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退亲让我作妾,种田养将军你哭啥 > 025异世姐妹俩的东山镇之行

025异世姐妹俩的东山镇之行

    “有个好消息,要不要听?”

    丛怡辰用额头顶着小五的,还摇了摇小家伙软糯糯的小身子,真是怎么稀罕都不够呢。

    人类幼崽咋能这么可爱呢,好喜欢。

    小五有些瘦弱,就显得眼睛尤其的大,此时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自家大姐,还奶呼呼的问。

    “什么好消息呢?”

    那软软糯糯的小声音,真是让丛怡辰这颗心都要化了,恨不得立马治好弟弟的腿。

    可惜啊,她现在异能等级还太低,只能这样水磨工夫的养着弟弟的双腿。

    “明天要送你大哥、二哥去读书,大姐管奶奶要银子去了,小五开不开心呀?”

    即使面对最小的弟弟,丛怡辰也没随口应付。

    倒是把其他人听得一愣。

    丛岁安和丛时安小哥俩对视,还是大弟弟丛岁安道:

    “家里就现在这个情况,要不,还是让时安去吧。”

    弟弟比自己聪明,也比自己年纪小,家里总得出个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后弟弟有了出息,也能庇护家里人。至于自己,是长子,总不能把养家的重担都压在大姐身上。

    二弟弟丛时安一听大哥只让自己去,当即就急了。

    “不行,让大哥去。”

    眼瞅着小哥俩要争执,丛怡辰就摆摆手。

    “都去都去,以后小五也得去读书,咱们家人可不能当文盲。以后你们回来,也继续教我和晚晴读书识字,纵然我们不科举,多读书也是有好处的。”

    丛怡辰承认,她就是心虚。

    面对那些繁体字,虽然有记忆,总是不能活学活用,当然要多学一学。

    这话,成功让小妹丛晚晴眼睛亮晶晶。

    丛怡辰就心里有数了。

    果然啊,都得拿胡萝卜吊着。

    丛岁安小哥俩到底年纪小,一听都能重新读书,当即欢喜的什么似的。

    丛岁安也不怕天黑,当即拽着弟弟就去了族长家里。

    族长一听说丛岁安小哥俩又要去镇上读书了,立马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丛怡辰这才知道,自家两个弟弟特别聪明,一直是名列前茅那种学生。

    任氏真不当人啊。

    竟然凭白耽误了俩孩子一年多的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任氏就被丛怡辰那冷飕飕的眼刀子看的心里发毛,吓得直接躲到了屋里。

    也不知道谁又惹得这祖宗不快活了,真是难伺候。

    任氏这几天不知道第多少次叹气了,没办法,继续干活吧。

    丛有粮亲自驾车送小哥俩去镇上的私塾,丛怡辰一看还有骡车,干脆就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

    美其名曰,“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我娘在天之灵要是看到岁安和时安重新读书了,不定心里怎么开心呢。”

    丛有粮一听这话,想拦着她的心思就散了。

    算了,孩子一片孝心,还能真不让她去咋地。

    临出门前,丛怡辰还拿个小篮子装了一些没有完全晒干的茵陈。

    丛有粮还奇怪的问她,“你带着这些蒿子做什么?这东西不好吃。”就算是给夫子送礼,也没有送这些的。

    丛怡辰听到这说法还愣了一下。

    反应了一下也就明白了,“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显然这个浅显的道理,丛有粮是不知道的。

    她也没有解释,只道:“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路子。”

    一听是赚钱的路子,丛有粮立马不问了。

    他这样的态度,倒是让丛怡辰刮目相看。

    以前看古文的时候,还听说像是他们这种没了爹娘的,很容易被家族吃绝户,他们家不但没有遇到那种事儿,族里还很是照顾。

    这个家族,真是一个有温度的家族。

    丛怡辰决定,以后他们求到自己头上,她也会力所能及的帮忙的。

    末世生存了二十多年,丛怡辰当然不是圣母,末世先杀圣母,但是她也有本能的善恶观念,人家对她好,她肯定要还回去的。

    羊草沟村就位于大山脚下,等骡车出了村子,丛怡辰才发现,他们这地方都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好在修了路,虽然不是多宽阔,却也算是平坦。

    一路上摇摇晃晃的,骡车速度也不慢,小半个时辰左右也就到了河东镇上。

    本以为会看到那些影视剧里繁华的城镇,结果骡车一入镇子,先入眼的是躺在墙根下晒太阳的乞丐。

    再看看远处那些高低起伏的破旧房屋,似乎比自家还有所不如,丛怡辰这心里顿时失望了。

    不说她,就连小妹丛晚晴眼里都难掩失落。

    就这?

    姐妹俩心里齐齐叹气。

    这落后的古代啊。

    好在骡车越往镇上走,就越来越繁华。

    河东镇的主街上,有一家二层楼的酒楼,还有一座银楼,布庄、当铺、铁匠铺、杂货铺等一应的铺面,也算是应有尽有。

    这才让丛怡辰有了些逛街的感觉。

    人并不是很多,丛有粮就直接赶着马车穿过热闹的地段,直奔学堂而去。

    别看河东镇不大,光学堂就有两座,都是秀才老爷开办的,丛岁安兄弟之前读书的学堂是翁秀才开办的。

    听自家两个弟弟的意思,这翁秀才年岁不大,学问却是极好的,听说是因着一桩什么事故才没有继续科考,并不是没有考上或者怎么样。

    最难得的是,这位翁秀才讲课并不死板,羊草沟村很多孩子都曾经在这家学堂读书。

    这翁秀才还懂得因材施教。

    族长爷爷家里的小叔叔丛有米就在那读书,因着四书五经不是特别精通,翁秀才就教了他算账的法子,听说如今在镇上找了个活计,就是给人家做账房的。

    只是他年轻,又没有什么经验,如今也是跟着打打下手。饶是这样,也足够村里同龄人羡慕的了。

    丛怡辰觉得这样的人极好,都迫不及待的见一见了。

    可惜。

    人家学堂不让女子入内,这让丛怡辰的感官大打折扣。

    什么吗。

    怎么这古代哪哪都重男轻女的,就不信学堂里一个女子都没有,难道那翁秀才而立之年,还不娶妻不成?

    再多的抱怨,也被隔绝在学堂门口。

    丛怡辰看着有粮大伯带着自家两个弟弟进了学堂,这才发现,有粮大伯竟然还贴心的带了礼物,这却是她之前没有想到的。

    果然,她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弟弟小五都被抱进去了,倒是门口只剩下他们姐妹俩。

    见门房有人守着,丛怡辰就请人帮忙照顾一下马车,她则抱起妹妹。

    “走,咱们姐俩也去逛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