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四合院:娄小娥于莉给我包水饺 >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怎么又来了?”

    “这孩子怕是真撞邪了,肯定看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贾家就这一根独苗,要是出点事可怎么办?”

    “这样跑下去,非把棒梗累死不可。”

    院子里,几个妇女站在远处小声议论。

    “棒梗,快站住!”秦京如气喘吁吁地喊。

    棒梗不敢停下,身后那个可怕的鬼影眼看就要扑到他脸上。

    “哟,院里这么热闹?”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走进来,好奇地问道。

    “哎,许大茂,你的车有问题。”三大妈惊讶地说,“早上我就发现轮子有点偏,现在连车把都歪了。”

    “有吗?我看着挺正的。”许大茂嘴角抽动,心里只想让三大妈别再说下去了,再说了他真想跳河。

    “确实偏得很,这样还能骑吗?”二大妈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不对劲。

    “我的车好着呢,你们别看了。”许大茂赶紧转移话题,“说说怎么回事?棒梗怎么了?”

    “棒梗去张家偷东西被吓到了,”一大妈说,“刚才晕过去了,现在又发疯了,我看这孩子没救了。”她还在为贾张氏刚才说的话生气。

    “这小子胆子不小,上次在张家吃了亏还敢去。”许大茂把车停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

    “许大茂,快来帮忙抓住棒梗!”贾张氏看见个男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我昨天刚掉河里,现在浑身没劲儿。”许大茂可不是那种爱管闲事的人。

    许大茂向来只做有利可图的事。

    “许大茂,活该你断子绝孙,丧尽天良!”

    “我家棒梗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贾张氏破口大骂。

    “你家孩子出事关我什么事。”

    许大茂顿时火冒三丈。

    他强装镇定,生怕被人看出他在意“绝户”这个称呼。

    冷哼一声,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往家走。

    “怎么又回来了?”娄小娥问。

    “上班时还是不舒服,回来再躺一会儿。”

    “晚上要接待领导,得养精蓄锐好好应对。”

    许大茂躺在床上,心里憋闷极了。

    新买的自行车花了近三百块,才骑几天就变成这个样子。

    “累了就好好休息吧。”娄小娥劝道。

    “哎,你看到棒梗发疯了吗?”

    “早就看到了,怪吓人的,我都不敢多看。”

    许大茂眼睛一转:“我去看看。”

    他来到中院时,棒梗已经昏倒两次。

    中午没吃饭,又疯跑半天,这会儿彻底没力气了。

    被吓得口吐白沫,又昏死过去。

    “老天爷,这可怎么办!”

    贾张氏坐在孙子旁边,嚎啕大哭。

    “贾婆婆,咱们先把棒梗抬进屋里吧。”

    “太阳太毒,别让孩子晒坏了。”

    秦京如在一旁说话。

    贾张氏抹着眼泪,和秦京如一起把棒梗挪进堂屋。

    “还是捆上稳妥,免得醒了又闹腾。”

    “对,这么疯跑,没病也得累出病来。”

    “捆住手脚让他安静一下。”

    几位邻居大娘看不下去,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虽然贾家平时不招人待见,贾张氏嘴上又刻薄。

    但看到棒梗小小年纪受这样的罪,

    大娘们心里都揪得慌。

    两人把棒梗按在椅子上,

    用麻绳绑得牢牢的。

    “该去轧钢厂给秦淮如送个信。”

    “不送医院恐怕好不了。”

    一位大娘说道。

    大家纷纷附和。

    等会儿孩子醒了又哭起来,

    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让人心里发慌。

    “要我说,肯定是撞邪了。”

    “治这个病只有一个办法。”

    许大茂摸着下巴故作神秘。

    “什么办法?”

    贾张氏急切地问。

    众人一齐盯着他。

    “灌金汁,驱邪!”

    许大茂说得干脆利落。

    “呸!该灌金汁的是你!”

    “狗嘴吐不出象牙!”

    贾张氏朝许大茂狠狠啐了一口。

    所谓的金汁其实就是粪水,换个说法罢了。

    这种肮脏的东西,

    贾张氏怎么能忍心让自己的孙子受这份罪。

    “哼,不听我的,到时候有你后悔的时候。”

    许大茂往后退了两步,避开飞溅的唾沫。

    他心里窝着火。

    贾张氏骂他断子绝孙,这话让他气得不行。

    他正琢磨怎么给贾家添麻烦。

    给棒梗灌粪水,就是许大茂想出来的主意。

    贾张氏没上当,许大茂的坏主意也没得逞。

    浑身不舒服。

    许大茂看到于莉坐在张家门口。

    皮肤白皙,长相漂亮,身材更是出众。

    他心里痒痒的。

    咧着嘴走了过去。

    “闫解成这小子,把于莉养得这么水灵,肯定没少折腾。”

    许大茂心里暗想,眼中满是羡慕。

    “于莉,你怎么坐在这儿?”

    “好久没见,你越来越漂亮了。”

    “看看这脸蛋,红润得很,真让人眼馋。”

    许大茂没话找话,开口就是一顿夸赞。

    “别在这儿恶心人,你肚子里那些鬼主意我还不知道?”

    “走远点。”

    于莉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你这人,不想聊就不聊呗,干嘛发火。”

    许大茂尴尬地说。

    自觉没意思,垂头丧气地回屋去了。

    于莉摸了摸自己的脸,心里美滋滋的。

    她也发现最近皮肤变得细腻了,脸也圆润了不少。

    都是因为张家的伙食好,把她养胖了。

    于莉捂着嘴偷笑。

    贾家屋里。

    棒梗这次昏迷的时间特别长。

    足足躺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睁开眼睛。

    贾张氏坐着打起了瞌睡。

    “奶奶。”

    “肚子好饿。”

    棒梗舔着干裂的嘴唇,虚弱地嘟囔着。

    贾张氏睡得正香,完全没有听见。

    “先吃点东西。”

    秦京如放下针线,递来一个杂粮馒头。

    馒头送到嘴边,棒梗大口吞咽。

    不一会儿,馒头就吃完了。

    “小姨,快给我解开。”

    吃了东西,棒梗力气多了些。

    “不行,你要是再闹,我们可控制不住。”

    “喝点水吧。”

    秦京如端着搪瓷缸,慢慢喂他。

    咕咚!

    咕咚!

    一缸水很快喝光了。

    “还想吃……”

    棒梗望着她,满脸期待。

    “等一下,我再去拿。”

    秦京如转身离开。

    棒梗刚松了口气,

    突然看到秦京如刚才坐的地方,

    一个熟悉的鬼影立在那里。

    那具阴森的女尸直盯着他,

    慢慢弯下腰。

    苍白的脸带着冷笑,

    眼睛像死鱼一样冰冷。

    “鬼!!”

    棒梗尖叫起来。

    拼命扭动身体想逃,

    连人带椅摔在地上。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贾张氏猛地醒来,

    看到孙子倒地,赶紧扶起他。

    “奶奶,别碰我,放开我!”

    “那东西又来找我了!”

    棒梗哭着喊,满脸泪水。

    “哪来的鬼?别胡说,我在呢。”贾张氏皱眉安慰。

    “棒梗,真没鬼,肯定是饿坏了。”秦京如拿着馒头跑过来,“再吃一个,吃饱就好了。”

    “我不吃!快解开我!”棒梗挣扎着,声音发抖。

    在他眼里,那张可怕的脸几乎贴了过来,冰冷的手指划过皮肤,让他浑身发抖。

    许大茂家。

    “烦死了!这小子又闹,还让不让人睡觉?”许大茂掀开被子坐起来。

    “棒梗中邪了,能怎么办?忍忍吧。”娄小娥劝道。

    “早说过灌金汁管用,那老太婆偏不听,害得全院都受罪!”许大茂气得咬牙。

    “塞棉花就行,你看我。”娄小娥递上棉团,自己耳朵里已塞好。

    “还是你有办法。”许大茂看了她一眼,忍不住笑了。

    易忠海家。

    “唉……”壹大妈刚睡着就被惊醒,连连叹气,起身出门查看。

    壹大妈刚出门,就遇到了贰大妈、叁大妈和几位邻居。

    她们神情同样疲惫。

    “贾家嫂子,还是送棒梗去医院吧。”

    “再这样绑着,孩子嗓子都要喊哑了。”

    “总这么绑着也不是办法。”

    邻居们纷纷劝说。

    “去医院?你们出医药费吗?”

    “我们贾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钱看病?”

    “你们倒是会说风凉话。”

    贾张氏生气地反驳。

    众人顿时沉默。

    谁愿意替贾家出这个钱呢?

    只能听着棒梗继续哭喊。

    “奶奶!快给我解开!”

    “小姨!救救我!”

    “老不死的,放开我!”

    棒梗拼命挣扎。

    尽管被绑在椅子上,仍然不老实。

    “哐当”一声,连人带椅摔在地上。

    身体还在不停扭动。

    “淮如怎么还没回来……”

    “家里大事小事都靠我这个老太婆。”

    贾张氏愁眉苦脸。

    别家老太太都能享清福。

    偏偏她总有操不完的心。

    “老东西……”

    棒梗突然口吐白沫。

    脸色逐渐发青。

    麻绳勒出的红痕触目惊心。

    “京如,去厂里叫你姐回来!”

    “像木头一样,没看到棒梗这个样子了吗?”

    “非得我使唤才动弹?”

    贾张氏看着孙子的样子,心里直打鼓。

    秦京如被训了一顿,不敢说话,赶紧跑向轧钢厂。

    红星轧钢厂里,张宏明正在测试新做的工装夹具。这组改良后的夹具安装在八号工位,使用一个多小时后,加工出的零件全部合格。

    更关键的是,新夹具有效减少了零件与夹具之间的磨损问题。几位班组长围在工位旁仔细观察,钳工一班组长脸上露出喜悦。

    “做了三十个零件,感觉怎么样?”张宏明问操作工。

    “张工您太厉害了!”操作工兴奋地说,“新夹具用起来特别顺手,干活效率都提高了。”

    “效率提升是正常的。”张宏明解释道,“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工人的操作姿势和工具取用方式,比旧夹具更符合人体工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