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590章 云霄仙子

第590章 云霄仙子

    浩瀚天界。

    高悬的太阴星。

    桂殿外。

    素娥仙子拦下萧辰,黛眉轻蹙,幽幽道:

    “先前之约,杨司礼莫非真当是一缕吹散的月下凉风,就此忘却了吗?”

    言语间,既有期待落空的幽怨,又透着一股不容搪塞的质询之意。

    萧辰闻言,自是明白她所指为何。

    抬眸望去。

    萧辰看着眼前这位清冷绝伦又带着少女般嗔怨的蟾宫仙子,立刻想起此番顺遂皆赖她引领与默契配合。

    在那桂殿之中,面对吴刚之质疑,素娥仙子巧言解围,言辞婉转却又掷地有声;又心有灵犀般地为萧辰之“逾矩”要求寻得恰到好处之托词,令其得以顺利行事。

    若无素娥仙子之助。

    他虽不至于空手而回,但能否如此“心想事成、满载而归”,犹未可知。

    无论如何。

    此番桂殿之行,素娥仙子着实助他颇多。

    萧辰的目光迅速扫视四周,确认并无任何耳目的神识气息潜伏窥探,方才收敛心神,一道凝练而清晰的神念悄然传递过去:

    “此番来桂殿寻木,多谢素娥仙子相助了。”

    “若非素娥仙子鼎力周旋,桂殿此行,我岂能如此心想事成,满载而归?”

    “我们的约定,我并未忘记。”

    “待我与太阴星君复命之后,定当寻你,共襄‘下界情缘之事’,以践前诺!”

    饶是心有所期。

    但事到临头。

    萧辰再次当面点明那“下界情缘”几字。

    纵然是这清冷惯了的月宫仙子,闻之也顿生异样。

    只见素娥仙子那清丽无双、常带冰霜之脸颊上,蓦地泛起一抹极淡红霞,更添几分妩媚动人。

    她那素来清冷的“玉女仙娃”之姿,此刻点染出一丝凡尘之娇媚风情。

    仿若月宫仙子初涉人间情爱,不胜娇羞、欲语还休。

    那双剪水秋瞳中的嗔怨迅速融化。

    她微微低下螓首,长长的羽睫如同蝶翼般轻颤,似有些慌乱羞涩,晶莹如玉之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披帛一角。

    良久。

    素娥仙子方轻轻从唇间溢出一个字:

    “好……”

    那声“好”字轻若蚊蚋,随风飘散,唯留一份静待佳音的默契。

    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氛围,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

    随即。

    素娥仙子强自压下心湖涟漪,恢复了那月宫仙子固有的高洁神韵,表情清冷孤高。

    萧辰和素娥仙子,两人遂并肩而行,衣袂飘飘,行走在这片被永恒清冷月华笼罩的太阴净土之上,朝着那座笼罩在淡淡寒烟与冰冷星光之中的宏伟主殿——“太阴殿”行去。

    四周万籁俱寂,唯有脚下月魄凝结的“土壤”在步履间发出细微如银沙流动般的窸窣声响。

    行走间。

    萧辰的目光落在身侧这位步态轻盈、不沾片尘的蟾宫仙子身上。

    只见素娥仙子裙裾如云,行走间足不沾尘,步步生莲,身姿如流风回雪,轻盈得仿佛没有一丝重量。

    加之其肌肤莹白,周身氤氲着朦胧如雾的云气光晕,更令其形若白云聚散,超然物外。

    尤其联想到先前在桂殿之外,她身化云光、隐入月魄冷雾的本领,一个念头在萧辰心中愈发清晰。

    萧辰脚步微缓,侧首,带着几分探究的好奇,开口问道:

    “素娥仙子,我观你身姿缥缈,气息若云似雾,莫非……你是太阴清气所凝的白云化形?”

    素娥仙子闻言,倒是并未隐瞒,点点头道:

    “杨司礼好眼力。”

    “诚如杨司礼所言。”

    “我之本源,不过是这太阴星外,浩渺虚空中游离的一道后天白色云气。”

    “彼时,我浑浑噩噩,无知无识,恰似天地间一缕微尘浮萍,只能任那九天罡风吹拂流徙,随遇而安……”

    言罢,她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光,眺望远处聚散无常之云霞,语气变得悠远空灵:

    “后来,我不知历经多少寒暑,沐浴这太阴精华日久,云体渐生灵性,终于一点慧光萌动……自此脱去混沌,凝练道体,化形而出。”

    她抬腕,玉指纤纤,轻轻抚过被清冷月魄之风吹拂到额前的一缕柔顺鬓发,姿态优雅而恬静,更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虔诚:

    “我有感太阴星这份化育之恩德,自化形之日起,便甘愿为蟾宫一仙子,守护这片孕育吾的地方,以报这化育之无量恩德。”

    “太阴星君赐我‘素娥’之名,即‘素白如云,皎若月娥’之意。”

    提及此处,她稍作停顿。

    素娥仙子那清丽绝俗的容颜上,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忧虑,她眸中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黯然,声音也低了几分:

    “只是,我终究只是后天一缕云气,机缘巧合之下方能踏上道途。”

    “我非先天之物化生,根基浅薄,资质差了些。”

    “比不得那些先天大神道源深厚。”

    “花开终有谢时,云聚亦有散刻……”

    “云聚云散、风云雨露之更迭乃自然之理。”

    “修行一道,不进则退。”

    她望向天际那些聚散无常的薄云,语气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哀婉:

    “云无常态,云气聚散本是世间常理。”

    “若无机缘相济,造化垂青,我这云气化形之身,终有一日难逃气散形消之厄,重归那浩渺太虚…………如朝露之易晞,如烟岚之易散,了无痕迹。”

    末了,她低叹一声,带着无法言说的凄清:

    “或许……复归于那无知无觉、浮沉不定的云霭,亦是我之归宿了。”

    萧辰闻言,心中了然。

    在这神话交织、万灵争渡的大世之中,天地万物皆有其道途。

    山川有灵,草木有情,飞禽走兽可通玄妙,便是顽石朽木、流水尘沙,只要机缘契合,皆可参悟大道,化形成仙。

    云气者,本为天地灵韵流动凝聚之具现,受日月精华之熏陶,感天地阴阳之变化,化为人形,自是情理之中。

    那苍穹之间,皎月与浮云常被视作相生相伴之天象。

    流云环绕太阴,如臣子朝拜君主,成就“云遮月”、“云月相依”之景致。

    如“烘云托月”、“停云落月”、“步月登云”……皆是此理。

    欧阳修有诗云:“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李白亦诗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此二诗,皆道尽云月相依之妙趣。

    “云月相依”,蟾宫之素娥仙子,亦由此而生。

    这素娥仙子,本就是蟾宫的伴生之物。

    白云虽无形柔曼,却因常年伴随象征高洁寂然之太阴星,故而自蕴一股清高之意。

    故此,素娥仙子亦有其清冷孤高、端庄疏离之态。

    而那大果蟠桃,乃天庭之珍宝,非她这种小仙所能得之。

    一个中果蟠桃,食之便可长生不老,享无尽之寿。

    一个人参果,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其功效神奇无比。

    西行路上那些妖怪,为何甘冒大险与孙悟空交战,欲从其手中抢夺唐僧肉而食,而不去设法谋取蟠桃?

    “唐僧肉”这东西,那些妖怪尚有机会得见,亦有可能食之。

    而“蟠桃”这东西,深藏于天庭蟠桃园中,有天兵天将重重守护,又有王母娘娘之威严震慑。

    那些妖怪压根见都难以见到蟠桃,更遑论食之。

    若非孙悟空为蟠桃园值守,监守自盗,他金角大王又岂能弄到如此之多蟠桃而食?

    “白云化形……”

    萧辰心中念头如电转,一个久闻其名之存在瞬间跃入脑海:

    “云霄仙子!”

    “传说中她亦是先天白云得道,法力无边,其手中之混元金斗更是威震三界,令诸神闻之色变!”

    “大家同为白云化形,不知此间是否另有渊源?”

    想到此处,他目光微闪,装作不经意般侧身望向素娥仙子,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

    “素娥仙子既同为云气相感之体,天然亲近世间云相万态,想来对天地云气流转感应当有独到之处。”

    他顺势试探地问道:

    “不知……仙子可曾听闻‘云霄仙子’?”

    “你们同为云气道体,或许……曾有些交集?”

    昔年道门三教并立,截教通天圣人座下,有三霄娘娘威名赫赫,正是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

    其根脚来历非凡,俱为洪荒初辟、混沌方开之时,先天云气之精魄凝化而成。

    彼时,天地未分,鸿蒙犹判,清浊未定。

    有三朵蕴藏先天本源之先天云霞,游于鸿蒙之中,吞纳开天辟地之灵气,沐日月之辉光,历无量劫数之磨砺。

    岁月悠悠,劫运轮转,这三朵先天云霞终化形为三位风华绝代、仪态万方之女仙,是为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

    于三霄之中。

    云霄仙子与素娥仙子本源最相似,皆为纯净无瑕之“白云之精”所化。

    云霄仙子风姿绰约,气质清冷,手握混元金斗。

    此宝玄妙莫测,可收摄万物,无论仙、凡、鬼、怪,法宝、灵物……皆难逃其掌控。

    且混元金斗更能削去顶上三花、胸中五气,损人道行,令千年苦修、万载道果,一朝尽丧,诚为厉害非常,实乃三界至宝也。

    琼霄仙子者,赤色云霞化形;碧霄仙子者,青绿色云霞化形。

    及至封神大劫起,天地动荡,杀劫弥漫。

    三霄娘娘之兄赵公明,遭阐教众人算计,不幸身陨。

    三霄娘娘为报兄仇,义无反顾,决然卷入这滔天杀劫之中。

    云霄娘娘心怀悲愤,更摆下那夺天地造化的“九曲黄河阵”,一斗之威竟困住了阐教十二位金仙道果,削去其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使其千万载道行化为流水。

    此等因果,最终惊动了至高的道门两位圣人。

    元始天尊和太清圣人,二圣齐至。

    元始天尊法驾亲临,震怒非常,责三霄娘娘“妄动金剪残害生灵,摆黄河擒拿正士”,更是直斥其“削金仙顶上三花,已是罪恶滔天……”

    云霄娘娘,最终为大师伯太清圣人以先天至宝“太极图”裹住真灵,镇压在昆仑山麒麟崖之下。

    待姜子牙封神之际,云霄仙子因其在封神大劫中之因果牵连,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首,执掌混元金斗,专司凡间转世轮回之事。

    而那另一攻伐至宝“金蛟剪”,亦在神职演化之中,转化其用。

    据说,此剪于凡间,化作婴儿剪脐带之剪刀。

    “混元金斗……也带着一个‘金’字。”

    “既是‘金字法宝’,大家都姓金,必与我金角大王有缘!”

    萧辰心中思忖,这“混元金斗”乃三界至强法宝之一,威力无穷,神通广大。

    手握此宝,大罗金仙皆可随便打之。

    普通大罗金仙,纵有通天彻地之能,然被混元金斗一照,亦难逃被削落修为、束手就擒之厄。

    不过。

    萧辰在天庭,并未见到过云霄娘娘。

    无论东华帝君之乱,何等浩大凶险,波及三界;或是天庭诸多纷争,暗流涌动。

    云霄娘娘皆未出场,更遑论目睹那威震封神大战之“混元金斗”再放光华,重现昔日之辉煌矣。

    此中缘由,令人费解,亦令萧辰心中疑云重重。

    素娥仙子闻萧辰问及“云霄”之名,神色间顿时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孺慕,答道:

    “云祖,我倒是认得。”

    “云祖……”

    萧辰一怔,随即恍然。

    以三霄娘娘的根脚渊源、辈分神通,当为天下云气之“祖”的存在。

    素娥仙子这后天云气点化的小仙恭称其一声“云祖”,的确恰如其分,毫无不妥。

    萧辰目光中满是期待,道:

    “可否与我讲讲?”

    “我对云霄娘娘也是钦佩的很啊。”

    素娥仙子微微端正了身形,神情肃穆,开口道:

    “云祖乃天地初开时的先天祥瑞之云所化,法力无边,道行深不可测,堪称我等云气修行者的尊祖。”

    “昔年我初开灵智,游荡于太虚之间,游荡于太虚之间,茫然不知所措……”

    “云无常态,风一吹就散,白云修道,何其难也?”

    她眼神中流露出追思与感激,继续说道:

    “正是云祖,见我亦是白云得道,开了灵智,念在‘同源’之谊,曾慈心降下谕示,指点过我一二云气化生后的修行关窍与感悟天地至理的法门。”

    “方使我得以稳固道体,实乃我的启蒙恩师。”

    说到这里。

    素娥仙子眼中浮现一丝追忆的神采,嘴角微微上扬,似沉浸在美好回忆之中。

    随即,她又带上一丝自嘲的无奈和身为小仙的疏离感,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小仙修为微末,根基浅薄,自入月宫以来,便位列天宫仙娥之职,久居于此。”

    “天界这仙班排定、各安其位的悠悠岁月里,纵有仙家盛会,小仙地位低微,能亲睹云祖仙颜的机缘,也不过寥寥一两次而已。”

    言语间对云霄娘娘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具体的情景,眼神一亮,补充道:

    “那还是在‘赵财神’府上的宴饮之时。”

    “适逢赵财神寿诞仙宴广开。”

    “天庭财神宫邸,宴席盛大,各路仙客云集,皆非凡俗……”

    “小仙是奉太阴星君之命,被召唤前去献舞助兴……”

    她语气平淡,却隐含地位差距:

    “正是在那般机缘下,于众仙宾客席间,得以远远瞥见云祖法驾莅临,其风华气度,神韵天成,确令人心折难忘,不敢有丝毫逾矩冒犯之念。”

    “不知杨司礼……”

    素娥仙子略带疑惑,试探地问道:

    “为何忽然问及云祖行踪?”

    “可是……有要事需拜谒云祖仙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