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回朝,一个乡下寡妇被册封为太子侧妃。
    满朝堂震惊!全皇城震惊!
    皇帝书案上大臣的折子都堆得快堆不下了,全是于礼制不合,自开朝来没有寡妇当皇太子妃先例,恐对皇室形象有损等等之类的声音。
    北幽帝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啊,带着人就赶去了凤仪宫。
    皇后侧靠在软榻上,有丫鬟替她按摩脑袋,显然嚷嚷一天头疼了。
    “娘娘,陛下来了。”江嬷嬷低声道。
    皇后挥了挥手,丫鬟退开了。
    皇后从软榻上起身,整理了一番仪容,恢复仪态万千的模样。
    很快,一道身着龙袍的身影跨进门槛,大步走了进来。
    殿外的宫人跪倒一片。
    皇后娘娘给北幽帝福身请安,“臣妾给陛下请安。”
    “起来吧。”北幽帝扶起皇后。
    北幽帝长得高大威猛,虽说已四十多岁年纪,但不见苍老,反倒显得成熟英俊,龙威十足。
    父皇英俊,母后美艳。
    所以太子殿下才长了一张惊心动魄的脸。
    “皇后,那个寡妇姜氏是怎么回事?”
    “陛下,那个姜氏已怀有太子的骨血。”
    北幽帝惊讶,“当真!”
    “傅太医已经看过了,已有一月有余的身孕。”
    “好,太子终于有子嗣了。”北幽帝脸上也难得有笑容。
    这些年太子膝下没有一儿半女,大家都在传绝嗣,大臣们虽然不敢直接上折子要求换储君,但都在暗戳戳提储君无子嗣,于江山社稷不利等等。
    “可一个寡妇之躯,就算怀了太子的子嗣,也是当不得太子侧妃的,昭仪已然是天家隆恩了。”北幽帝道,“如今大臣们的折子都快堆满朕的御书房。”
    皇后落泪。
    “皇后你哭什么?朕也没训斥你。”北幽帝叹了口气,粗糙的大手擦去她脸上的泪珠。
    “陛下,臣妾是高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做皇奶奶了,陛下也要做皇爷爷了。”皇后高兴的语气突然失落下来,“我忘记了,陛下早就做皇爷爷了。”
    北幽帝心一揪,把失落的皇后揽入怀里,“朕跟皇后一样,盼了这么多年,太子有子嗣了,朕要做皇爷爷,自然无比高兴。”他顿了一下,加了一句,“比任何一次做皇爷爷都高兴!”
    皇后就只有北君临一个儿子,她早年怀二胎,北幽帝遭遇了刺杀,皇后给他挡了致命一刀,正中腹部,导致孩子流掉了,大出血,也伤了身体,之后再无子嗣。
    北幽帝也正因为这份愧疚,所以这些年无论大臣如何暗戳戳弹劾太子无嗣,不宜为储君,他都给压下来了。
    他不容许任何人动太子之位!
    如今太子有了子嗣,储君之位坐得更稳,他自然高兴。
    就是…
    “皇后,这寡妇姜氏实在身份低贱,当不得太子侧妃,还是收回懿旨吧,朕会从一品重臣家中挑出才貌出色的女子赐婚给太子做侧妃的。”
    皇后从北幽帝怀抱里挣脱出来,微怒瞪他,“陛下,你还说你高兴,我看你一点都不高兴!”
    “胡说,朕自然高兴!”
    “那你说,小皇孙生母出身不好,令人看不起,那是不是连带着小皇孙也要给人看不起!”
    “等出生后,抱给太子妃名下抚养就是了,又是太子的皇长子,谁敢看不起。”
    “陛下没有做过母亲,不知道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失去孩子多么痛不欲生。”皇后想到自己失去的那个孩子,眼泪又来了,“正因为臣妾经历过,臣妾做不出那等让母子骨肉分离残忍的事情。”
    北幽帝见她又想起了那失去的孩子,连忙道,“听你的,都听你的,她能给皇后生出日夜盼的小皇孙,这就是大功,侧妃之位她当得!”
    皇后泪眼婆娑的看着北幽帝,“那大臣那边…”
    “那些迂腐的大臣,多大点事,不就是一个寡妇吗?又不是封个尼姑做皇太子妃,咋咋呼呼的,皇后,你不用担心,朕会搞定的。”
    ……
    距离那天姜不喜被皇后娘娘册封为太子侧妃已经过去三天了。
    这三天,姜不喜一直住在凤仪宫的偏殿休养身体。
    都三天了,她至今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她都不知道怎么就混上皇子妃了?
    至今还跟做梦一般。
    她被押进皇宫的时候,她心里想的是如何保住命,知道怀孕后,她想的是如何搞个合法身份留下来。
    她自知她出身不好,还是个寡妇,想着先捞个低位份的就成,没敢太贪心。
    结果没想到,她成了东宫里的二把手,太子侧妃娘娘。
    她,姜不喜,一个寡妇,一个多月之前,还在放牛村带着小板凳,嗑瓜子听八卦从村头听到村尾。
    天天眼馋谁家牛养得好,谁家牛下牛犊子了。
    谁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她的人生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从放牛村名声烂透了的寡妇,一跃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侧妃娘娘,如今身处皇宫,还住在皇后宫殿,天天抱皇后娘娘的凤腿。
    最重要,她腹中里还揣了一个崽,崽崽的父王还是北幽国俊美无双,文韬武略的太子殿下。
    “侧妃娘娘,你好美啊!”皇后娘娘指派过来的丫鬟宝儿红着脸道。
    姜不喜收起了思绪,抬眼看向菱花镜,镜子里的女子挽着精致发髻,发间戴着一套富贵华丽的珠宝头钗,侧边的金步摇垂荡在耳边,微微摇晃。
    女子眉如远黛,眼若秋水,挺翘的秀鼻,红唇饱满,下巴尖尖。
    一张巴掌的小脸,不浓妆艳抹,只需淡淡描绘,就已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她身穿一袭隆重的太子侧妃受封宫装。
    衣料是江南贡品云锦,质地厚重却泛着柔润光泽,七行翟鸟纹以赤金与五彩丝线交织绣成,在阳光下,似有群鸟振翅欲飞。
    雍容华贵,明艳耀眼。
    如今的姜不喜,不再是放牛村里的朱寡妇,而是皇城之上,东宫里头的侧妃娘娘。
    “侧妃娘娘,册封的人来了。”快步走进来另一个贴身丫鬟珠儿,她脸上有着喜色。
    姜不喜在丫鬟搀扶下起身,不是她起不来,是太重了,头饰重,礼服宫装重,走路都不顺畅了。
    “侧妃姜氏,接懿旨。”一道细尖声音响起,凤仪宫掌事太监于公公拿着皇后娘娘懿旨踏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群端着赏赐的宫人。
    姜不喜跪下迎接懿旨,两个贴身丫鬟宝儿珠儿跪在她身后。
    “奉天承运,皇后诏曰:
    东宫储贰,需得良娣以佐内治、和六宫。兹闻白水村姜氏之女姜不喜,慧质兰心,婉顺持礼,娴习女红而明晓进退,恪守闺范且善解人意。其性温婉,其行端雅,宜侍东宫,为太子侧妃,协理东宫琐事。
    今以皇后之命,册封为皇太子侧妃。望尔入东宫后,敬奉太子,恭事太子妃,谨守名分而不逾矩,和睦宫眷以安内闱,辅太子专心国事,共护皇家仪典。”
    “钦此。”
    这么多赞美词,饶是脸皮厚的姜不喜都脸红害臊了。
    她低着头,双手高举过头,嘴里喊道,
    “侧妃姜氏接懿旨,谢皇后娘娘圣恩,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于公公把皇后册封懿旨放到姜不喜高举过头的双手上,“侧妃娘娘,可喜可贺啊。”
    “多谢于公公。”姜不喜拿着恭敬接过懿旨后,才放手下来。
    “侧妃娘娘,这是宝册和皇太子侧妃之印,请收好了。”
    宝儿立即去接。
    “多谢于公公。”姜不喜道。
    “侧妃娘娘,还有呢。”于公公细尖的声音笑道,然后他翘着兰花指,拉开一本礼单,一个个念出来。
    “皇后娘娘赏。”
    “点翠赤金头面三套。
    “赤金累丝嵌珠首饰一套。”
    “赤金镂空蝴蝶步摇一对。”
    “红宝石金指环两枚
    “翡翠手镯一对。”
    “羊脂白玉玉佩一枚。”
    “织金锦缎八匹。”
    “素色绫罗十二匹”
    ……
    “黄金百两。”
    姜不喜眼睛亮晶晶:天杀的,这泼天富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