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深处经过严密防护的实验室里,陈瑜向西吉斯蒙德展示了那个已组装完毕的曲速引擎核心。
它静静地固定在测试平台上,结构精密,线条流畅,但相较于帝国宏伟的等离子反应堆或亚空间驱动装置,其体积确实显得不起眼。
西吉斯蒙德审视着这个装置,他那饱经战火锤炼的脸上并未表露过多情绪,但眼神中的审视与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怀疑是清晰的。
就是这个东西,声称能实现千倍光速的航行,摆脱对亚空间和导航者的依赖?
这听起来依旧有些……过于美好了。
“我知道这难以置信,西吉斯蒙德大人。”陈瑜的合成音打破了沉默,他猩红的光学镜头光芒稳定,“但请看看我们为了这次会面所付出的一切。”
他抬起机械手臂,指向实验室外,仿佛能穿透墙壁,指向那片刚刚平息战火的战场。
“绿皮兽人,它们被精确投送到我的门口,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异常进化,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催化,只为将我和我的研究扼杀在摇篮里。”
“死亡守卫的叛徒舰队,精准地在你必经的航线上设伏,试图阻止你抵达这里。”
“还有那场恰到好处、持续封锁星系的亚空间风暴……”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而刚刚结束的,是来自火星本部,我们机械教‘正统’的舰队。他们不惜宣布我们为异端,也要强行夺取这项技术。为什么?”
陈瑜的光学镜头紧紧锁定西吉斯蒙德:“如果这仅仅是一项无足轻重、或者虚无缥缈的技术,值得如此多的势力,从混沌到异形,再到我们内部,如此兴师动众、不计成本地前来阻止吗?
他们恐惧的,难道是我陈瑜个人,还是我脚下这个贫瘠的死亡世界?”
他稍作停顿,让西吉斯蒙德消化这番话。
“不,他们恐惧的是它所代表的‘可能性’,他们恐惧帝国军队将不再受制于亚空间的险恶风暴和导航者的稀缺。
恐惧帝国的意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确定性,投射到银河的任何一个角落;恐惧人类文明获得一条更稳定、更自主的星际航路。
他们恐惧的,是帝国因此而可能获得的,打破当前僵局的力量。”
“这一切的阻碍,西吉斯蒙德大人,并非证明了这项技术的不可靠,恰恰相反,它们以最残酷、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了这项技术足以撼动现有格局的、真实不虚的潜力与价值。
他们害怕罗格·多恩大人看到它,害怕帝国拥有它。”
陈瑜最后说道,语气笃定:“有时候,敌人拼命想要阻止你得到的东西,往往正是你最需要的东西。”
西吉斯蒙德沉默了片刻,陈瑜的逻辑无懈可击。
敌人越是疯狂地阻挠,越是印证了这项技术的价值与威胁。
他看向那不起眼的曲速引擎核心,眼神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钢铁般的决心。
“你的话如同战前的号角,驱散了迷雾。”西吉斯蒙德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那么,贤者,我们该如何将这件……足以重塑帝国未来的造物,安全送达神圣泰拉?”
他环视了一圈实验室,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轨道上那些战舰的残骸。
“来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亚空间风暴、叛徒的利刃,以及……”他顿了顿,没有直接提及火星,但意思明确,“内部的阻碍。返回的路,只会更加凶险。
敌人已经知晓我们的目的,他们绝不会坐视我们抵达泰拉。”
他看向陈瑜,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这件东西,是必须由我们舰队护送,还是有其他更隐秘、更安全的方式?
我们是否需要分头行动,以迷惑潜在的拦截者?或者……”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你是否还有像之前那样,能够直接……‘清理’航道的珍藏?”
西吉斯蒙德已经做好了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无论是激烈的战斗,还是珍贵的资源。
确保曲速引擎技术安全呈现在原体多恩面前,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最高使命。
西吉斯蒙德的问题直指核心,但陈瑜的回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别总惦记着我的那些珍藏,西吉斯蒙德大人。”陈瑜的合成音带着一丝近乎人性化的无奈,“它们确实是能在绝境中打开局面的钥匙,但每一把都是孤品,用一件就少一件。那是黑暗年代之前,人类智慧巅峰的绝响,其价值远超你我的生命。即便要用,也应当留在真正决定文明存亡的瞬间,而非消耗在返航的路上。”
他话锋一转,猩红的光学镜头光芒微闪:“我们有更现实的选择。其一,我可以以此核心为基础,紧急建造一艘能够承载它的轻型舰船。我们可以搭乘这艘船,启动曲速引擎,以千倍光速直奔神圣泰拉。”
然而,陈瑜随即指出了这个方案近乎无解的两个致命缺陷:
“首先,速度虽快,但距离是客观存在的。死亡世界距离神圣泰拉超过八千光年。即便维持千倍光速,我们也需要整整八年时间才能抵达。八年,变数太多,我们等不起,原体也等不起。”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问题——星图。”陈瑜的机械手指在空中划过,调出复杂的星图数据流,“帝国万年来依赖星炬与亚空间航行,所有星图本质上都是亚空间航道的映射,其坐标和路径严重依赖导航者的灵能感知进行解读。对于纯粹的实体宇宙超光速航行而言,这些星图大多只标注了邻近星域的相对位置,且充满了主观扭曲。我们连神圣泰拉在实体宇宙的精确方位都难以确定,更别提规划出一条横跨八千光年的安全航线。盲目地进行超光速跳跃,无异于自杀。”
他停顿了一下,让西吉斯蒙德充分理解这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所以,第一个选择,目前来看,并不切实际。”