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 第204章 唐大姑娘

第204章 唐大姑娘

    立于后侧的乙一上前半步,代为答道:“鄙人姓王,是扬州盐场的管事。这位是我们东家,裴公子。”

    他声音平稳,措辞得体,“盐场生意获利稳定,有些余钱,我们东家想看一下有什么新的生意可以介入。”

    唐大公子微微颔首,接话道:“今日幸得二位出手相助,否则方才马匹惊奔那般迅疾,若贸然跳下,只怕难免受伤。”他言语客气,神色间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显得极为冷静,并非那等轻易与人推心置腹之辈。

    “兄长——”

    “大公子——”

    几声呼唤自远处传来。

    唐大公子转头望向道旁密林,随即回身解释道:“是家人寻来了。”

    话音未落,一名侍从已领着一位身着玫粉衣裙的少女从林间快步走出。

    那少女一见唐大公子,便疾步上前,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番,语气急切:“兄长,我听侍从说你惊了马,立刻赶了过来。你可有受伤?”

    唐大公子略带歉意地朝瑞王二人笑了笑,随即转向妹妹,温声道:“我没事,多亏这两位公子出手相救。”

    又向对方介绍,“裴公子,王管事,这是舍妹。”

    唐姑娘闻言转身欲向二人道谢,目光却在触及瑞王面容的刹那微微一怔。

    只见眼前的公子身姿挺拔,面容清俊,剑眉之下双目湛然若星。他唇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几分不经心的傲气。

    日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明暗交错间,更显得意气风发,如日中天之阳。

    唐大公子见妹妹目光怔怔盯着人家看,轻咳一声以示提醒。

    唐家虽对子弟管教甚严,唯独对这位姑娘百般娇宠。

    唐姑娘并未觉得这般直视有何不妥,反而嫣然一笑,敛衽施了一礼:“多谢二位公子救了我兄长。”

    她目光似有若无地流连在瑞王面容上,含笑问道:“二位公子也是来山中狩猎的么?”

    瑞王只略一颔首。

    唐姑娘又望向他们马背上悬挂的几只野兔与山雉,笑语盈盈:“公子真是好身手,猎得这么多野味。我兄长常来此山走动,却似乎从未与二位相遇过?”

    她说话时语调轻扬婉转,一双明眸如秋水潋滟,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瑞王。

    瑞王唇边依旧挂着若有似无的淡笑,却始终未发一语。

    乙一适时接话,从容应答:“我们公子是京城人士,此来是为巡查盐场事务。公子素来擅长骑射,今日得闲,特来山中一试身手。”

    唐姑娘眼中笑意更浓,语气中透着几分雀跃:“原来是从京城来的呀!我二叔父也在京城呢。”

    与沉稳内敛的唐大公子不同,这位姑娘倒是个活泼爱说话的性子。

    唐大公子微微蹙眉,出声轻斥:“莹儿!”

    唐姑娘回头冲唐大公子挤眼笑笑,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兄长,你看既然裴公子救了你,不若请他们到咱们庄子上去饮盏茶,也算尽一尽地主之谊。”

    瑞王正欲寻个由头进一步接触,遂笑着看向唐大公子:“不打扰吧?”

    唐大公子原本并无此打算,但妹妹既已开口,对方又于己有恩,也不好推拒,只得温声道:“自然不打扰,在下也正有此意。”

    前往山庄的一路上,唐姑娘驱马跟在瑞王身侧,不时寻些话头与他交谈。

    瑞王今日却有些反常,平日里数他话最多,此刻虽然脸上含笑,却显得格外沉默。

    为维持与唐家兄妹的融洽,乙一便在一旁不时代为接应几句。

    唐姑娘忍不住偏首问道:“裴公子怎不说话?”

    乙一看了眼瑞王,从容解释:“我家公子能文能武,经营生意也很有手段,只是性子沉稳,不爱多言。”

    唐姑娘点头,语带欣赏:“嗯,男子沉稳些才好,话太多反而显得轻浮。”

    到了庄子,入院后,唐大公子道:“房内沉闷,院里可见远山云雾,不若咱们先在院里坐下说话饮茶。”

    他并未请客人进屋。院中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枝叶如盖,投下满地清荫,树下设一石制圆桌,古朴雅致。

    瑞王含笑应声,目光落向那棵银杏,问道:“这树得有几百年了吧?”

    唐大公子答道:“已有四五百年的树龄。当初我们在这里建庄子,正是看中了这棵树,都说它能镇宅安家,寓意吉庆。”

    瑞王带着乙一刚落座,唐大公子便客气地拱手道:“两位先稍坐片刻,我与妹妹进去更衣,去去便回。”

    待兄妹二人转入内室,乙一立即凑近瑞王,压低声音问:“殿下,您平时最能言善道,怎么方才唐姑娘与您说话,您反应如此冷淡?”

    瑞王眼帘微垂,语气平静:“不喜欢她身上的味道。”

    乙一闻言一愣,那唐姑娘身上不过是寻常女儿家用的熏香,淡雅清甜,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他看向瑞王,眼中满是不解。

    另一边,唐大公子与妹妹一进内室,便低声提醒:“妹妹,才刚认识的人,你言行不可太过放肆,也别多嘴多舌。”

    唐大姑娘却不以为然,轻声反驳:“兄长难道没注意那位裴公子的穿戴?况且他还在扬州有盐场,京城人士能在扬州经营盐场,岂是寻常人物?”

    唐大公子沉吟道:“那又如何?”

    “咱们家如今虽是长房,却因二叔身在官场,实际由二房掌家。生意看似在我们手中,可将来这些产业终要交到二哥手里。他毕竟不是我们一母同胞,将来你我岂不都得看他脸色?”

    唐大姑娘声音愈低,却字字清晰。

    唐大公子听罢,心头微动,却仍摇头:“终究是泛泛之交,他们凭什么帮我们?”

    不多时,二人换了一身衣裳回到厅中。唐大公子含笑致意:“裴公子、王管事,久等了。”

    三人饮茶闲谈,起初只是客套寒暄。

    然与面对唐姑娘时的沉默不同,瑞王在唐大公子面前言辞从容,很快便寻到对方感兴趣的话头。

    他察觉唐大公子酷爱武艺与马术,虽只略通防身之术,,却对此道极为热衷。

    这恰是瑞王所长,他便顺势讲起习武心得与功法要诀,言辞间见解独到。

    唐大公子听得入神,态度渐渐热络,称呼也从最初的“裴公子”转为亲切的“裴兄”。

    说到兴起处,他更是拉着瑞王手腕,热情邀他至后院指点射箭。

    唐大姑娘始终含笑立于一旁,目光不时飘向瑞王。

    少年郎不仅气度尊贵、家底丰厚,更生得一副好相貌,谁有不心动?

    一番切磋指教,不觉日头已偏西。

    唐大姑娘看准时机,柔声提议:“天色渐晚,裴公子与王管事不如就在庄中歇下,明日再回吧?”

    这次唐大公子非但未反对,反而高兴地吩咐:“妹妹,你去让小厨房备些酒菜,今晚我要与裴兄畅饮几杯!”

    瑞王微微一笑,从容应下:“那便叨扰唐兄了。”

    对于住在这里乙一却心中隐忧瑞王安慰,寻了个空隙悄声问瑞王:“王爷为何答应在此留宿?”

    瑞王目光扫过四周,低声道:“这庄子他们不过狩猎时才来小住,你不觉得护院的人数,未免太多了些?”

    乙一闻言细想,确觉不妥,这类别院平日无人长住,本不需太多守卫,通常只留几个看守洒扫的仆役即可。

    而这庄子内外护院林立,确实异于常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