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发散着徐徐仙气的玉床上躺着一人,他圆润饱满的额头上外溢着涔涔冷汗,此人容颜红润,然而正在被发生着的梦魇折腾得表情扭曲狰狞……他的卧床周围若是没有仙气缭绕着,任谁都不会相信,他就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天帝。
梦境里,一团瘴气暗涌的黑云幽幽道:“天帝,你的仙界即将遭遇灭顶之灾,若要安度此劫,你须牺牲自己十个儿子其中,九个的性命来换!我倒真是好奇——等到了那生死的关头你会保全十子中的哪一个?有趣!真是太有趣了!哈哈哈哈哈哈!”
天帝听后不由地暗暗惊疑道:这厮是怎知吾共有十子?虽是吃惊不小,但天帝的语气却并无丝毫露怯:
“哼!朕掌管天界千万载,什么风波朕没闯过来,如今之天国如日中天,何方妖孽犯吾天国神威,朕定教它有来无回、万劫不复!”
天帝苍劲轩昂的声音响起并与“黑云”的阴腔怪调形成巨大差别。
黑云:“好,你就静等着劫难到来吧!若你真信了我,现在就开始戒备的话,那说不定我就看不到你下辖的仙界血流成河?更说不定连你那九个儿子也可能少死几个呢!可我知道,你绝不会相信我的话,就如你不信你的仙界、天界、和你自身都会在将临的一连串劫难中一一毁灭一样,哈哈哈哈!”
天帝:“吾倒要看看汝口中谓之‘灭顶之灾’到底如何‘光临’吾天境之界!”
梦境徐徐退却。玉床之上,天帝倏地惊醒。
“来人,召集各仙,朕有事须诏众仙面议。此举暂不可告知九位太子。”
太乾殿:
一个身段魁伟且高挑的身躯——内衬雪白色凤缕绸衣,外穿着银白色软鳞甲衣、腰间系着一条白金腰带;两足穿一双虎头蘸金靴;唯有发式极为简洁——被梳在耳后的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膀背上,仅中间一缕发上束着一个扳指大小的墨玉环。
左手背于腰后、右手置于腹前;龙眉凤目、鼻直口方。
笔直矫健地屹立于神殿的天帝台上。
天帝:“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何在?”
四位龙王急忙从神殿右侧的文神班列中走至神殿中央及天帝两眼观望之处,立定、拱手道:“小仙在。”
“尔等四位,自朕登基以来便分别管理人界——神州之地其中之四海,总论之下,其功大于过。”
四位龙王:“圣上英明!小仙定会竭尽所能,掌管好此四海,请圣上放心。”
“好,既如此,朕便将尔等四位册封为——龙神,列入天国籍神族,掌管人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
“迟些,朕就将尔等升任龙神后之具体职务分发与诸位。吾望尔等——在其位、谋其政,切实履行龙神之职。尔等此次下界,要慎重挑选几位德才兼备之龙子,并命其接任四海龙王之职。”
四位龙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番迅速的眼神交流后,一齐再向天帝拱手道:“小神在此谢圣上提典。”
天帝唯恐这四条老龙再背出一大段儿“布道词”似的的感言或是奉承他的陈词滥调,赶紧摆了摆手使其归位。
天帝:“各位神仙,今后行事要更加持重稳健,不可妄生枝节,有事须向天国即天庭禀议。不瞒众卿,召集众神”前来之事,非同小可!
天帝言音未消,台下众神、仙已然开始起骚动……
“究竟是何事?竟能让一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天帝如此严肃?”
“是呀,想必事出有因吧……”
“算了算了,诸位同僚请稍安勿躁,且闻圣上后叙,便知分晓。”
天帝见状,目览众神,眼神流转间显着几分散漫与不羁,并将台下众神的浮动一览无余且明察秋毫之末,但表情却是威严依旧。
过了片刻,在众神议论乏味之时,天帝这才这才不温不火道:“朕刚刚……咳咳……之前做了个噩梦,梦见一团由瘴气汇聚而成的黑云。道来朕甚是惭愧,竟无察出它的底细。而那厮却对朕大言不惭道,吾阳天之仙界、甚至众神仙当下立足之此天界,都将迎来一场滔天浩劫。”
“它还道,吾等若想转危为安,须牺牲朕之九子,还须朕亲自择定”言至于此,天帝已然怒火中烧,“虎毒不食子,龙恶不害儿啊!朕乃天子,断然不做这丧尽天良之事!朕之所言,绝非宠溺九子——男子汉、大丈夫为天下苍生抛头颅、洒热血理所当然,但吾为其父,当望子于保卫正义之战时,勇敢无畏、驰骋沙场、纵然出生入死,也便死得其所。但朕绝不能屈惧邪魔威胁,断送吾儿!”
“圣上英明!请圣上息怒,小神定会克己奉公,竭尽所能。”天帝见台下众神都已领会,这才垂下双眸、眉峰渐展、勉强压住了胸中怒火。
“黑云那厮,虽有夸大其词之嫌,但天国及天庭仍须要做好除魔卫道之万全准备才是。”天帝平息了心中怒火后又道。
“小神谨遵吾皇圣谕。”
“嗯。”天帝见众神皆不谏言,他想了便知众神、仙、亦是无良可谏,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地应了一声。
议事散后,四位龙神赶赴天庭,去向玉帝复命。众神各归其位、众仙各司其职去了。
“——张百忍,汝可听得清楚?”
身在天庭的玉帝,听到天帝略微调侃地叫着自己的姓名并疑问时,应声答道:“正是,臣听得真真切切!臣即刻命李靖哪吒父子加紧操练天兵。现已派杨戬在仙、人、冥三界内暗查此妖孽的下落了。”
“嗯,颇为妥当。如有任何斩获,速速通报朕。”天帝听后,抬起背在腰后的那只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道。
“遵旨。”玉帝恭敬道。
天帝顿了顿、低着头在天帝台上左右走动着补充道:“倘若朕近来有事须找你那二郎外甥,他便不必请示你过后,再来找朕了吧?”
“这……”玉帝听天帝口气,虽然调侃意味甚浓!却是志在必得。
“呵呵!放心,吾与他只论公事,不套近乎,单图个行事方便。汝看可好?”
说着,天帝右手一挥,快如风疾!空中闪现出一道金光并化作一面光幕。里面直播着玉帝手忙搅乱地回答的模样……
“额,圣上说得这是哪里话?您如此安排,甚好,甚好啊!只是那杨二郎与我千多年前就已恩断义绝,而今只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这我们之间只要一提‘亲’字,立马火急火燎!哪还会套近乎儿呐!再者,搁您这儿论,我和杨戬也算是同僚了,都尊您为圣。既为行事之便,那杨戬自不需和我这眼不见为快的旧上司多费口舌了嘛。”
“百忍,听汝这口气,确有几分嫉愤?”天帝问道。
天帝稍微停顿片刻,又道:“大劫将至,吾有预感,浩劫一现,其声势与影响,将不亚于封神之战,且会接踵涌来。而我方势必付出空前之代价!故此,必需要无数仁神、义士、乃至人界壮士与之出生入死;能者,自是功德无量。”
“圣上说的是!大能者未来之功绩,自当铭佑千秋、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玉帝说的“大能者”里面站在第一排、第一位的便是他自己。呵!
但听天帝继续道:“二郎忍辱负重千余载。铸就新天条,可谓大智大勇也。此次,他若真能‘拨开云雾见青天’,那他就是下一任天帝。汝焉能冷嘲热讽?这公私汝得分清才行,大可不必愤愤不平。呵呵。”
“请圣上明鉴呐!这当……时天条未改,臣下固有处置不当之过,但这也是为了维护当时的天规呀!这天规当初也是获得了您的准许臣下才施行的,在天地间已经运行了数万年并无不妥。”
玉帝趁着天帝还未出言,赶紧又道:“更何况,他杨戬还劈死了我九个儿子!臣下承认杨戬有上兵伐谋之才、上天入地之能,但若让其接替您的位置,恐他资质尚浅……”天帝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玉帝不服气地辩解道。
“朕与汝说句肺腑之言,依朕看——尔等之间,恩怨是非,尽汝一手造成,于公于私,汝皆未免意气用事。”
“先说公——旧天条确实在三界内运行了数万年,但世间万物,因时而变,天规亦须因势而转。凡事,弊大于利,则不可为——利大于弊则必为之。此乃身为主持者必须遵循之‘天规’,”
“汝晒死了自己的亲妹妹,失去了九大金乌。加在一起,便损失了十员战神!而其目的只是为了遏制神仙动情,然而此后你的七女、八女、织女却相继又与凡人生情,此乃大势所趋兮!汝不以为得不偿失?亦不曾觉察汝之所为有悖潮流?”
“这……”玉帝欲辩词穷。
“汝之初衷乃维护汝谓权势、威严,却硬生生地使其骨肉相残,还耗损了如此大的能量!使得汝天庭实力倒退数万年。”
“再说私——是汝先将杨天佑一家灭门,那少年杨二郎向汝求饶无望、创巨痛深,方才力斩九金乌……呵呵!说句不好听的,这也属礼尚往来嘛。”
玉帝一听天帝又把自己给教训了一顿,心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今新天条已出,再辩那陈年往事又有何益?
再者,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我若再与天帝继续强辩,只怕不但讨不着好果,反而‘吃不了兜着走’。况且,之前力阻更改天条,是唯恐旧格局被打破,天条乃是天庭的‘权利规则’,一旦被废除,那我苦心经营的格局也就不存在了、进而天庭易主……但正因我决意不改天条,才差点让沉香、孙悟空、牛魔王,还有那杨戬等等……一群逆天反贼打着‘踢翻天庭伏玉帝踏平瑶池擒王母’的大旗,把我张百忍给灭喽!”
“经圣上此番开解后,臣下已被点醒。也罢,过去之事,已然过去……尽管‘伤疤’还是时而隐隐作痛,但臣下定会痛定思痛,经营好新天条,请圣上宽心。”
“嗯,如此便好。此一叙,恐怕是要等劫难过后,汝吾方可再会。凡事,汝要着眼于今后之厉害。”天帝最后嘱咐道。
“遵旨。请陛下亦多加珍重!”玉帝拱手恭敬道。
只见天帝一挥手,便驱散了那道化作光幕的法力。玉帝见天帝收起了他举头望三尺的那个悬浮光幕,长舒了口气,悠悠道:“看来这杨戬是很快就要爬到朕头上喽!诶!江山代有才人出,谁能定论这不是好事?
…………
玉帝慵懒地坐于瑶池宝殿台上:“众所周知,近日来人间海面上平白无故死了很多的渔民呐!朕看奏折上还说这些渔民是在打渔之时,在渔船上猝死,还都是这个死法儿?
“回禀玉帝,正是如此。”在场众仙齐齐附和道。
玉帝又接着道:“人界各大海域上面每天都增加这么多渔船漂泊不返,只怕至今得有上万人死。一艘渔船上面至少得承载一两个人吧?”
“启禀陛下,小仙以为此祸乃妖孽所为。”哪吒上前一步道。
玉帝眉头微皱:“这事儿一起,立刻就震动天地、鬼哭狼嚎的,给三界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决不可任期继续发展。可是现下杨戬经被派去追查那惊扰天帝的梦魔了……”
“陛下,臣愿受命调查此事,不必等司法天神了。”哪吒拱手请缨,踌躇满志。
玉帝眼底闪过一丝得意之色,暗道:呵呵,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那就由三太子辛苦一趟吧,朕就敬候佳音了。”
“遵旨,臣告退。”哪吒领命离开了瑶池。
玉帝一看哪吒走出去,才放心地展露不悦之色,想道:唉,新天条施行了,杨戬一家和哪吒一家成了天庭两大巨擘,把控着天庭所有的势力。
杨家除了杨婵与那个书生,杨戬、沉香、小玉,哪一个都足以一力破天!
而李家父子中,李靖统领着天庭所有旱军兵马。他倒是个耿直忠厚的庸将,可他那儿子哪吒,可是生来就是为了逆天,就是来逆朕的!
连他亲爹他都不放在眼里,他那个无能的老子根本向他不住!至今手里要不举着宝塔,李靖都不敢和自己生的好儿子照面!
否则,沉香率众攻上天庭时,哪吒阵前倒戈李靖也不会拦不住他。指不定哪天这长着三个脑袋、六只胳膊的小奴才就会夺了他爹的帅印,联合杨戬、沉香等势力,率军逼宫而来呀!
与之为伍的还有孙悟空、猪八戒师徒可是佛界的佼佼者,可谓根红苗正。
牛魔王一家乃属魔界,因此不受天庭管束,手下自有一个妖魔军团。
其子红孩儿天生就是一枚三味真火的火种,唐僧师徒取经之时,路过火焰山孙悟空那个泼猴儿也不得不说,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的不亦乐乎!武力也不亚于哪吒。
而牛魔王的老婆呢,自恃芭蕉扇、傲视三界!但在沉香救母之时已被杨戬收服。
甚至便连身为道家三清首座的太上老君与那曾将朕扶上位的太白金星这两位功望高深的长神都对杨戬维护得很呐!
还有嫦娥、百合花仙子……这些法力不高,但是占着天庭八九成数量的下级仙士们都已经对杨戬马首是瞻并早就将其视为世间第一英雄、三界真正之主。可以说,这个天庭已经是姓杨的了。
如今堂堂一个玉帝,行事却不得不看所有人脸色。再不同于往日的颐使气指……玉帝心中好一阵儿的懊恼!
正当玉帝郁闷之时,四位刚龙神姗姗来迟。在来的路上哥儿四个还在嘟囔……
“这王母娘娘投胎转世,体味人间疾苦去了之后,怎么玉帝都懒得上凌霄殿了,就连上朝也得去瑶池找他。真是可怜咱们这几把老骨头了!”
“算了,你就少说几句吧,一点益处也没有。”
“哼,玉帝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
“就是,要换做杨戬、哪吒,早就气得跳脚,找他算账去了。”
“哈哈!非也。几位哥哥所言差矣,人家脚力多快!这点路程转眼即到,哪像咱们呐?他们没有也犯不着为这等小事去和玉帝那个老宠物费唇舌。”
“四弟快快住口,你胆大包天了不成?玉帝若是老宠物,那我等不就成了废物?”
北海龙神白了一眼老大道“哼哼,我看他未必比咱们强,至少咱们没有光吃饭不干活儿。”
一踏上进瑶池,一个比一个恭顺,异口同声:“老龙参见陛下!”
玉帝一瞧,喜上眉梢!终于来了几个可以让他发泄的人了!
连“免礼”都顾不得说了,张口厉声问:“东海龙王敖广,你的东海面怎么死那么多人,你还不知道海面上死人之事究竟是谁所为吗?”
四位龙神里的东海龙神敖广:“小神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小神定会查明此事,至于海面上那些渔民的死,应当与东海无关。”
玉帝:“何出此言?”
东海龙王傲广:“今日海面上常现异常的龙卷风,但是臣已经查过,这阵来历不明的龙卷风的确与我东海没有关系。”
玉帝:“朕也没说此事就一定是你东海所为,莫不是你心虚了?”
东海龙王敖广扑通!跪道:“是老龙糊涂!方才言语不慎,还请陛下赎罪。老龙定竭尽全力查明此事。”
玉帝:“嗯,此事关系重大,要好好儿查清这到底怎么回事。”
东海龙王敖广:“是,小神即刻回东海查明此事。”
玉帝:“好,众仙无事的话,散了吧。”
台下的众仙:“小仙告辞。”
四海龙神出了瑶池,到了南天门口聊了起来……
“大哥,你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怕玉帝将此事查到你的头上?”
“是啊!你刚才为何会失态?”
龙神敖广:“胡说!我有什么好怕的?只是刚才我对玉帝陈复完才后觉言语之中敬意似有不足……这才有些慌张嘛!伴君如伴虎,你们又不是没领教过。”
其他三人见大哥情绪很大!便不敢多言。
敖广不去看三个胞弟什么脸色,自顾自地继续道:“我刚刚失态,不仅是怕触怒天颜我一条龙首被斩,更是怕玉帝到最后结不了案,再把罪责问到东海去!”
“并且依我看,多半就是龙卷风与瘟疫所为;你们不必太多心了。此事,我还要回去仔细查查,三位兄弟不送。”
东海龙王敖广从罢话,归心似箭地化为一道金色流光飞向东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