作品。
今日闲讲一下《西游记》这部作品中的“泾河龙王”和“四渎龙神”。
……
(注释:纯免费,免费的章节感言,非正文,偏《西游记》原著的科普介绍,部分段落引用了典籍或者网络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已经注明了出处。)
(注释:神话故事版本众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和融合,众说纷纭,如有错误,是我查询错误,望见谅。)
……
关于“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是《西游记》中极为关键的一个人物。
洪荒世界观下的“西方大兴”,是后面各种神话同人衍生的世界观。
即,已经知道了西行取经的结果,向前去推原因。
由果导因。
但是。
单看《西游记》这一本书,抛开其他同人二设,没有什么“西方大兴、不大兴”的。
“西游取经”的故事,就是由泾河龙王开启的。
再看《西游记后传》,“西游记后传”的故事,也是由泾河龙王开启的。
正所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泾河龙王,就是那个一,是西游之开始。
一个故事分为“起、承、转、合”。
泾河龙王,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起”,是极为关键的一个人物。
没有泾河龙王,西游取经的故事,其实是不完整的。
一般只会告诉你,唐三藏要取经。
但是,不知道,唐三藏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毕竟。
大唐,是“李唐”,这个李,是李老君的“李”。
唐太宗,即李唐一脉,自称为李老君之后,奉李老君为祖,尊道教始祖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李唐王朝,将李老君作为李唐宗祖,并加以祠祀。
李老君之道,成为李唐王朝的“定国之基”。
那唐太宗,派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目的是什么?
这不是砸自己祖宗李老君的场子?
但有了泾河龙王,一切就顺理成章。
西游记后传的故事,也是由泾河龙王而起。
……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
在《西游记》中,龙王掌管降水,和水脉息息相关。
欲讲西游记中的龙王,必先了解水脉。
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
海洋肯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
《西游记》的世界中,最强大的龙王,地盘最大的龙王,无疑是“四海龙王”。
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也是西行路上出场最多的龙王。
而西游记的南赡部洲地域,还有“四渎龙王”,是为四渎龙神。
“四渎”指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尔雅·释水》有道: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四渎龙神管辖中原核心水系,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地位几乎仅次于四海龙王。
在如在《西游记》原著中介绍道:
在花果山大战之时,四渎龙神作为龙族之中的佼佼者,曾被派去围剿孙悟空,和孙悟空交过手。
即玉帝“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捉拿妖猴孙悟空。”
花果山大战之中有那:
“四渎龙神分上下,二十八宿密层层。”
(注:出自《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这就是四渎龙神的第一次出场。
“四渎龙神”,能被天庭派出去,作为龙族代表,能和齐天大圣孙悟空交手,实力也谈不上很差。
古代水系,和现代水系不同。
时间流逝,沧海桑田。
四渎中的济水,至今已经消失了,没了。
比如古代的云梦大泽,现在已经消失了。
曾经的八百里洞庭,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现在也缩小了。
如果放在现在,可能还有个“京杭大运河龙王”。
……
但在古代,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是中原核心水系之一。
而“泾河”其实只是黄河的一个支流的支流。
即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
正常来说,泾河龙王之位,其实是在黄河龙王之下,远不如四渎龙神。
但是“现任”的泾河龙王地位不一样。
其一。
以前正值春秋战国,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国都。
秦国都城咸阳、魏国都城大梁、赵国都城邯郸、楚国都城郢都、齐国都城临淄……都是国都。
但到了秦始皇,就不一样了。
……
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始皇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注:出自汉朝贾谊的《过秦论》。)
……
自此,中原大地,六国毕,四海一,车同文,书同轨。
只有一个大秦帝国。
天下也只有一个国都,就是咸阳。
后来,楚汉争霸,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将大汉帝国,定都长安。
长安就在咸阳的边上,没多远。
再后来大唐也定都长安。
自此,长安是为中原大地的国都。
而泾河、渭河就在长安的边上,为中原国都所在之地。
泾河和渭河是交汇的,有个词叫“泾渭分明”。
李世民也曾和突厥,在长安城旁边立下“渭水之盟”。
这个时候,泾河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泾河那是中原国都的护城河。
自此,围绕着长安八条河,泾河、渭河等随之水涨船高,地位大张。
很有名气。
长安八水如下:
渭河(约八百里)、泾河(约四百多里)、沣河(约百里)、涝河(约百里)、灞河(约百里)……
泾河龙王,就是统管这八条河。
长安八河的文化,在古代很浓烈,关于长安八河的诗词也特别多。
举个“灞河”的例子,古代有一个“灞柳伤别”的典故。
即,送客至此,在灞河附近,折柳送别。
如古代《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朝,杜牧《柳长句》: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唐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长安附近的“八条河”,自此和济水、长江、黄河、淮河这“四渎”并列,是为“八河四渎”。
如在《西游记》原著中。
孙悟空找观世音菩萨降伏红孩儿。
观世音菩萨道:
“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八河四渎’……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
(注: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如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各处龙王俱遣退,整冠束带,接出宫门。
(注: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一座城,不同时期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一条河,不同时期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大秦、大汉、大唐时期的“泾河龙王”,地位是高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泾河龙王”。
其二。
现任泾河龙王的儿子。
长子小黄龙,掌淮河水系。
次子小骊龙,辖济水水系。
三子青背龙,主长江水系。
四子赤髯龙,守黄河水系。
……是为四渎龙神。
(注: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在古代,以孝为大,儿子一般听爹的。
作为四渎龙神之父的泾河龙王,四渎龙神都得听他的,泾河龙王的地位自然就高了。
其三。
现任泾河龙王的妻子是西海龙王的妹妹。
有这层裙带关系在。
是以。
泾河龙王掌长安八河,其子为四渎龙神,大舅子是西海龙王。
泾河龙王,作为司雨大龙神兼八河都总管,权势滔天。
当然了,龙王也是会换的。
在《西游记》原剧情中,泾河龙王死后,自然会有新的泾河龙王上任。
毕竟:
娘要嫁人,天要下雨。
长安的雨,还是需要长安八河的龙王,去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