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 第15章 移师韶关

第15章 移师韶关

    午间休息时分,众人躺在宿舍床上休息,陈庚爆了一个大新闻。

    “听说了吗,咱们学校正在募兵呢!”

    吕牧之闻言很疑惑:“募兵,募哪门子兵,咱们军校自己的兵?”

    陈庚的话让吕牧之有些摸不着脑袋,按照吕牧之的记忆,军校拥有自己的武装,是从教导团开始的,可那要等到十一月才开始成立,现在才九月份。

    “当然是咱们自己的兵,我也是现在才知道的,从江浙地区秘密招募来的,都是工人和农家子弟。”陈庚说这话,眼里闪烁着光芒。

    吕牧之觉得更扯了,“秘密招募?秘密招募还能让你给知道?”,宋溪濂也反驳道。

    陈庚笑着:“怎么样,你们也不相信吧,但是要我说他们现在就在黄埔军校呢?”

    吕牧之从床上弹起来,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陈庚双手环抱在胸前,得意道:“你没发现蒋湘云和李志龙不见了吗,你现在去校门前的港口看看去,那里多了很多壮丁。”

    寝室内的人听后,纷纷跑到校门口去查看。

    果然,码头上停了两艘军舰,有大量的壮丁从军舰上下来,在码头上列队集合。

    军校内的所有教官到齐,还有一部分学生也在现场维持秩序。

    吕牧之算了算,现在九月,这些人看上去没经过训练,要是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以后,正好十一月,刚好对应历史上教导团成立的时间!

    校长要把教导团的兵员放在黄埔岛上操练!

    “难怪黄埔岛的南边搭建了大片的简易营地,看来是用来练兵的!”吕牧之恍然大悟。

    “是啊,练好了以后,我们一毕业就可以在这支军队中担任基层军官了。”陈庚点点头,看出了校长和大元帅的用意。

    此时此刻,大元帅府内,

    大元帅召集一众军官开展重要会议。

    “诸位,第二次直奉大战打的如火如荼,按照我们和皖系、奉系的协议,正是我们出师北伐的好时机,一举消灭直系,咳咳咳......”大元帅高高举起自己的拳头,但无奈身体抱恙,不得已又把手放了下来。

    “大元帅......保重身体啊!”廖中凯一脸担忧地看向大元帅。

    “不碍事...咳咳...你们觉得如何?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北伐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了!”大元帅扫视着出席会议的各位高官。

    建国粤军总司令许重智有些忧虑:“大元帅,陈炯明还在东江呢,咱们的后方不大稳定啊......”许崇智一番话,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大元帅叹了口气:“我们以广州为大本营,连年征战,我能感觉到,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商业界,不然陈莲伯的商团能做的这么大?

    大家在广州安逸久了,只怕是忘了北伐这件事了,所以我主张,借着直奉大战的机会,快速进军湘赣两省,拿下了这两省,就算陈炯明作乱,我们弃守广东也未尝不可!”

    大元帅这兵行险招,引得议事众人面面相觑。

    大家明白,大元帅革命数十载,已经渐渐老了,身体每况愈下,但是革命事业尚未成功,这次兵行险招,恐怕是想在生前促成最后一次北伐。

    苏联顾问鲍罗廷见众人不吭声,对着翻译说道:“大元帅,放弃广州绝对是错误的选择,陈炯明还没有剿灭,大军北伐,一旦广州失守,那革命的火种将会受到重创;

    就算您拿下了湘赣两省,失去了广东的港口,那苏联的援助和补给该怎么过来?”

    大本营秘书长兼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中凯宽慰大元帅:

    “大元帅不必对广州失去希望,本地商人不支持我们,这不还有工农吗?您的三大政策之一,扶助农工,正是这个道理,工农党人正在组织工会和农会,我们会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的。”

    中央执行委员胡寒明一听,非常不满意,当即表态:“北伐确实重要,我不懂军事,但是我以为应当注意防范工农党,有一日北伐成功,只怕革命果实会被工农党人夺取啊!”

    廖中凯立即站起来反驳:“寒明,你不要在这里东拉西扯了,苏联顾问就坐在这,我们的北伐离不开工农党,现在直奉大战,大元帅意在北伐,你还在说什么防范工农党,岂不是自断一臂吗?愚蠢!”

    “好了好了,中凯,不要这么激动嘛,议事就议事,要让人说话......还有寒明,我们讨论的是北伐,不要扯其他的事情。”大元帅发话调解,把话题重新拉回到北伐上。

    大元帅扫视一圈,见青天党中央执行委员汪委员一直不说话,问道:“兆铭,你怎么看?”

    汪委员愣了半秒,看了看苏联顾问,又看了看廖中凯和一言不发的常校长,说道:“兆铭唯大元帅马首是瞻!”

    大元帅微微摇头,见粤军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常开申也不说话:“开申啊,你怎么不说话?”

    校长就等着大元帅亲自问自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压轴登场。

    “人们总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直奉大战,我们乘机北伐倒是没错,只是不知道我们螳螂还是黄雀。”

    “目前,受英吉利国和党内其他势力的影响,商团的武装还没有解散,我们只通缉了商团首脑陈莲伯,其他商业巨贾仍然掌控商团武装,更不用说陈炯明数万兵力盘踞在东江一带虎视眈眈了,后方不靖啊......”

    校长的发言显然不是大元帅想听到的,自己想要听到的无非是有人支持自己。

    “开申,你说的有道理,我心里明白......我只是......时间不多了,咳咳。”大元帅说完,又咳嗽了起来。

    汪委员连忙去拍大元帅的后背,对着校长说道:“开申啊,不要说这种话了,我看只要咱们进军速度够快,陈炯明翻不了天!”

    校长听见汪委员这话,一阵无语,随即又找补道:“大元帅,后方不可不防,但是北伐的时机也要抓住,我看可以暂时移师北上韶关,观察时机,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粤军总司令许重智点了点头,当即同意:“凯胜的话是良言,韶关接壤湘赣两省,我军可以兵分两路,同时向两省进军北伐;

    同时,韶关接壤广州,我们在韶关预备下军队,一旦后方发生叛乱,也能快速回援后方,不如......先预备下军队再说,而后观望观望?”

    大元帅叹了一口气,自己革命一辈子,赶跑了满清,又来了军阀,现在身体每况愈下,广东的形势也不稳定,不知还能不能见到革命胜利那一天......

    “既然如此,海陆军大本营即刻迁移韶关,等待最佳出师时机!胡寒明留守粤省,代理大元帅和粤省省长职位,稳固后方;江开盛继续留在黄埔军校练兵,其他人随我北上韶关。”

    大元帅还是妥协了,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又想起募集来的一个教导团。

    “开申啊,你要的一个团的兵员已经给你募集到了,你就留在黄埔岛上练兵吧,两个月以后,一期生毕业了,兵也练得差不多了,对了,这支部队就叫教导团吧,希望有朝一日,你能带着教导团随我一起北伐。”大元帅叮嘱道。

    校长此刻心底已经一阵躁动,虽然胡汉明可以在广州代理大元帅的职权,但校长一点也不眼红,现下终于有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了!

    但还是装作一副平静的样子:多谢大元帅!黄埔师生必定不辜负大元帅的信任,两个月后,编练出一支全新的教导团!”

    说着校长还两眼汪汪地看着大元帅:“总理在韶关一定要保重身体,我择日派遣一队黄埔学生军,前往韶关护卫总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