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闻言,遂回首向后看去,不禁脱口惊呼道:“咦!花铃,你怎么跟来了!”
正说时,花铃已近身前,她骤闻此言不禁怒道:“怎么,貂蝉!你不让我去吗?”
貂蝉见她一副凶巴巴的模样,忙吞吞吐吐地辩道:“没……没有事,我可没这么说啊!”
话音未落,她惊诧地打量着花铃,低低地道:“花铃,你怎么这身装束?全身武装的……”
末待她道完,花铃猛然跨前两步用手指着她的鼻尖怒道:“笨瓜,你难道忘了曹操虽是我们的敌人,但东吴同样也是呀……到敌国去怎能不全副武装呢?”
貂蝉忙不好意思地瞥了一眼鲁肃,伸出手将花铃拉过一边,轻声说:“花铃,我们此去是要与东吴联盟的,而不是去打仗,你这样子装扮多不好啊。”
花铃嘴一撅,不服气地说:“你不也总是穿着你的凤冠铠甲吗?”
貂蝉冷冷一笑:“你现在看看我……”
“啊!怎么会……你什么时候换的这身衣服……”花铃定睛一看,吃惊地道。只见貂蝉今日竟不是劲装打扮,而是穿回了裙装,那高耸的*微微露出白皙圆润的半峰,十分的美丽诱人。
貂蝉笑道:“我今天一直就是这身打扮啊,你这叫不注意观察,只有像我这样子才像个女生嘛,你看看你,哎……
花铃正待反驳,忽觉眼前人影一闪,忙注目看去,只见月英己至她身旁并伸手抓住她的左腕向后拉去。
她挣扎着惊呼道:“喂,月英姐,你要干什么?”
月英嗤嗤笑道:“看你这身打扮真的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走,换了衣服再跟他们一块去吴国也不迟呀!”
月英边说边拉着花铃奔向内堂,进了房,月英抱出几件衣衫让花铃换上。
花铃瞟了几眼那放在椅上的衣服,鼓着腮帮气呼呼地站着动也不动。
月英见状,低沉地解释道:“花铃,别任性,你若真想去就快换好衣服!因为,你若穿着甲胄,佩带长剑……会让人误会的,此次是为了与吴联盟共御曹军才去东吴的,所以,你一定得解下长剑,换上便装……”
未待她道完,花铃便嘟哝着道:“哼!这些破衣服一点都不好看,穿上去一定让人笑掉大牙的!”
月英从椅上拿起一衫—裙,微笑着:“谁说的……给自己点信心,我看你穿上这身衣服,一点也不会比婉晴姑娘差的。”
花铃骤闻此言,惊喜地扫视着月英双手所捧的衣服,惊疑地道:“但……那衣服我能穿吗?”
月英嫣然一笑道:“来,试试看,你穿上它一定会更加漂亮的!”
花铃忽地暗忖:“貂蝉每每一说起婉晴姑娘时,就是一副十分动情、思念的模样……我知道他十分想念她,但婉晴姑娘现在身在魏国,她们又不能相聚一起……而这次貂蝉她又要赴东吴抗曹,同样是女人,她却整天忙于天下大事,这一路非得有人照顾才行……既然如此,那我就穿上婉晴姑娘这身衣服来抚平她心灵的创伤,以免她会因太思念婉晴姑娘而分神,无心去对付曹军。”
想到这些,花铃便接过月英手中舒婉晴的衣服在寝室内换了起来……
此刻,众人在城外的夏口港心急如焚地等候着花铃……
张飞目不转睛地眺望着前面的大道,他搓着手,踱步着急地道:“怎么回事?花铃这丫头到现在还不来。算了,再不等了,俺替她去好了!”
话音未落,他身旁的关羽瞪了他一眼,冷沉地道:“好了,翼德!你不要说这些做不到的事,如果让你去了,那事情准糟!”
张飞闻言,虎着脸,气呼呼地站立—边。
突然,黄忠走至貂蝉面前微笑着道:“貂蝉军师,干脆,坐在这船上陪我去长沙吧!”
张飞骤闻此言,怒不可遏地奔了过来急急地道:“喂!你这老头别瞎添乱!”
貂蝉正欲答话,忽听前面的孔明惊喜地高呼道:“啊!她们终于来了,还来得及……”
貂蝉忙侧首注目看去,只见月英与花铃共乘一马正疾驰而来。转眼间,二人已至众人面前。
二人跃身下马,只见花铃手提一个包袱,上身穿一件绿色衣衫,下着一件漂亮的淡紫色长裙,看上去显得较之平时更为俏丽动人、妖媚无比。
众人皆惊讶地注视着花铃,貂蝉扫视了瞬间,惊诧地道:“花铃,你穿的是婉晴的衣服吧!”
花铃点点头,怯怯地道:“嗯!我穿着是不是很难看?”
貂蝉急急摆手道:“不……你穿是得正合身,漂亮极了!”
刘备走了过来,亦微笑着赞道:“的确很好看,就像是婉晴姑娘回来了一样,是吧,小妹?”
刘备哪里知道舒婉晴和貂蝉之间的关系,在场的人都不知道,除了——花铃。貂蝉愣了一下,然后“哦”了一声,缓缓地点点头。
此时,孔明走了过来微笑着道:“貂蝉、花铃我们上船吧!”
貂蝉轻轻地应了一声。随即三人便和鲁肃一起相继登上船去,刘备等众人与他们挥手作别。
那巨大的布帆“呼啦啦”地迎风缓缓地升至杆顶,水手们遂划动船桨,船便缓缓启动了。江水被桨划动的“哗哗……”声骤然响起。
岸边,刘备目送着渐渐逝去的船影,他神情激动不己,口中喃喃自语道:“东吴孙仲谋……这次与吴联盟抗曹,事关重大,成功与否就只有拜托你了孔明,还有我亲爱的小妹‘仙女神将’!”
过了好大一会,刘备与众人始转身回城。
江陵城。
这几日曹操心神不宁,惶恐不安。他在担忧……担忧刘备会与孙权联手对抗他,于是,他便召集文武百官共商攻吴大计。
曹操高坐于大堂之上,他威严冷峻地扫视着堂下众人。忽地,他将目光停注在坐在文臣列中最前面的荀彧身上。
注视了瞬间,曹操低沉地问道:“荀彧,你对我军攻吴一事有何高见呢?”
荀彧闻言,忙站起躬身作揖恭敬地道:“丞相,属下以为单以人数而论,我军占有十成必胜的把握。但若与吴军在长江上水战,那他们则要胜我们一筹。而且,东吴的都督可能是周瑜周公瑾。我听说其谋略不下于孔明,若周瑜与孔明联手相抗我军,再加上还有一个仙女神将的话……那我们就……就无必胜的把握了!”
曹操闻言,惊骇地沉声道:“我担心的也是怕他们联手对抗我军……但如果开战,那又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们正面一决雌雄了!”
话音未落,忽见文臣之中闪出一年约三旬之人朗声对曹操拱手道:“丞相,此言差矣!”
众人遂惊诧万分的注目观之,只听曹操惊讶地问道:“哦!是荀攸啊,你有何良策?但讲无妨!”
此人正是曹军军师荀彧之侄荀攸。
只见他拱手沉声道:“丞相,微臣认为不需与他们正面接触就可将其一并消灭的。因为,东吴此时对我方应是十分惧怕的,他们必定不敢轻易应战。其实,我们对东吴当以劝降为上策,之后再与吴协力共讨刘备,我们对他们许以分割荆州为代价,我想孙权一定会应允的。这样,先稳住东吴而灭了刘备,进而吞并东吴,这样事情就容易得多了!”
话音甫落,曹操双手连拍,欣喜地赞道:“妙……妙计!好!荀攸,就依你之计,我即刻遣使者前往东吴……”
众人皆颌首赞许,连称“妙计”……
可是,却有一人目光漠然、神情冷淡。他似乎对刚才之事不以为然,另有辟见。他就是曹操手下另一谋士贾诩。
议事完毕,众人便相继离殿而去。
荀彧正行间,突听身后有人急呼:“文若先生,请留步!”
荀彧遂转身停步看去,见是贾诩。
贾诩走至其身旁,低沉地道:“文若先生……请问,你以为刚才令侄所言之计能否行通呢?”
荀彧侧首冷沉地道:“文和兄,难道你有何更高明的见解吗?”
贾诩闻言,深沉地道:“这个……我想文若先生料知到了吧!……不知孔明他如何行动,我只能为荀攸祈祷,但愿其计成功,啊,打扰您了,下官先行告退!”
道罢,遂对荀彧深深一揖,转身而去。
荀彧注视着贾诩渐去的背影,暗惊道:“贾诩果真比荀攸有远见,他能看出孔明会说服东吴,而联手抗曹的结果……此人的谋略可说与孔明相差不远。看来荀攸之计是全盘落空了,因为,他太低估孔明了,根本未料到其会联合东吴来对付我们……”
不出四日,果真如荀彧等人的预计般,孔明与貂蝉、花铃一行人到达了吴国的柴桑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