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带崽穿越 > 第326章 你看大家多忙活啊!

第326章 你看大家多忙活啊!

    周言郎走过来后,他简直是气笑了。

    一早上他可是说了好几次,今早这第一顿饭,算是安家饭,将野猪都炖了,各家在深山里攒的干菜一家拿出来一两把,第一顿饭一定要吃饱了。

    可这些老娘们没爷们看着,竟会偷工减料,原本在深山老林分组吃饭,一组也得炖上两大铁锅,骨头汤可是不算的。

    可现在除去四铁锅骨头汤,一组一铁锅菜都不足。

    呵呵,各家打底都一二百两白银揣着,还过的那么抠搜,这群老娘们可真是!

    周言郎大手一挥,冲杨四和赵易军他们点了点头。

    八大小组长外加杨四和赵易军,直接将自家嫂子婆娘外带老子娘,从人群中叫了出来。

    作为领导的家属,上吧!是你们在周家庄露脸的时候了,继续烧菜,多多得烧,各组至少再烧两大铁锅菜出来。

    村里的老娘们不听话,领导家属们要有思想觉悟!

    被安排重任的领导家属们,她们觉得很为难,也不看你们一早上打的野猪能有多少肉,怎么再烧出十六铁锅菜嘛!

    就当真一点肉都不留?哪有吃一顿饭要将家底子都吃完的嘛?

    所以这些两道家属们的思想觉悟还是不行,在赶鸭子上架下,也只是一组又炖了一铁锅菜。

    嗯,四大铁锅骨头汤添了第二遍山泉水,回头还是可以再添两遍。

    曹巡检和王典仗以及十几个官差吃的满嘴流油,周言郎让周三郎又招来了十多个竹筒碗,每道菜都给他们又盛了两碗。

    愣是在荒草地上排放出了满汉全席的架势,邀请曹巡检十几个人蹲在荒草地上围成了一个圈,倒是吃出了仪式感。

    周言郎贡献出了雪白的白面馒头!

    嗯,也是昨天下午没吃完兜着走的!

    也攒了半箩筐,不过这下子都贡献出来了!

    林奕可其实还是蛮心疼的,那可是王田和王木俩兄弟的干粮,都给曹巡检他们吃了,俩兄弟就只能吃粗粮了。

    周三郎服务还是蛮到位的,菜都给盛了那么多,骨头汤必须一人一大竹筒奉上。

    不差这一点啦!

    曹巡检和王典仗他们喝一口添了第二遍山泉水的骨头汤,咬一口白面馒头,在夹上一筷子肉菜。

    曹巡检表示,他是真想哭,他咋想咋觉得自己过的日子比难民都不如。

    什么难民能吃大白馒头,配上七八个肉菜,还能喝上有点像刷锅水的肉头汤。

    不对,是山泉二道水肉骨头汤。

    大家伙都已经喝上第三道添了山泉水的肉头汤了,所以说招待曹巡检他们,大家伙的心还是挺火热的。

    曹巡检也觉得这伙难民的心确实很火热的,都有点吃撑了。

    嗯,装骨头汤的竹筒有点大,一不小心让他喝光了。

    一顿饭也算是宾客尽欢,只是大家伙都是各蹲各的,没和曹巡检他们蹲在一起。

    仪式感有点不足!

    周三郎表示,以后曹巡检再来连海谷,别的不说,一定会准备好凳子,保证不会让曹巡检蹲在荒草地上。

    至于会不会再请曹巡检吃饭,周三郎没说。

    这得看曹巡检值不值一顿饭!

    这话是周三郎在心里想的,他谁都没说。

    吃饱喝足,大家伙儿要干活了!

    在磨蹭都晌午了,可没人有闲工夫陪着曹巡检了。

    大天亮的,都能看清连海谷大抵情况了,活计那么多,曹巡检你们要不就搭把手干活,要不就哪来回哪去吧,也没人能抽出空送你们了。

    曹巡检有点不想走,看着周家庄这伙难民,个个忙活的脚底生风,连三两岁小娃儿都知道跟哥哥姐姐身后,在割过的荒草地里找野菜。

    这画面才是有点盛世的感觉,太美了,让他有点不想回难民安置点,恩,还有点想飚会儿“哭功”给大家伙儿助助兴。

    周言郎表示,可拉倒吧!

    大家伙都够兴奋的了,家里那一二三百两银子够他们兴奋到过年了,可不能再添油加火了。

    一个个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劲头足得很,再加油添火就该干冒烟了 。

    对于大家伙儿来说,哪哪都是活。

    要是没有那一二三百两白银当兴奋剂,别说干冒烟了,应该都不想活了。

    破屋框子没屋顶,房间里没床没炕,两家能有一个水桶,三家合起来没有一个木盆。

    没舍得扔的镰刀都卷镰了,割荒草都费劲。

    可是苫屋顶不是荒草理吧理吧就可以的,首先得用铺一层硬实点的芦苇,在芦苇上头才能铺上一层厚厚的茅草。

    下山割芦苇那也是女人的活,卷镰的镰刀没有力气,那可割不了芦苇。

    从石头屋前到南边大树下打底也有四五百米,各家各户暂时居住的屋前才割了一二百米,剩下的荒草,只能让半拉孩子用手拔了。

    三宝身后带了一群萝卜头,蹲在地上拔荒草。

    三宝和小萝卜头手上都缠着布条,那些布条是三宝从善心人送的那条裤子上撕的。

    大姑娘们有大姑娘们的活计,他们站在割过的荒草地上,面前用几个木棍搭的架子,她们要打草苫子。

    草苫子可是需要不少的,路上用的草苫子,回头肯定不能继续再用了,都是大家大口的,哪一家铺床不得要五六七八张草苫子。

    年前若是不能做门,还是要用草苫着当门用,还必须要大要厚实。

    至于老婆子们,都手脚并用在搓麻绳呢!

    打草苫子要用麻绳,苫屋顶更是离不了麻绳。

    这点活计还哪到哪啊?

    只是能怎么着,只能先干着,一件件来吧!

    汉子们干的可都是苦力活,爬墙上屋那是必须的了,屋顶上的大梁是完好无缺,二梁也得先排上。

    这还得分一部分汉子,上山砍伐枯树当二梁用吧!

    总打地铺绝对不行,睡觉是大事,火炕得搭起来。

    可卷镰的铁锹挖不动冻硬的土地,太费劲!只能去山下一人高的荒草地找软泥,挖好抬上山谷,在大屋框里燃篝火摔土坯,一步步凑乎着来。

    这可真是,看着人多,三五下一分,人手倒不够用了。

    哪里还能腾出人手招呼曹巡检和王典仗他们,没直接挥袖子赶人就不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