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远和唐清妍这一边,虽然身份比不上顾家显赫,但此刻更是满面光彩。
研究所所长亲自前来,拍着林德远的肩膀,打趣道:“德远啊,你女儿嫁得真不错,好福气啊!”
周围同事们也纷纷恭喜:“林副所长,恭喜恭喜,以后我们也跟着沾喜气了!”
唐清妍眼眶微红,既心疼女儿远嫁,又为她能嫁入这样的人家满心欣慰。
敬茶环节,新人依次给长辈们敬茶。顾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接过茶碗时连声说好。气氛一片温馨。
紧接着便是合影留念。宾客们挤满了舞台前,新郎新娘并肩站立,脸上洋溢着笑意,一张张合影定格下这一刻的热闹与喜悦。
随着午宴开始,服务员将一道道丰盛的菜肴端上桌。红烧肉、清蒸鱼、烤鸭、糖醋排骨…香气扑鼻,满堂宾客无不赞叹华侨饭店的手艺。
大家推杯换盏,气氛愈发热烈。
新郎新娘挨桌敬酒,林溪有孕在身,都是顾明珩替她挡酒。
林溪笑容得体大方,一声声“叔叔、阿姨、伯伯、伯母”叫得亲切,赢得一片称赞。
顾明珩更是少见的放下冷峻,频频与亲友们碰杯,高声应和,把气氛推到高潮。
“新娘子真俊啊!”“小顾眼光不错!”“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席间不时传来这样的夸赞声。
等到酒过三巡,林溪靠在顾明珩身边,心里暖洋洋的,看着父母被人恭维,顾家长辈满心欢喜,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成家”的踏实。
婚礼在一片热闹与祝福声中终于接近尾声。酒席散尽,宾客们陆陆续续起身告辞,饭店门口依旧张灯结彩,红布随风飘扬,留下满满的喜庆余韵。
林德远和唐清妍送着同事们出了门,一个个笑容满面地道别。
研究所的所长临走前再次拍拍林德远的肩膀:“德远啊,以后可要享福了!”
唐清妍眼中泛着泪光,却还是笑着回应,心里既不舍,又满是心安。
顾老爷子在门口亲自送客,神情舒展,声音洪亮:“各位慢走!今天辛苦大家了!”长辈们都看得出他脸上的喜悦。
等到最后一拨宾客离开,华侨饭店外的三辆吉普车依旧停在那里,车头的大红花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顾明珩伸手扶着林溪上车,林溪轻轻点头,眼角的笑意还带着几分未散的喜悦。
“媳妇儿,咱们回家。”顾明珩低声说道,语气里藏着掩不住的温柔。
吉普车缓缓发动,驶离华侨饭店,街道两旁的行人还忍不住回头张望。
车厢里,林溪靠在顾明珩肩头,手里还紧紧攥着婆婆递来的红包,心里满是踏实与满足。
傍晚时分,三辆吉普车一前两后驶入军区大院。顾家院子里早就张灯结彩。红色的绸布和灯笼高高挂起,门口还贴上了鲜艳的大红“囍”字,远远望去喜气洋洋。
顾明珩下车,先伸手扶林溪下来,随后并肩走进院子。
推开婚房的门,里面布置得温馨又喜庆。窗上糊着大红的剪纸,床头摆着喜糖喜果,床上铺着崭新的红色床单,还压着几只枣子和花生,寓意“早生贵子”。
两根红蜡烛被点燃,烛光摇曳,映得整间屋子暖洋洋的。
叶雅琴笑着把一对大红枕头放好,又递上一个托盘,里面是象征吉利的鸡蛋和桂圆:“林溪啊,这是咱们的老规矩,图个好彩头。”
林溪乖巧接过,轻声道了声“谢谢妈”。
顾正衡也笑着对儿子拍了拍肩膀:“明珩,好好待媳妇儿,顾家的门楣靠你撑着。”
顾老爷子更是精神抖擞,站在烛光下:“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家人了。要同心同德,携手到老。咱们顾家的传统就是守信守义,你们小两口也要记住。”
林溪听得心头一暖,乖乖点头:“爷爷,我们记住了。”
众人笑着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新婚的小两口。屋子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烛光跳动的微光。
林溪坐在床边,看着满屋子的喜庆布置,心中感到温暖而幸福。
顾明珩望着坐在床上的林溪,只觉这一刻恍如隔世。
记忆深处,那一幕依旧清晰,第一次见她时,她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自己推开门,看到她虚弱地靠在床头。
那时的她被担架抬进破旧的小屋,身边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摆设。
而如今,却是完全不同的场景。红烛高照,喜字映红了整间屋子,他以顾明珩的身份,堂堂正正将这个姑娘迎进顾家的婚房。
没有秘密的遮掩,没有危机的潜伏,只是正大光明的爱与责任。
林溪见顾明珩愣神,轻轻晃了晃他:“明珩,你想什么呢?”
顾明珩回过神,走过去把她揽进怀里,声音低沉而温柔:“媳妇儿,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你的时候。”
林溪想起往事:“你刚开始对我态度好冷淡。”
说着,她忽然眯起眼:“明珩,你当时是不是一开始没想过真的娶我?”
顾明珩怀抱收紧,似乎怕她会从怀里溜走:“我承认,一开始只是想帮你找份工作,让你能在城里安稳下来。毕竟那时我的身份是假的。”
林溪佯装生气,撇过头:“骗子。”
顾明珩低笑,声音里带着坦白:“可后来也许是第一眼就喜欢上你了。一起说几句话,吃顿饭,我心里就认定了你。其实在那之前,我从没认真考虑过结婚。”
林溪鼻尖一酸,却仍哼哼道:“切,还不是见色起意,看我长得好看。”顿了顿,又小声补了一句,“不过嘛,我也差不多。”
顾明珩一听,笑意更深,想起她当初那双眼睛盯着自己时的模样:“我知道。你那时候看我的眼神,特别诚实。所以后来我才故意多展示给媳妇儿看。”
林溪反应过来,气得伸手锤了他一下:“我说呢,你怎么像只开屏的孔雀!明明刚认识时装得一本正经,结果越往后越欠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